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編輯推薦: |
《新世纪底层叙事研究》作者选择新世纪底层文学作为研究的对象,深切关注占人口相当比重的社会弱势群体底层生活境况尤其是他们在文学上的呈现。与此同时,这又是一部充分体现着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的文学研究专著,对新世纪底层文学这样一个值得给予高度关注的文学思潮,做了系统性、专业性、新意迭出的探讨,是当代文学研究及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底层叙事。
|
內容簡介: |
底层叙事是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景观,《新世纪底层叙事研究》以新世纪文学尤其小说叙事中的底层书写为研究目标,以现实主义冲击波新写实小说新市民小说下岗文学打工文学都市底层移民文学非虚构文学等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细读,并辅以都市化的现实背景做参照,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文学理论研究,梳理当代中国都市社会底层群体、底层形象与底层自我意识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等关键问题。从而揭露各种强势言说对底层社会的话语覆盖,为都市底层群体精神空间开辟新的门户。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兼顾田野调查,用*手资料,提高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度。将社会调查与逻辑分析有效结合,综合研究。深入分析底层文学文本,并揭示出它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特征。同时,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更将其提升到文学理论层面,探讨这一群体的精神权利自觉和自我意识表达的发生过程。
|
關於作者: |
李新,女,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出站)。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联合培养)。剑桥中国学者论坛(CCSF)创始人之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教育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199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本硕连读。2006年攻读文艺学博士,2009年6月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并留校任教。2011年晋级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行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研究,师从李心峰研究员。2015年1月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副导师(联合培养),2016年10月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访学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李新,女,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出站)。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联合培养)。剑桥中国学者论坛(CCSF)创始人之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教育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199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本硕连读。2006年攻读文艺学博士,2009年6月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并留校任教。2011年晋级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行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研究,师从李心峰研究员。2015年1月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副导师(联合培养),2016年10月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访学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
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验论视域下的中国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9BAOII),新世纪底层叙事研究(12CZW080,已结项),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的经验论阐释从经验到艺术经验。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出版批评文集《读画录》等理论专著、教材8部,在《人民日报》《美术研究》《文艺争鸣》等报纸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级22篇,并多次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录制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文学经典导读》等,并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018),省级金课(2019),被教育部中国大学MOOC评为2016年度优秀教师。
|
目錄:
|
序(李心峰)
上编 底层文学相关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底层文学的兴起
第一节 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底层
第二节 西方理论对底层文学的阐释及底层文学引起的理论讨论
第二章 底层文学的特征及评价
第一节 讲述底层故事
第二节 底层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节 底层文学的历史性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 底层的边缘性与主体性
第一节 底层身份自我确认的矛盾
第二节 底层的弱势言说
下编 底层文学作家作品分析
第一章 底层视域与底层图景的展开
第一节 星星之火新现实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冰山一角打工文学
第三节 多重旋律底层叙事
第二章 小说
第一节 曹征路关于《那儿》的主题的一点思考
第二节 王祥夫的底层小说兼谈《尖叫》《米谷》《寻死无门》
第三章 诗歌
第一节 郑小琼与打工诗歌
第二节 余秀华:底层书写的权力
第四章 非虚构作品
第一节 梁鸿与《中国在梁庄》
第二节 体验的现场读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
第五章 当代作家底层意识的凸显
第一节 贾平凹
第二节 王安忆
第三节 刘震云
第四节 刘庆邦
第五节 孙惠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李新副教授将她即将付梓出版的专著《新世纪底层叙事研究》的打印稿快递给我,嘱我为其作序。我虽然出身于文艺学,拿的是文学学位,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专业研究工作以来,主要研究方向转向了艺术基础理论及艺术学学科反思学科建设研究上面来,对于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可以说是比较隔膜,对于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更是所知寥寥。我自觉没有资格对这样一部系统研究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叙事的专著置一词。但是,由于李新副教授曾在我这里做过几年的博士后共同研究;她的专著的标题与目录又像一个拥有强大引力的磁场深深地牵动着我的阅读兴趣,于是,我便暂时离开艺术基础理论和艺术学的思考而回到文学与文学研究的现场,怀着浓厚兴趣,开始我的阅读之旅。我想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底层叙事。
还有一件事情,也促使我必须立刻就去认真阅读这部书稿。这便是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一篇叫作《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微信和网络上极为迅速和广泛地传播。正是这一篇文章,以及《范雨素们和她的老师》这样一些文章,使我这一颗多少年来躲进书斋,在某些方面可能已变得有些冷漠、麻木、生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深深的触动!原来,在今日的社会,仍有像范大姐这样的一批生存境遇相当艰难,但生存意志却极为顽强,物质生活并不优裕却怀揣着文学之梦,对精神生活有一种天性的执着的所谓农民工,打拼在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工人、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等等既相互冲突又相辅相成的边际,还有像张慧瑜、鲁太光、崔柯等北大才子、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这样的人文学者,甘愿给这些打工文学的实践者、追梦者做义工,为实现他们的文学梦,为帮助他们争取为自己而言说的话语权,而默默地做着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总之,范雨素们,还有他们背后的老师们,促使我关注起农民工的问题。而这些不正是属于李新所研究的底层叙事的范畴吗?
实际上,我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关注起农民工的问题,还有一个诱因。今年3月的最后一周,我到中央党校参加了一期国家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修班。在一次听课过程中,我听到中央党校一位著名教授在谈到我国当代社会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时,所谈到的若干看法。他认为,农民工在我国已形成一个人数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工人群体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然发生十分深刻的巨变,作为我国社会的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总规模发生了数量规模上的剧增,而这一深刻的历史巨变,蕴蓄了极大的社会正能量,也在实际上大大强化了我党的执政基础。他也对该群体至今仍被称为农民工而未能作为工人阶级得到正名而深感遗憾乃至忧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