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全书布局合理,层次协调,条理清晰,反映出作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严谨的学风。
《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社会经济生活研究》选取英国富裕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作为观察视角,很好地用经济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全景式地展现了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理解人类世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社会经济生活研究》从关照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关注世界社会制度模式演进的研究热望出发,以大历史的视角与社会一经济史的先进研究方法,来对人类发展史上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的一段发展史加以分析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社会经济生活研究》独特的选取了1500-1800年期间,英国封建庄园经济解体,农业土地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一段历史。通过对这一阶段历史进程中英格兰广袤乡村土地上的农村社会精英富裕农民约曼们的劳作、经营、致富和发家过程的长达几代人的奋斗历程的分析研究,从农村生活的各个角度揭示出为什么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什么是英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与答案。
《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社会经济生活研究》还展示了英国1500-1800年的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富裕农民约曼们《清明上河图》式的乡村生活画卷。
|
目錄:
|
□□章 为什么是英国
□□节 英国历史转型期
一 选题原因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对15-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早期农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者
□□节 土地决定一切:农民富裕与否的判定标准
一 拥有多少土地可以算作富裕农民
二 富裕农民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三 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农业资本主义市场
第二节 农民阶层构成分析
一 自由佃农
二 习惯佃农
三 租地持有农
四 农业雇工
第三节 英国乡村富裕农民群体的形成
一 自由佃农
二 习惯佃农
三 富裕农民与约曼内涵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裕农民的生产经营
□□节 庄园经济的衰落与新生产方式的兴起
一 货币地租逐渐盛行
二 雇佣经济的发展
三 领主自营地的出租
第二节 扩大土地规模的市场之路
一 买卖与租赁土地
二 竞争性地租的发展
第三节 农业资本扩张之路
一 农场规模
二 租地农场是支撑近代市场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裕农民的公共生活
□□节 权力的手指:参与地方行政管理
一 乡警(constable)
二 教会执事(churchwarden)
三 济贫监管员(overseer)
四 公路监管员和桥梁监护人(highway and bridgeward en)
五 协助金高级征收官
六 担任其他公共职务
第二节 折磨司法:参与陪审团
一 陪审团制度
二 成为大陪审团成员
第三节 初尝参政滋味:取得地方议会选举权
一 平民构成的下议院
二 参与议员竞选
第四节 慈善与公益
一 对贫困现象认识的逐步深化
二 王国颁布济贫法令
三 慈善救济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裕农民的物质生活
□□节 小麦和浓啤酒:饮食结构的改善
一 一个中等农户家庭的饮食收支状况
二 谷物的消费
三 酒类的消费
四 蛋白质的消费
第二节 呢绒和丝绸:服饰中的时髦成分
一 英国日常生活中主要服饰种类
二 服装服饰穿着的僭越现象
三 富裕农民的穿着
第三节 独立的厨房和卧室:居住条件的改观
一 房屋建筑结构上的变化
二 双层住宅是富裕农民房屋重建的重要特征
三 厨房的出现和炉灶数量表明房屋主人的富裕程度
四 卧室的出现
五 玻璃窗、烟囱和护墙板是富裕的象征
第四节 富裕农民家庭日用奢侈品
一 日常用品中的银器
二 遗嘱中的传家之物
三 饮食和餐桌礼仪
第五节 多姿多彩的民俗与乡间休闲娱乐活动
一 葬礼与婚礼
二 宗教和世俗节日
二 休闲娱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富裕的责任:重要纳税人
□□节 富裕的责任:缴纳世俗补助金
一 世俗补助金制度
二 世俗补助金的缴纳主力
第二节 另类标志:缴纳炉灶税
一 针对富裕阶层的炉灶税
二 炉灶税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节 承担社会公益:缴纳济贫税
一 圈地运动引发的贫困现象与济贫税的出现
二 逐步增加的济贫税税额
第四节 承担军事义务
一 克莱西战役的胜利
二 普瓦蒂埃战役的胜利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教堂和学校:重新塑造心灵与头脑
□□节 富裕农民的思想源泉与心灵归宿
一 清教教义的核心
二 清教的教育观
三 清教的天职观
四 清教的财富观
五 清教:不信奉国教者的宗教
六 富裕农民与清教的契合
第二节 富裕农民推动教育的世俗化发展
一 走向世俗的教育
二 社会角色的转变需要教育
三 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四 印刷技术发展对教育世俗化的推进
五 教育费用
第三节 阅读和签名:富裕农民普遍达到的教育水准
一 能够自己签名
二 写日记和记账
三 藏书
第四节 走进学校:富裕农民子弟接受正规教育的途径
一 文法学校
二 上大学
三 学习改变命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乡绅:达到理想归宿完成自我实现
□□节 乡绅:英国乡村仅次于贵族的阶层
一 乡绅的内涵
二 乡绅的数量
三 乡绅的财富
四 乡绅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富裕农民向乡绅的融入
一 骑士、士绅和绅士
二 杰出的约曼跻身乡绅行列
三 联姻与交往
四 教育消除等级差距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偶然还是必然
□□节 重新洗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英国农村固有经济秩序的重塑
一 近代小土地持有经营者□后的辉煌
二 历史对小土地持有经营者的扬弃
第二节 中间阶层
一 农业资产阶级的形成
二 身份的趋同: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徐华娟硕士阶段指导教师是王亚平教授,博士导师为侯建新教授,他们两位都是我多年的学界好友。早在徐华娟就读本科高年级特别是完成硕士论文时,我便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的多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她。当侯建新先生向我推荐她到南开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时,我便毫不犹豫地答应做她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事实上,她从事的研究专注于英国经济社会史,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好在我们两校同城,天津师范大学离南开大学仅两个街区的距离,来往便利,她可以时常返回天津师范大学,利用那里丰富的图书资料,随时向那里的老师请教问题。我只是履行博士后合作导师行政管理上的职责,而她则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学术研究工作。我坚信她完全有能力做好博士后研究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当她出站时,便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特别是在站期间还获得了一项国家社科项目的资助,这在博士后人员中也是不多见的。眼前这部书就是当年那个科研项目成果的修改稿。
徐华娟出站已经十年了。为了对其博士后研究成果精雕细刻,她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投入全部业余时间,□终完成了书稿的修改,准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此书凝结了她多年的心血,也算是其长期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面对这部厚重的书稿和恳切的请求,我也打破只为自己的弟子出版新书作序的惯例,冒着班门弄斧的风险,答应了她的请求,对书稿略谈一二。
首先,全书的主要理论框架我是赞同的。记得多年前,侯建新先生决定创设经济社会史新学科之初,在蓟县山里召开了一个专家研讨会,齐世荣以下众多世界史知名学者参加讨论。当时就新学科的名称虽有不同意见,但是侯先生提出的理论框架得到了不约而同的认可。该理论在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变革□重要方面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经济史不足以涵盖和解释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将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形成经济社会史,这一研究便有了特殊的意义。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徐华娟的这本书首先明确了英国富裕农民这一概念,厘清相关研究的发展后,逐一展开全书九个章节的内容,从富裕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财产的持有、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的状况、税赋与军役的负担、以信仰为核心的精神生活,以及流动性的社会地位等方面,考察这一特殊阶层的诸多生活细节。作者□后总结道,英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发挥作用,资本主义初生和早期发展的规律是英国人民中的一员或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乃至整个社会的行为创造出了适宜该规律起作用的环境条件,促使被激活的规律发生作用。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包括富裕农民(这是本书的重点考察对象)的活动,使英国触发激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得以加速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徐华娟从观察英国富裕农民作为具体的切入点,论证了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多元因素综合发力的历史现象。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其次,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粗略计算的结果是,全书参考中外文书籍论文280多种,并以大量数字、图表作为证据,对定性问题做出定量分析。我常年从事历史研究,对历史学研究方法有特殊的偏好。与哲学的纯理性逻辑思维和文学的发散性形象思维不同,历史学强调有史料支撑的逻辑思维,一切分析都需要有充分的史料依据,所谓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反对任何缺乏史料依据的空论。徐华娟接受过系统的史学教育和严格的史学研究训练,她的这本书因此从始至终贯穿着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全书注释多达967个,举凡重要的学术观点、争议焦点、统计数字、定量说明、文句引用都详细注明相关信息,这为全书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提供了坚实的论据,支撑起全书的逻辑论说,进而极大增加了作者多层面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由于我并不熟悉英国历史研究的史料,所以还很难判断本书史料的质量,相信细心的读者自会断明。
□后,全书的文字表述比较流畅,其谈论的内容虽然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但讲出的语言是中国话。这不仅仅是本书用中文写作,而且使用的是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语言,有些表述还略带中式诙谐幽默。这在当下诸多洋泾帮译作和英式中文写作的涉外作品畅销于市的环境中,还是属于难能可贵的。全书布局合理,层次协调,条理清晰,反映出作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严谨的学风。当然,如同所有作品一样,本书仍有精益求精的空间。
英国史研究是我国世界史学科中的大户,不仅研究人员多,成果也很丰富,积累非常雄厚,几代名师大家多出于这一研究领域。在这样良好的学术氛围中,青年学者若要取得新成果难度相对大,学术竞争的压力也更大。本书作者勇于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在全面领会其博士导师理论的基础上,选取英国富裕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作为观察视角,很好地用经济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全景式地展现了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理解人类世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得到更多收获。我也衷心祝愿徐华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