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教授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在《光明日报》《理论探索》等重要期刊系列学术论文文集,主要运用了法理学、立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结构上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板块:*部分国家安全需要法治保障即为总论,是关于国家安全法治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指导思想的研究;后面四个部分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人民警察的法治警察属性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属于分论。分别从立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事关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關於作者: |
杨宗科,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立法学、国家安全法学等课程教学工作。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九项。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法治理论、立法理论、法学教育、国家安全法治及公安法学等问题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一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个人专著三部,主编、参编教材十余部,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
目錄:
|
前 言
第一部分 国家安全需要法治保障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的探索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价值
第二部分 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
加快构建国家安全良法体系
《国家安全法》的基本法律属性
关于《反恐怖主义法》合理性的几点认识
加强国防立法的重点和原则
第三部分 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
关于加快公安工作法治化进程的建议
完善公安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
宪法关于公安制度的原则性规定
公安制度的法文化考察
公安法与警察法相互关系初探
公安法的立法完善
公安法治体系的构建
法治公安呼唤公安法学
第四部分 人民警察的法治警察属性
人民警察是法治工作队伍的组成部分
《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应该体现法治警察新理念
第五部分 国家安全法治人才的培养
培养服务西北地区国家安全法治人才
公安人才培养应当遵循三个方面基本规律
适应公安改革需要培养现代警务人才
后 记
|
內容試閱:
|
2014年,是中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我国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由此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入新时代。
2014年10月20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宣言书,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教科书。这次会议全面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2014年5月,我从西北政法大学来到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工作。在当时的背景下,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而在我看来,警察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性质任务与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决策高度契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习宣传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既是科研工作也是政治工作。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深入探讨国家安全与法治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够更好地谋划和推动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水平。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学习研究公安学理论和公安改革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法治建设,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多次呼吁要高度重视公安法学和国家安全法治理论研究,提议成立公安法学研究会公共安全法学研究会等科研平台,发起举办公安法学理论研讨会警察与法治论坛,设立宪法文化周国家安全法治宣传周等特色教学活动形式,组织出版《公安法学论丛》《现代警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文集。2017年7月我回到西北政法大学工作后,积极支持总体国家安全法治论坛,推动设立国家安全学院,全面加强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法学博士人才项目管理,创设国家安全法治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新开国家安全法治理论研究课程。在从事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我对于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制度问题、实践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的思考和学术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理论文章、政策建议等共计40多篇,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意义。
今年上半年,在我指导博士研究生整理专业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他们把我5年多来的成果收集起来,建议我能够结集出版。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后,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国家安全法治保障述论》,就是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文章汇集起来的一部文集,主要反映了我运用法理学、立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轨迹。
本书的结构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板块。第一部分国家安全需要法治保障,可以视为总论,是关于国家安全法治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指导思想的研究;后面四个部分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人民警察的法治警察属性国家安全法治人才的培养属于分论。书中分别从立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事关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部分国家安全需要法治保障由2篇论文构成,主要研究的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基本理论问题。众所周知,安全是一种没有威胁的状态和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国家的安全状态和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是国家安全领域的基本矛盾。安全与不安全、安全保障能力强与弱总是处于矛盾与变化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而探索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问题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举旗定向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探索也是在国家安全的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成熟。历史发展表明,国际形势、国内主要矛盾、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机关、国家安全法律规则体系等要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的方向和进程。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决定了国家安全的外部威胁;国内主要矛盾与国家安全决定了国家安全的内部威胁;国家安全客观形势与国家安全观决定了国家安全战略和价值选择;国家安全内容范围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体系决定了国家安全治理能力;国家安全法律规则与其他规则决定了国家安全保障的方式与效果。通过对五个方面矛盾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三个时期: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和完善时期(19782012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时期(2012年以来)。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70年的探索轨迹主要表现在:从国家安全法制建设到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从国家安全的法律之治到国家安全的良法善治;从隐学为主到显学为主;从传统国家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以政权安全为中心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注重保护国家安全到保障国家安全并且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反间谍工作到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机关活动法到国家安全基本法;从维护本国国家安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到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70年探索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共同推进;必须坚持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双轮驱动理念;必须坚持统筹和辩证的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必须坚持不断丰富和拓展国家安全内涵;必须坚持不断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必须坚持致力于中国国家安全与全球安全。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不仅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加之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客观上呼唤法治保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相关国家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权职责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作为参与主体的新的保障国家安全的主体体系得以建立,意味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已经进入加快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境界。
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意义和价值。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法随时移的历史进步价值。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人民性的本质特征。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的法治实践价值,是国家安全立法、执法、司法、法治监督、法治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良法善治的现代法治观。
第二部分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由4篇论文和文章构成,主要分析研究了加快构建国家安全良法体系的战略部署、《国家安全法》的基本法律属性、《反恐怖主义法》的合理性、加强国防立法的重点和原则等问题。法律乃治国之重器,良法乃善治之前提。从依法管理国家安全事务到实现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善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本书从提出加快构建国家安全良法体系的依据、时代背景、立法规划和部门法走向,以及域外国家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加快构建国家安全良法体系的必要性、必然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战略性。本部分的重点问题是对2015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法》具有基本法律的若干重要属性问题进行了法理分析。从立法的指导思想、调整对象范围、对于国家机构职权权限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立法表达技术、作用和地位等方面看,《国家安全法》具有作为基本法律的形式和内容条件。由于国家安全领域立法需求急迫,立法条件及其供给能力有限,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国家安全法》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国家安全法》存在与《宪法》和若干基本法律文件的协调性问题,存在这部法律立法效果的有效实现问题,存在法律解释上的困境,因而需要在构建保障国家安全的良法体系过程中予以完善。
第三部分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由8篇论文和文章构成,主要围绕加快公安工作法治化进程、完善公安法律体系、公安法与警察法的相互关系、公安法的立法完善、公安法治体系的构建、法治公安与公安法学的创建等问题进行论述。在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是与每一个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等切身利益具有直接关系的国家安全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公共安全法治化程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公安改革和法治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本书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探讨公共安全法治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公安法治与法治公安的关系问题。我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国家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公安文化,包括公安机关、公安警察、公安工作、公安制度、公安理念。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2011年增设了公安学一级学科。我国也有调整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安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公安法和公安法学还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本书的研究认为,无论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建设法治公安的角度,抑或从公安学研究的公安机关公安工作法治化的角度,都需要认真地看待公安法这一概念,重视公安法的立法完善,加快公共安全法治化步伐。
第四部分人民警察的法治警察属性由2篇论文构成,主要是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人民警察是法治工作队伍组成部分的新理念新思想,分析论证了人民警察是我国警察制度的本质属性,法治警察是新时代人民警察的时代特征,并且分析论证了法治警察的学理内涵,并建议《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应该体现法治警察新理念新思想。
第五部分国家安全法治人才的培养由3篇论文构成,主要是结合工作实际,对于培养服务西北地区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和公安人才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培养国家安全法治人才,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政法大学实施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高级法律人才培养项目,这是全国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法学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北政法大学经过6年多的实施,在培养服务西北地区国家安全高层次法治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公安人才也是国家安全法治人才的组成部分,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公安人才培养应当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办学治校的基本规律,应当适应改革需要,培养警法结合的现代警务人才。
关于国家安全法治保障,除了立法保障、执法保障、人才和队伍保障之外,还应该有司法保障、宗法保障等环节。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了。
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法治学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长期研究。本书呈现给大家的仅仅是本人5年多来对于相关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和探索,希望对有志于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也诚恳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