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 北大才女博士从文学、美学视角探讨近代中国的乡土情怀。
2. 从埃德加斯诺到路遥再到刘慈欣,从西部到大都市再到太空,本书构建了广阔空间意象中对乡土的广阔想象,研究视角独具匠心。
3. 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贺桂梅,华东师大教授罗岗倾力推荐,《三联生活周刊》原副总编舒可文老师作序推荐。
|
內容簡介: |
在关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论述中,晚清政治家呼吁打破历代多在西北备边的传统,将目光投向东南海疆。20世纪80年代流行着黑格尔的一段话:平凡的土地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一旦提到现代性或现代化,许多人总是认为这必然意味着海洋战胜陆地、城市战胜乡村。然而,革命让乡土中国呈现出另类现代性的可能。
上升的大地是本书作者在中国乡土遭遇现代性的诸种经验中找到的一个意象。它既不是一味地固守大地,也不是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追逐不切实际的另一种生活。上升的大地体现于埃德加斯诺笔下愉快的革命者为落后的西北所带来的全新感觉,体现于革命知识人将已成中国之殇的黄河转化为中国人在世界秩序中展开竞争的力量源泉,体现于路遥为农村年轻人所寻找的在城市中获得正当成功的道路,体现于刘慈欣以第三世界革命经验为科幻文学赋予的精神底色。与同时代同主题的其他作品相比,这几个案例中包含着三个特别的面向:现代性不只发生在都市,更发生在乡土;乡土不光有土,更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历程中一直包含着对于乡土的关怀,哪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之后依然未曾断绝。
通过上述案例,《上升的大地》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中勾连起一条沿海与内陆互动关系的线索。来自大地的经验从不过时,它依然向城市中的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滋养。
|
關於作者: |
罗康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青年批评人。曾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和学术创新奖荣誉,入围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
目錄:
|
总序 I
序 上升的想象 IX
导 言 XIX
第一章 西部中国的现代形象
现代变局中的中国西北 003
从古典游记到现代新闻 010
留法博士的欧洲田园梦 015
红色中国:愉快的现代革命者 021
迈入现代的多种方式 027
第二章 黄河的古今变奏
从旧符码到新风格 037
崇高主体的诞生:人民唤醒黄河 041
黄河形象的正面化:从中国之殇到巨人 051
传统的改造:从天上之水到天下之水 058
从种族视野到文明视野 065
第三章 打开城乡交叉地带
交叉的年代、交叉的地带、交叉的文本 073
农村新人还是鲁滨孙? 079
孙少平的阅读与爱情 085
在柳青传统与陕军东征之间 092
文学地图的转移与路遥的浮沉 099
第四章 走出乡愁乌托邦
从在地到离土 111
乡愁与乡怨:两种返乡写作 113
诗可以怨,亦可以群 125
《中国太阳》 :乡土的崇高形象 136
想象的乡愁与现实的乡愁 142
第五章 大地之上的科幻
太空时代的土元素 147
刘慈欣科幻与第三世界 150
游击队员:科学问题在第三世界 155
先锋队:科幻的中国经验 162
星辰大海与落地的幻想 167
结 语 说土论洋 171
注 释 1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