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从全球刑事错案的普遍性出发,归纳刑事错案的发生和纠错特征,然后提出预防和有效减少刑事错案及其危害的司法正义理念。本书先归纳出刑事错案的几个基本特征:错案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但其他犯罪仍有广泛涉及;错误羁押期限较长,程序倒流现象突出,纠错难度较大;调查了中国刑事诉讼实践,发现公诉和庭审阶段基本不采集证据,提出对疑似错案慎用以押代罚,可以不逮捕或者采取审前释放方式早日释放。其次,本书调查刑事错案的洗冤流程后,发现二审改判无罪案例较少,呼吁二审法院慎用发回重审而直接改判无罪,从而将对无辜者造成的损害降至更低。
|
關於作者: |
熊谋林,2012年12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系学习。2013年3月入职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5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主讲中国刑法、刑事政策学、实证法学导论。主要研究方向为规范刑法学,以及定量犯罪学、实证法学。在众多的研究兴趣中,将死刑、司法错误、量刑公正、青少年越轨、犯罪和刑罚体系作为主要研究课题。
自2010年以来,是美国犯罪学会、美国华人犯罪学会、亚洲犯罪学会、中国犯罪学学会、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员(终身)、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Psychology, Law and Cri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Crime and Justice、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Feminist Criminology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2014),多年的刑事辩护经历,进一步强化了他对错案或司法错误的理论和实务认识。本书是作者在司法错误领域的首部作品,敬请关注后续系列专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