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随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吉金鉴古首个中国青铜器展览的成功举办,国内美术史界以及大众对青铜文化的兴趣愈为浓厚,本书的撰写与出版,无疑是这一时代趣味与趋势的体现,全书对中国5000年青铜文化的专业而又别开生面的解读,可谓兼顾了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双重需求,是一部学术品质与阅读价值俱佳的高质量人文读本。 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等著名学者担纲本书学术顾问。 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穿古通今,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适合对美术学、考古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装帧设计精美,布面精装,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烫白工艺。 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封底为青年書法家王维题写;封面拓片来自老一代国博、故宫双料专家傅大卣先生拓并藏的二十四字吉语汉砖;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其他图书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近年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集,其中部分文章原发表于学术刊物,为通俗易读起见,酌情删改,且特为本书量体裁衣,补充新文。
本书以《青铜识小》为题,着眼于青铜器的若干小问题,力求言之有物,不作空泛大论。为方便阅读,兼顾勒成,本书分为三个板块,铜器文化史、金文中的世界、艺术史观察,涉及铜器器形、金文以及艺术风格等领域。这些既是作者的专业擅长之处,也是铜器研究的传统,同时也运用了研究的新方法。随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吉金鉴古首个中国青铜器展览的成功举办,也影响到国内,美术史界以及大众对铜器的兴趣也愈为浓厚。本书的撰写与出版,也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兼顾到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读物。
|
關於作者: |
张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青铜器金文、中国美术史研究。出版《商周时期青铜豆整理与研究》(2012),《中国古代青铜整理与研究青铜豆卷》(2015),学术随笔集《汲古闲辞》(2014),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另有书评书话散见于报端网络。
|
目錄:
|
目录:
序
一、铜器文化史
九鼎及鼎文化
饮食文化视野下的青铜器
羊形铜器的隐喻
人虎之争
二、金文中的世界
西周早期青铜器的金文与历史
伯懋父簋墨书与商周书法
器与铭:铜器的文本与图像关系
金文整饬的动力与方法以早期铜鼎铭文为例
三、艺术史观察
跽、坐与负重
双身的立体意味
铜器的观看
园林中的金石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