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1.该书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通信网络研究的学者,对光网络的构架和监测保护恢复方法具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并且在本研究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对光网络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挖掘,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市面缺乏类似专业图书。 3.本书其中一个作者为光监测的提出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探讨了监测迹技术在光网络故障监测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光纤通信系统、波分复用网络、光网络生存性等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基于通道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监测迹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监测迹的基本原理,包括监测迹结构的理论分析、监测迹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及对监测迹的数值计算结果。第3章针对监测迹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过于复杂的问题,介绍两种可以在大规模网络中实现监测迹设计的启发式算法。第4章针对节点失效引起的多链路失效问题,介绍一种基于组合分组测试的监测迹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一种联合监测迹分配和业务路由的优化算法,从而在网络监测资源不足时,在保障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受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监控承载业务*多的链路。第6章在监测迹的基础上介绍一种新的监测结构,即监测森林,该结构采用多播树结构为树上的所有链路分配相同的波长,从而大大降低所需监测迹和监测波长的数量。 本书适合从事网络故障监测、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任婧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分别于2007年和2015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网络体系和协议设计、软件定义网络关键技术、网络优化与规划技术。在IEEE Network、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王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2003年在重庆邮电大学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2013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SDN网络测量方面的访问研究。长期从事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SDN网络关键技术、网络优化与规划、网络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IEEE Network、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IEEE INFOCOM、IEEE GLOBECOM、IEEE ICC,ACM SOSR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3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Networking、IEEE Network、Photonic Network Communication等期刊审稿人。 赵阳明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分配和调度、博弈理论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网络功能虚拟化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10余篇。 徐世中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申请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ITU-T标准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网络资源优化的研究与应用,物联网设备、平台及应用,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及海量数据处理和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吴斌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3年、1996年和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从事通信领域研究工作近20年,主持和参与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在IEEE Communication Surveys and Tuto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IEEE GLOBECOM、IEEE ICC、InfoCom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7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并出版英文专著一部。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担任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并兼职多家机构的技术专家。担任ToN、JOCN、JSAC、TWC、TVT等10余份期刊审稿人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期刊编辑。任婧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分别于2007年和2015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网络体系和协议设计、软件定义网络关键技术、网络优化与规划技术。在IEEE Network、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王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2003年在重庆邮电大学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2013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SDN网络测量方面的访问研究。长期从事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SDN网络关键技术、网络优化与规划、网络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IEEE Network、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IEEE INFOCOM、IEEE GLOBECOM、IEEE ICC,ACM SOSR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3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Networking、IEEE Network、Photonic Network Communication等期刊审稿人。 赵阳明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分配和调度、博弈理论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网络功能虚拟化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10余篇。 徐世中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申请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ITU-T标准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网络资源优化的研究与应用,物联网设备、平台及应用,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及海量数据处理和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吴斌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3年、1996年和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从事通信领域研究工作近20年,主持和参与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在IEEE Communication Surveys and Tuto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IEEE GLOBECOM、IEEE ICC、InfoCom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7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并出版英文专著一部。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担任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并兼职多家机构的技术专家。担任ToN、JOCN、JSAC、TWC、TVT等10余份期刊审稿人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期刊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