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内源性能力建设:农村减贫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从内源发展和能力建设所蕴含的深层理念出发,建构一个既有理论思维规范性又有实践操作可能性的内源性能力建设概念框架,进而探索一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行动的实践模式。面对这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术任务,该书在阐释内源性能力建设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基于优势/资产为核心变量的优势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的农村社会工作多元融合范式,结合本土情境下参与式行动研究的过程分析,构建出一个由内部/外部微观/宏观多重维度整合的社区驱动型农村社会工作的减贫行动策略和实践模式。
|
關於作者: |
方劲,1982年生,湖南华容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国务院扶贫办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优秀博士论文资助、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一 中国农村减贫工作的内卷化困境
二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减贫的实践空间
三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四 田野概况与篇章架构
第二章 内源性能力建设:基本理念与核心手段
一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减贫的专业特质
二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基本理念:内源发展
三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核心手段:能力建设
四 内源性能力建设、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减贫
第三章 范式拓展: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
一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减贫的典型范式
二 典型范式的比较及其限度
三 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
第四章 内源性能力建设实践:典型农村贫困社区的社会工作探索
一 社区发展基金:金融功能与能力建设相融合的减贫组织形式
二 西南田村的社会工作减贫实践探索
第五章 内源性能力建设实践的干预成效与现实问题
一 发展干预项目评估的功能定位与操作难题
二 干预成效
三 现实问题
第六章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范式融合实践与行动整合策略
一 迈向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
二 社区驱动型综合社会工作行动策略
第七章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总体性特征与实践性挑战
一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基本特征
二 内源性能力建设的实践挑战
第八章 结语:在行动中反思
一 反思性的内源性能力建设
二 重返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
附录
附录一 田村社区发展基金管理运作制度
附录二 田野笔记摘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贫困是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反贫困行动来减少贫困,促进贫困人群与贫困地区的发展,构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政策和实践议题。而学界则从理论建构、知识生产和方法探索的视角开展研究,试图以科学理性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形成了各种反贫困的理论。
在诸多的反贫困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理论,针对以往反贫困行动注重物质和技术的援助,过于从援助者自身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贫困的问题,内源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人本身的发展来克服依靠外部资源的输入,以及以援助者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局限,将发展看作是生长的人自己的一种行动(一种努力,一种创举等)。①它主张要按照人们的所是、所为、所愿、所思和所信,把改变贫困的行动看作由人自己并为自己来完成的发展过程②。内源发展理论的提出,从理论观念上提出了反贫困策略的新思路,为深陷越扶越贫的扶贫陷阱的人们点亮了一盏路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反贫困行动的指针。
20世纪90年代初,内源发展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视角。受这一理论的启发,许多扶贫机构和从事贫困问题研究的学者深入贫困农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发展路径,取得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本书作者在书中所做的案例分析和实务模式探索,其实务基础即源于此。但是,由于内源发展理论过于抽象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人自己的发展观念,致使它在政策化的过程中存在理想化和不确定性的局限,难以成为一种政策分析的工具。这直接影响了这一理论的政策价值,使之在实践中无法深入到现实社会的具体层面,工具化为反贫困行动的方案或行动模式。因而,发展一种以中国反贫困实践为基础的内源发展理论,建构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范式和实务模式,使之成为政策导向和实务方法,对于正处在扶贫攻坚决胜阶段的中国反贫困斗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其转化为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动力,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和实践话题。
然而,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中,人们似乎更重视经验的效果而缺乏对理论探索的兴趣。尽管实践中提出了众多的理论问题,但是关注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却不多。尤其是在反贫困领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论探讨,把反贫困看作是政府的工作,看作是按政策行动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理论兴趣和想象力,造成了这一领域理论研究滞后,各种观点和经验满天飞却缺乏对重要理论的讨论,意见和建议充满了各种研究报告、研讨会和学术刊物而基本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却不充分的局面。这种急于完成任务目标的心态体现的是对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也反映了理论界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克服这种意见多于思考、经验遮蔽理论的局限,就成为当前反贫困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方劲这项成果的出版,可以说是对反贫困问题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的一个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