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編輯推薦: |
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以四大发明著称,又远不止于四大发明。12位中国科技史界卓有成就又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一线学者,为读者讲解中国科技史上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
|
內容簡介: |
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以四大发明著称,又远不止于四大发明。许多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因为时代的隔膜和专业的限制而不能为今人所了解。本书脱胎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图名家讲座”系列之“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家讲座”,由全国科技史领域内卓有成就的12位一线学者,就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进行讲解,专题涉及古代数学、琢玉、天文历法、指南针、法医学、冶金、农作物栽培、丝织、航海造船、中西交流与技术传播等,兼顾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文献记载与实践应用、技术变革与社会影响、时代价值与中西比较等方方面面,可谓是面向大众的科技盛宴。
|
關於作者: |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要从事全国古籍的普查登记、保护培训及古籍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基地,定位于研究科学技术的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认知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复杂关系,研究和传播科学思想,探索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与新方法,为建设科学思想库、发展科技与文化事业做出独特贡献。
|
目錄:
|
张柏春,《关于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思考》
王渝生,《中国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征》
关晓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古玉制作技术浅议》
冯立昇,《清华简》
江晓原,《中国古代的天学与王权》
黄 兴,《中国古代指南针实证研究兼谈磁技术的历史与文化》
李延祥,《钢铁技术与中华文明的壮大》
韩健平,《宋慈和他的世界写给官员的验尸手册》
罗桂环,《中国栽培植物的发展与传播》
赵 丰,《汉机织汉锦:汉代丝织技术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陈 巍,《知识之网:谈谈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技术传播》
陈晓珊,《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与海上丝绸之路》
|
內容試閱:
|
古籍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当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智慧源泉。灿若星辰的中华古籍不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道德观念、文学艺术,也记载着历代先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生产经验。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以四大发明著称,又远不止于四大发明。许多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因为时代的隔膜和专业的限制而不能为今人所了解。因此,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介绍我国源远流长的科学发展脉络、浩如烟海的科技发明成果,是当今科技、文化工作者的重要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
国家图书馆是古籍存藏的殿堂、社会教育的阵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当今科技史研究的国家队,是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思想库。2018年4月,两家单位联合主办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家讲座,由自然科学史所延请全国科技史领域具有专门之学的十二位学者,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面向社会公众开讲,普及中国科技史知识。
4月13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首先以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思考为题,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主要线索进行总括性综述,使听众整体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与特点。随后,十一位科技史学者依次登台,就中国古代数学、玉器加工、天文历法、指南针技术、法医学、冶金技术、农作物栽培、丝织工艺、航海造船、中西交流与技术传播等诸多问题进行讲解。选题兼顾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文献记载与实践应用、技术变革与社会影响、时代价值与中西比较等方方面面。
历时三个月的系列讲座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资讯速递与深度挖掘相结合、新闻报道与展览展示相结合的全方位宣传,成为面向大众的科技盛宴。十二位主讲人不但是本学科内卓有成就的一线学者,且大都具备丰富的科普工作经验,是以讲座风格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受到现场听众和线上听众的充分认可,社会反响十分热烈。
讲座的顺利开展,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两家单位,乃至全国文化传播机构与科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在这样一次有益尝试的基础上,中国科技文化强大的精神内核,与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相结合,必能进一步构建出既传承经典又贴近时代,既传播知识又推进研究,既涵养精英又教育大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回馈大众的厚爱,并使名家灼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推广,讲座结束后,主办方委托北京大学出版社将讲稿出版,是为本书。此外,本系列讲座的筹备运作、讲稿的整理校订等工作,主要由自然科学史所陈朴博士、孙显斌博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郑小悠博士具体承担。在此谨缀数语,聊致谢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