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編輯推薦: |
印度小说之王普列姆昌德之外,如果想了解印度文化,不能不读普拉萨德的小说,其创作功力及作品的真实品质都不亚于普列姆昌德。
中印互译项目,系列丛书,蔚然壮观。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普拉萨德的短篇小说70篇,就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运用、角色的塑造、对现实的批判、意义的挖掘与思想的建构等方面都有独到贡献。
|
關於作者: |
普拉萨德(Jayashankar Prasad, 18891937)是印度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全部作品包括八部诗集或长诗、十三部戏剧、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七十篇短篇小说和一部文艺论集。是20 世纪20~30 年代印度文坛阴影主义风潮印地语界的代表人物。
|
目錄:
|
| 总序:印度经典的汉译 姜景奎001
| 译序 巢 巍001
| 歌神001
| 金达007
| 乡村016
| 痴情人022
| 避难者029
| 亚历山大陛下的誓言036
| 光复吉道尔城堡042
| 阿肖克048
| 奴隶060
| 贾哈娜拉069
| 莫登和莫尔娜里妮076
| 祭品090
裹破布的托钵僧093
| 沙中之金096
| 破戒的乞食僧099
| 罪恶的失败104
| 合作110
| 石头的呼唤114
| 彼岸的瑜伽行者117
| 怜悯的胜利120
| 废墟上的文字123
| 戈拉沃蒂的说教126
| 阿育王石柱129
| 杜吉雅132
| 神像136
| 毁灭141
| 天灯146
| 默默达158
| 在天堂的废墟164
| 金黄色的蛇178
| 喜马拉雅山的旅者184
| 女丐189
回声193
| 葛拉199
| 歌舞伎204
| 渡海216
| 隐居者221
| 粮商224
| 卖手镯的女人229
| 罪人236
| 爱的信物242
| 倒影249
| 光明253
| 勒姆拉257
| 小贩264
| 风暴268
| 默图阿301
| 女奴309
| 吉苏330
| 脚镣336
| 背誓339
| 村歌349
十胜节354
| 不可磨灭的记忆357
| 妮拉362
| 赏赐373
| 魔术386
| 萨利姆397
| 小魔术师409
| 奴郦415
| 转变428
| 疑云434
| 乞讨441
| 画石449
| 画窟456
| 痞子463
| 沉默不语478
| 神车482
| 休止符489
| 萨勒沃蒂494
|
內容試閱:
|
译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姜景奎教授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没有他们的策划、推动与帮助,本译作的完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情。感谢薛克翘研究员与冉斌教授。作为对普拉萨德有丰富前期研 究积累的前辈,他们在分别承担普拉萨德诗集与剧本翻译工作的同 时,也在我翻译短篇小说集的过程中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热情的鼓 励。感谢刘建研究员。他极为细致、专业地对试译稿以及全文初稿 进行审阅,除了指出细节上的问题,也为提高译文质量提出了修改 的方向。
普拉萨德(Jayashankar Prasad, 18891937)是活跃在 20 世纪上 半叶的印度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他英年早逝,却一生多产,全 部作品包括八部诗集或长诗、十三部戏剧、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七十 篇短篇小说和一部文艺论集。关于普拉萨德的生平,薛克翘研究员 与冉斌教授在其翻译的普拉萨德诗歌和剧本作品中会有专业细致的 呈现,我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如有读者对这些信息感兴趣,可以 去查阅他们的译本。以下简单表述我在翻译过程中的体悟。
普拉萨德尽管身具多重身份,但这些身份在世人眼中的重要性 是不同的,换言之,关于普拉萨德作品的认可度和推崇度并不一致。 具体来讲,人们通常将普拉萨德的诗歌置于现代印度文学启蒙时期 的神坛之上,剧本的地位稍次之,而小说则是最不引人关注的。 即便是译者自己,在曾经只是阅读诸多关于印度文学史的成果的基 础上,也成为持此观点的人群中的一员。然而,在真正开展这项翻 译工作之后,对此观点的疑窦逐渐生成。最终,一种为普拉萨德的 小说作品(至少是短篇小说)摇旗呐喊,使其获得应有的、与之相 匹配的评价和地位的愿望油然而生。
普拉萨德的五部短篇小说集共包括七十篇作品,长短不一。译成中文之后,最短的只有千余字,比如《石头的呼唤》,最长的则超过了两万字,比如《风暴》。现将五部短篇小说集的大致信息罗列如 下:《阴影》,1912年出版,11篇;《回声》,1922年出版,15篇;《天灯》,1929年出版,19篇;《风暴》,1931 年出版,11篇;《魔术》,1936年出版,14篇。
关于普拉萨德的小说缘何不如他的诗歌和剧本受重视,细细想来,这样的境况并非无因。首先,一般来讲,诗歌和戏剧的传播形 式更容易在大范围内形成影响,诗歌朗朗上口,用于演出的剧本则 贴近大众,而能够坚持读小说的人则相对较少。其次,在印度文学史上,尽管诗歌和戏剧的起源时间并不相同,但至晚从迦梨陀娑时代开始,二者就一直占据统治性地位,即便到20世纪初,它们也更易于被印度民众接受。第三,20世纪 20~30年代在印度文坛兴起了阴影主义风潮,其在印地语界的代表人物普拉萨德、尼 拉腊(Nirala)、本德(Sumitra Nandan Panth)和沃尔马(Mahadevi Verma)均以诗作成名,且他们在印地语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形式和风格被认为是促成印地语现代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诗坛的奠基性地位,还是对于语言发展的积极作用,都无形中将包括普拉萨德在内的四驾马车推上了神坛。第四,在戏剧创作方面,普拉萨德的时代并未出现划时代的剧作家。 按照供需理论,如果将新戏剧的创作视为商品的生产,那么其产量的下滑当然是因为彼时人们观赏戏剧的需求开始衰退。除了民族运动高涨引发了社会动荡,这给组织戏剧演出、保持剧场运营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还需要考虑当时的另一个时代背景因素,即印度电影产业的大发展。自1896年电影第一次传入印度,经历了大约十年的酝酿,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爱好者以及商业资本家投身于该领域,20 世纪 20~30 年代正是印度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且经历了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跃变。电影业的崛起对戏剧在大众娱乐领 域的地位产生了根本性消极影响,更多的优秀作家舍戏剧而转向电影剧本创作领域,比如普列姆昌德。在此情况下,纵横文坛多个领域的普拉萨德一旦进入戏剧创作领域,理所当然成为一枝独秀 的存在。第五,在印度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其发轫之际有一座无可逾越的高山普列姆昌德(Munshi Premchand),他被誉为印度小说之王,共创作了十五部中篇和长篇小说(包括 未完的两部)、约三百篇短篇小说,此外还有约七百篇论文、电影剧本、儿童文学以及翻译作品。仅就小说创作来看,普拉萨德的当世影响力以及后世传播度确实均不及普列姆昌德,看上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伟大了。正是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个体以及大众的无意识之间,对普拉萨德的关注才会产生重诗歌、剧本而轻小说的境况。
就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运用、角色的塑造、对现实的批判、意 义的挖掘、思想的建构等方面综合来看,普拉萨德的小说创作功力及其作品的真实品质并不亚于普列姆昌德,所以,无论是阅读欣赏还是文学批判,我们都理应给予他和他的小说更多关注。不过,除了以上的基本信息以及简要评析,我并不打算在此对小说的内容或者风格等进行剧透式介绍以及进一步分析,因为那样很可能会扰乱读者的原创性感知。毕竟,译者的阅读体验与常见的对普拉萨德短篇小说的评价并不完全相符,到底是真的如此,抑或仅仅是译者的 特殊感受,再或者还可能产生怎样的读后感,最好还是交回给读者,由你们通过阅读自行判断。
巢 巍 2019 年 11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