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NT$
418.0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NT$
449.0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857.0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NT$
454.0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NT$
398.0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NT$
2234.0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革(知名茶人李启彰老师器物美学经典代表作 饮一口茶,长一分体悟与智慧 制一件器,生一曲手与陶土的旋律 不借由任何美学架构来觉知美)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基于三线协调进行了保护地布局优化评估,开展了新保护区边界划定与三次边界优化,形成新的保护地边界,提出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的相关制度保障建议。本书为浙江省江山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后续规划设计提供了范围及管控依据,也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整合中的布局优化与边界划定提供了新思路方法与技术范式参考。
本书适合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研究人员、景观规划师、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以及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治理的人士阅读使用。
|
內容簡介: |
建立自然保护地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我国现存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问题。据此,我国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明确了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与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的要求与相关原则。本书契合政策导向,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优化与边界划定的思路与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的技术框架,并以江郎山保护地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三线协调进行了保护地布局优化评估,开展了新保护区边界划定与三次边界优化,形成新的保护地边界,*后提出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的相关制度保障建议。本书为浙江省江山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后续规划设计提供了范围及管控依据,也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整合中的布局优化与边界划定提供了新思路方法与技术范式参考。
本书适合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研究人员、景观规划师、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以及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治理的人士阅读使用。
|
目錄:
|
第1章 政策背景 1
1.1 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1
1.2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 3
1.3 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的核心问题 5
第2章 我国自然保护地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7
2.1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现状 7
2.2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历程 9
2.2.1 自然生态保护阶段(19561981年) 9
2.2.2 风景游憩功能兴起阶段(19821999年) 10
2.2.3 多类型自然保护地涌现阶段(20002013年) 10
2.2.4 体系改革与整合重组阶段(2014年至今) 10
2.3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管理的逻辑与经验 11
2.3.1 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两类治理逻辑 11
2.3.2 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两重主要经验 13
2.4 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2.4.1 多头管理与重叠管制造成的部门外部性 14
2.4.2 属地管理架空部门管制造成的区域外部性 16
2.4.3 长期自主申报制度导致自然保护地空缺问题严重 17
2.4.4 抢救式保护导致划界不严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17
2.4.5 权属不明、产权制度不健全影响自然保护地管制效力 17
第3章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布局优化与空间管制进展概述 19
3.1 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布局优化 19
3.1.1 生态热点地区和保护优先性评价 19
3.1.2 自然保护地布局优化思路 21
3.2 自然保护地的分区分类 22
3.2.1 国外自然保护地分区分类系统 22
3.2.2 我国自然保护地分区分类系统 25
第4章 规划实践项目概况 29
4.1 江山市基本情况 29
4.1.1 行政区划 29
4.1.2 城市发展 31
4.2 江山市自然人文概况 32
4.2.1 自然地理 32
4.2.2 历史人文 33
4.3 江山市现有自然保护地现状情况 34
4.3.1 江山市现有自然保护地分布情况 34
4.3.2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40
4.3.3 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43
4.3.4 江山金钉子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46
4.3.5 浙江江山港省级湿地公园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50
4.3.6 仙霞国家森林公园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52
4.3.7 江山浮盖山省级地质公园分级分类设置情况 55
4.4 现状问题总结 58
第5章 自然保护地布局优化及边界划定 61
5.1 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原则与布局优化评估 61
5.1.1 相邻自然保护地整合原则 61
5.1.2 重叠区域的处理原则 61
5.1.3 空间布局优化评估原则 62
5.2 基于三线协调的自然保护地范围初步候选区域筛选 63
5.2.1 评价目的 63
5.2.2 评价对象 64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
5.2.4 指标标准化与权重配赋方法 67
5.2.5 评价模型 68
5.3 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的评定参考要素 71
5.3.1 影响边界划定的核心因素 71
5.3.2 边界优化参考要素选取 73
5.4 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技术流程 74
5.4.1 资源本底评估与初次聚合优化 74
5.4.2 自然保护地元素与资源基底聚类的相交 75
5.4.3 衔接协调既有建设管制条件 76
5.5 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制度保障 76
5.5.1 明确自然资源权属,实行统一分级管理 76
5.5.2 加强一张图信息化和立体化动态监测管理 77
5.5.3 健全自然保护地评估与调整优化体系 77
5.5.4 加强要素横向流动与跨行政区合作 77
5.5.5 推行自然保护地拓展加盟小区设置 77
第6章 基于现实基础的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与衔接 79
6.1 衔接国土空间三区三线 79
6.1.1 冲突图斑的三类用地适宜性分析 79
6.1.2 三类用地适宜区初划 81
6.2 江山市域风景综合价值评价 81
6.2.1 市域范围风景综合价值评价 81
6.2.2 现状自然保护地资源评价 93
6.3 自然保护地候选范围的初划 101
6.3.1 调查单元空间聚类与资源本底评估 101
6.3.2 潜在保护地图斑划定及候选范围C2确定 107
6.4 自然保护地范围边界的优化调整 108
6.4.1 现状自然保护地边界整合 108
6.4.2 自然保护地范围边界整合前后对比 125
第7章 自然保护地内部空间管制方法探索 137
7.1 自然保护地空间管制的分级分类体系 137
7.1.1 自然保护地分级管控 137
7.1.2 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 139
7.2 自然保护地空间管制的功能分区设想 140
7.2.1 自然保护地分区方案设想 140
7.2.2 既有自然保护地分区转换 142
7.2.3 自然保护地分区管控规则 155
7.3 自然保护地空间管制的协调性 157
7.3.1 分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57
7.3.2 对接调整空间规划 158
7.3.3 探索社区共管共建模式 158
7.4 自然保护地空间管制的央地协同模式探索 159
7.4.1 国际国家公园空间管制的经验启示 160
7.4.2 纵向分级确定央地政府事权边界 161
7.4.3 横向分类确定专业部门涉入深度 162
7.5 自然保护地空间管制的利益协调机制探索 164
7.5.1 自然保护地主要损益协调工具 164
7.5.2 四类损益协调机制适用情境分析 164
后记 168
参考文献 169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
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契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从而使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能够实现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展开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实践与学科研究的综合优势,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充分考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从全域层面进行自然保护地的系统研究,进而提出基于平衡理念与空间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重构方法,并以浙江省江山市的自然保护地为具体对象展开严谨的规划实践研究,为其描绘未来的发展蓝图。
作为浙江省自然保护地整合的试点之一,江山市目前共有六处自然保护地,在级别上包含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与四处省级自然保护地,在类别上则涵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多种类型。本书将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前提,以风景综合价值为重要依托,以数据分析为技术支撑,通过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整合与分级、分类管控,构建江山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着重解决现有自然保护地在范围重叠、管理重复、权属不明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一方面结合了理论模型与规划实践,提供了一条从国家自然保护地政策到技术体系的可行途径;另一方面致力于探索大地景观规划的一种实践研究范式,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书中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浙江省林业局、江山市林业局的各位专家以及业界同仁们的认可,其不仅可以作为江山市未来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献,亦提出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模式与方法,可为其他地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构建提供适当的参考与借鉴。
高黑
2019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