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该书十二篇文章,或聚焦文学创作,或以经典文学现象为主题,所欲表达的都是当代青年作家和青年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纯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及当代文学新方向的关切与关注,以纪实性口语化文字展现读书会的讨论实况与精华,晓畅简明,生动可读。
|
內容簡介: |
该书为南方青年批评家论争观点集,收录2017年以来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办的见言读书会针对当代中国文学、尤其是青年文学作品的探讨记录。
成立于2017年5月的见言读书会,是广东青年批评家、青年作家集中对话大平台。一年多来,读书会集中探讨了葛亮、张悦然、李宏伟、黎紫书、文珍、陈崇正、王威廉、孙频、陈再见、王哲珠、魏微、王十月等当代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李德南、胡传吉、郑焕钊、陈培浩等青年批评家的代表性批评论著,鲍勃迪伦的诗歌、萨博玛格达的《鹿》,以及广东青年批评家、青年作家围绕粤派文学新势力、新现象、新趋势的大型话题对谈。
这些讨论,话题包括华语作家的跨地域写作、80后作家的历史写作转向、纯文学写作中的科幻现实主义、南方小说的地域气息与寓言表达、现代主义的叙事语法、蓝色东欧的文学新质等。从历史记忆、科幻未来、地域气质、叙事语法等不同维度介入当代中国文学的讨论,华语作家、世界文学、南方写作相互参照,呈现了80后、90后为主体的南方文学批评现场,展露南方青年批评家的独特面貌。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郑焕钊,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网络文艺、海外汉学、梁启超启蒙文学思想等研究,有专著《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近50篇,独立主持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曾获中国文联首届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入选广东省新世纪之星。
唐诗人,1989年生,中山大学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博士后,青年评论家。现任职于暨南大学文艺理论教研室。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首届签约文艺评论家、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出版文学评论集《文学的内面》,曾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若干。现阶段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文艺理论研究。
|
目錄:
|
辑一 真青年
现代主义叙事语法王威廉《倒立生活》讨论/3
南方寓言与科技现实陈崇正《折叠术》讨论/22
在别处的都市爱情文珍《柒》讨论/43
小说家的温暖与慈悲郭爽《正午时踏进光焰》讨论/60
风格化写作的是与非葛亮《北鸢》讨论/76
科幻文学的中国书写李宏伟《国王与抒情诗》讨论/91
以心证史《魏微十三篇》讨论/104
辑二大视野
《鹿》:地狱一般的嫉妒之火/135
鲍勃迪伦的歌给诗带来了什么?/150
文学批评的哲学向度李德南《我与世界的现象学》讨论/172
互文批评的精神谱系陈培浩《互文与魔镜》讨论/188
诗教传统与文学启蒙郑焕钊《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讨论/202
跋/247
|
內容試閱:
|
本书稿为南方青年批评家文学论争的观点集,收录2017 年以来,由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与见言读书会联合主办的,针对当代中国文学,尤其是青年文学作品探讨的现场发言。
成立于2017 年5 月的见言读书会,已经成为广东青年批评家、青年作家集中对话的一大平台。一年多来,读书会秉持己见真言的独立批评精神,集中探讨了葛亮、张悦然、李宏伟、黎紫书、文珍、陈崇正、王威廉、孙频、陈再见、王哲珠、魏微、王十月等当代青年作家作品;同时,也探讨了李德南、胡传吉、郑焕钊、陈培浩等青年批评家的批评论著,还探讨了两期外国作家作品,一是鲍勃迪伦的诗歌,二是匈牙利国宝级作家萨博玛格达的作品《鹿》;此外还有一期广东青年批评家、青年作家围绕粤派文学新势力、新现象、新趋势的大型话题对谈。这些讨论对象,既有当年有影响的华语青年小说家的代表性作品,也有广东青年小说家的最新小说,还有广东青年批评家的批评论著。这18 期,参与读书会的批评家、作家,各自从自己的身份角度对作品展开评论分析,有争论,有共鸣,讨论论题丰富,极富文学的时代特征和批评勇气,话题包括华语作家的跨地域写作、80 后作家的历史写作转向、纯文学写作中的科幻现实主义、南方小说的地域气息与寓言表达、现代主义的叙事语法、蓝色东欧的文学新质等等。从历史记忆、科幻未来、地域气质、叙事语法等不同维度介入当代中国文学的讨论,华语作家、世界文学、南方写作相互参照,呈现了以80
后、90 后为主体的南方文学批评现场,展露了南方青年批评家的独特面貌。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从18 期的讨论中选择了12 期收入本文集。这12 期的讨论稿,均是每次读书会讨论之后,由专人编辑整理完成的,并经参与讨论的批评家和作家校对修订而成。修订好的讨论稿,基本在谢有顺老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谢有顺说小说公开传播,收获了很好的阅读量。同时,也有部分讨论稿刊发在了文学刊物上,比如《现代主义叙事语法王威廉〈倒立生活〉讨论》发表在《华夏》,《以心证史〈魏微十三篇〉讨论》部分内容发表在《文艺报》, 《文学批评的哲学向度李德南〈我与世界的现象学〉讨论》全文发表于《中国作家研究》,另《诗教传统与文学启蒙郑焕钊〈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讨论》也将发表在《粤海风》杂志。这些传播和发表情况,也能见出稿件的质量。
我们以为,这个观点集所收录的对话内容,可以看到南方青年批评家、青年作家的学术涵养和批评见地。角度丰富的批评探讨,可以是透视当代文学文化问题的一块魔镜,既揭示出所探讨的作品的丰富性,也折射了南方青年批评家美学趣味和批评方法的多样性。
参与这些讨论的成员比较多,除开广州青年作家王威廉、陈崇正、冯娜、林培源之外,主要有以下青年批评家,其中大多都是80 后、90 后的批评家:李德南(批评家、文学博士、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陈培浩(批评家、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郑焕钊(批评家、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唐诗人(批评家、暨南大学博士后)、郑润良(批评家、厦门大学博士后,现居广州)、苏沙丽(批评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张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后)、邱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彭贵昌(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管季(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高旭(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李石(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卢顽梅(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余阳(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刘汉波(暨南大学文学博士)、褚旭(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郑上保(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唐明映(青年诗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陈润庭(青年作家、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林丽媛(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姚怡然(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梁宝星(青年作家)、叶由疆(青年诗人)、范俊呈(青年诗人)、蔡其新(青年诗人)、巫宏振(青年作家)等。
以读书会集结文学力量,为当代文学见言,更在功利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葆有一份同仁文学生活的空间,这正是我们见言读书会的追求。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老师蒋述卓教授和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的鼎力扶持。正是这份扶持,让读书会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使本书的出版获得了经费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