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范伯群访谈录

書城自編碼: 35002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人文/社会学家
作者: 陈霖 著,田晓明,马中红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226432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售價:NT$ 1053.0
邂逅晚清——中美的对望与凝视(罕见国内作者所著全面反映晚清中美交往历史的通俗作品)
《 邂逅晚清——中美的对望与凝视(罕见国内作者所著全面反映晚清中美交往历史的通俗作品) 》

售價:NT$ 493.0
广东当代金融史:全三册
《 广东当代金融史:全三册 》

售價:NT$ 3349.0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售價:NT$ 274.0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售價:NT$ 325.0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NT$ 1277.0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442.0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售價:NT$ 5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4
《 大家小辑 伍子胥 》
+

NT$ 974
《 弗洛伊德:幻象的制造 》
+

NT$ 251
《 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 》
+

NT$ 874
《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 穆旦评传 》
+

NT$ 570
《 约翰·托兰自传:我眼中动荡的20世纪 》
+

NT$ 428
《 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 》
編輯推薦:
范伯群(1931年9月29日2017年12月10日),浙江湖州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年范伯群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南通中学任教;1960年调入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1973年调入苏州市文化局工作;1975年调入苏州市文化馆文艺组工作;1978年调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担任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任期至1988年);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6年主持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15个重点项目之一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研究;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2001年从苏州大学退休,同年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今演变研究室专职研究员;2014年获得首届姑苏文化名家称号;2017年12月10日范伯群在苏州逝世,享年86岁。
《范伯群访谈录》是对范先生的访谈录,同时也通过对相关人员采访获取了相关信息,丰富了他的形象。
內容簡介:
《范伯群访谈录》是对荣获首批姑苏文化名家称号的范伯群先生的访谈录,对范伯群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进行集中的、生动的呈现;通过对相关人员采访获取的信息,进一步丰富了范先生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反映范伯群先生整体形象的特稿。除了对范先生本人的访谈,又选择其家人、同事、学生等,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他们眼中的主人公。
《范伯群访谈录》有众多具有历史资料价值的图片,披露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既引人入胜,亦启人深思。
關於作者:
田晓明,生于如皋,旅居苏州,心理学教授,先后供职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现任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马中红,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传播学教授,从事媒介文化、品牌传播研究。
陈霖,安徽宣城人,苏州大学新闻学教授,从事媒介文化与文学批评研究。
目錄
特稿
保住智慧的元气
专访
文学研究的志愿
移居苏州
少年文学梦
考入复旦
贾植芳先生
两个惊弓之鸟
漫长的跋涉
来到南通中学
与作家们的交往
在干校的日子
从四十二中到文化馆
双打选手驰骋文坛
《郁达夫论》的发表
地下操作的智力游戏
扎实的资料功夫
创作过程还原法
广泛的合作
打开新的空间
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忽然当了系主任
抓好学科建设
接触鸳鸯蝴蝶派
两次香港行
通俗文学研究结硕果
寻找新的可能性
突然到来的退休
应邀到美国学术访问
与台湾等地的学术交流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
编订《周瘦鹃文集》
他人看他
吴义勤:宽容开明的范先生
刘祥安:先生心中是有一盘棋的
张涛甫:一位纯粹的学者
季进:做会务是最好的学习
范紫江:有这样一个爸爸,我是蛮幸福的
附录
范伯群:志业为命(纪录片脚本)
范伯群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留点念令想
田晓明
在以科学主义为主要特征且势不可挡的现代性推进下,人类灵魂的宁静家园渐渐被时尚、功利和浮躁无情地取代了,其固有的韧性和厚度正日益剥落而变得娇弱浅薄,人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也正逐步消失。在当今中国以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为主旋律的伟大征程中,文化研究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等极其自然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学者,自然不应囿于自己的书斋、沉湎于个人的学术兴趣,而应该为这一伟大的时代做点什么;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管理者,则更应当拥有这样的使命意识与历史担当。
任何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总是不乏高度的历史价值、使命意识和时代意义,文化研究也不例外。应该说,我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缘起于自身经历的感悟和对本职工作的思考。近年来,我曾在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或工作访问。尽管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但其优良的国民总体素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3年5月,我应邀赴台湾地区参加了2013高等教育国际高阶论坛,这也是我首次台湾之行。尽管此行只有短短一周,但祖国宝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常交往中,我不仅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台湾地区被近乎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从错落有致甚至有些凌乱的古老街景中看到了隐含于其背后的一种持守和一份尊重于是,我又想起了大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们在剔除封建糟粕的同时,几乎冷落甚至放弃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全面汲取苏联洋经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我们的文化自主性。文革期间,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遭受的破坏自不必多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华大地在演绎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却没有得到同步保留或弘扬,极个别的优秀传统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沦丧的现象。这便是海外之行和台湾地区之行给我留下的文化反思与心灵震撼!
带着这份反思和震撼,平日里喜欢琢磨的我便开始关注起文化及文化研究等问题了。从概念看,文化似乎是一个人人自明却又难以精准定义的名词。在纷繁的相关阐述中,不乏高屋建瓴的宏观描述,也有细致入微的小处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概念的复杂性也赋予了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内容丰富性、方法多样性和评价复杂性等特征。黑格尔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文化好似洋葱头,皮就是肉,肉就是皮,如果将皮一层层剥掉,也就没有了肉。作为人的生活样式(梁漱溟语),文化总是有很多显形的体,每一种体的形式下都负载着隐形的魂。我们观察和理解文化,不仅要见其有形之体,更要识其无形之魂。体载魂、白日梦想。医生,对我而言,只能成为一种永久的儿时记忆了。也许正是为了弥补这份心理缺憾,我将探寻的目光聚焦或定格于名医,便乃是情理中事了。
如果说,东吴名家艺术家系列的编写与制作缘起于本人的文化理解和兼任艺术学院院长的便利以及与马中红、陈霖两位教授的臭味相投,那么,东吴名家名医系列编写与制作能够成为现实,则是因为我和我的团队又幸运地遇上了一位同道,他就是侯建全先生!在一次偶然闲聊时,建全兄得知了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和设想,他不仅给予高度褒扬,而且主动要求加入并表示全力支持。这真是应验了两旬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日常交往中,建全兄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干练、圆融、义气,而他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深邃理解与执着精神,以及他能跳出自己的本位,全方位思考吴地医学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视野和气度,又使我对他平添一份深深的敬意和尊重。尤其是此间我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更是彰显出同道的意蕴与价值、友谊的诚挚和珍贵。
拥有了建全兄这样的同道,收藏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我们的笔墨和镜头此次定格与聚焦的几位名医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阮长耿院士,被尊为中国的血小板之父,成功研制了以SZ(苏州)命名的系列单抗,应用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始终坚持不懈地以学术引领中法交流,以科研点亮生命之光。杜子威先生,著名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神经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制定了首个中国人脑脊髓液蛋白电泳的标准值,培养出中国第一株人脑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建立了人脑胶质瘤基因文库,在中国脑外科研究和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董天华先生,苏州骨科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江苏省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学医、行医、传医七十余载,德术并举、泽被后学,仁者情怀、大家风范。蒋文平先生在六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在我国心脏电生理领域里倾注汗水和心血,贡献智慧和才能,是一位不畏艰难险阻和不知疲倦的探索者、创新者、开拓者。唐天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骨外科专家,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研究,被誉为我国脊柱外科的一大里程碑,铸就了脊柱内固定的金标准;虽到望九之年,他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用高超的医术,帮助无数病人站稳了身板挺直了腰杆。陈易人先生,是苏州乃至江苏全省的知名外科专家,曾经是省内医学界外科医学的领头羊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无私奉献,不计名利,坚持奋战在手术台旁,为千万个患者解除病痛;他还通过努力,和同事们一起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外科诊疗提升到省内一流水平。华润龄先生从医半个多世纪,学养深厚,内外兼修;他上承吴门医派著名老中医奚凤霖和陈松龄两位先生医脉,秉循吴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袭,理法方药,思路清晰,用药轻简,救人无数,在中医业界和患者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是当代吴门医派的杰出传承人和代表医家之一。李英杰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定传承人,潜心于六神丸技艺,一颗匠心守护绝密国药,将手工微丸技术代代相承,被誉为当代中医药八大家之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