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日本文学必读的至美经典,川端康成创作后期不可多得的中篇力作,物哀美学的典范之作
少女们以温柔纯净的亲情、爱情,试图救赎家庭两代人的创伤。她们以自己的姿态鲜明而认真地活着,浮生如梦却又渴望着幸福。
★以纤细纯之笔表现生死变迁、万物流转之间的无常之美,人间再无如此别致而温暖的忧伤
那是一座没有彼岸的桥。不管在桥上走多远,都到不了对岸。这便是彩虹之桥。主人公们青春缠绵之后走向宿命般的别离,对爱无限憧憬亦无限惆怅。
★经典川端风格的东方情调,尽显日本风物之美的文字盛宴
故事以两大名胜之地箱根和京都为背景,少女们穿行在四季风土之中:京之春、花篝火、桂之宫、秋之叶人情温暖、风致动人。
★知名设计师打造唯美封面内文装帧,与小说的古雅风韵相得益彰
|
內容簡介: |
少女麻子独自去京都寻找未曾谋面的妹妹若子,无果而返,在回家的火车上,看到了冬日里琵琶湖上的彩虹。同父异母的3个女孩百子、麻子、若子如彩虹般虚幻而无常的命运由此展开。
百子的新婚丈夫启太死在战场,为了纾解悲痛,她开始游戏情感,与两个少年交往。麻子爱上启太的弟弟夏二,但是两人无法摆脱百子和启太绝世之恋的阴影,恋情无疾而终。若子在艺伎中长大,期待与手足相认,而在姐妹相会的宴席上,面对身份悬殊的姐姐们,乖巧懂事的她却没有举杯欢庆
命运流转,别离之后,麻子再一次看到了彩虹,朝着彩虹的中心走了过去。
|
關於作者: |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家。1899年6月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至亲相继离世,16岁时彻底孤身一人,在世上无所依靠,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1920年考入东京大学国文系,身世的坎坷造成了他感伤与孤僻的性格,不幸的经历激发了他文学创作才华的喷薄,痛苦与悲哀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底色,善于以意识流的手法细腻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
1927年的自传体小说《伊豆的舞女》是他的成名作,而《雪国》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1968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物哀风雅是其作品的内在风韵,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生命本质。
|
目錄:
|
目录
冬之虹
梦之痕
焰之色
京之春
黑山茶
花篝火
桂之宫
生之桥
银之乳
耳之后
虹之绘
秋之叶
河之岸
虹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