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学校应该成为具有自身身份的组织,而不是彼此毫无差别的行政实体。
学校置身于大大小小的教育市场和竞争场域之中,它不得不承受着追求教学效益的压力以及如何让自己独树一帜的压力。不过,面对这样的两难,如何看待学校声望(或面子工程)和其所传授的教育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否运用各种沟通策略来打造学校形象的游戏更为重要?两位作者在书中也提请我们关注现实中存在的这类现象。
作者们提出的学校身份这个概念相当明晰地把学校内在运转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引导我们关注两者之间的互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引发我们思考。
|
內容簡介: |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的消费者们都认为,不是所有学校都是等价的,关于有效学校的各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政府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这些新的教育政策希望以学校为抓手来提高教育体制的质量,因此,这三十多年来,学校在教育政策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教育政策变革对学校的实际运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地方基层教育小组如何经历及参与这些变革呢?《学校身份》一书并不是通过某个具体的专题调查来理解这些问题,而是通过文献综述进行理论性思考,从中寻找理解学校这一集体性实体的概念工具。两位作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学校应该成为具有自身身份的组织,而不是彼此毫无差别的行政实体,因此,他们沿着组织身份概念这条红线,探究了学校文化、学校形象、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和学校中的权力关系等等。
|
關於作者: |
于戈德拉朗(Hugues Draelants)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社会化、教育和培训跨学科研究小组(GIRSEF)成员。自2000年代初开始,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教育政策导向及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上的实施,他也研究学业不平等制造中介入的各种机制和过程。
易克萨维耶杜麦(Xavier Dumay)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的教育学教授,社会化、教育和培训跨学科研究小组(GIRSEF)成员。他注重从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和劳动社会学视角来研究学校教育的整体化问题(包括教育政策、学校组织和教师职业等)和现代学校体制的发展问题。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组织身份与学校
组织身份概念的起源和定义
组织身份之研究文献中(呈现)的当前讨论
走向一种组织身份的制度观
与组织形象和文化相关联的组织身份
学校,非典型性组织
利于学校身份发展的条件
与社会政治背景有关的条件
制度条件
组织条件
小结
第2章 学校文化
文化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文化概念与学校
学校文化,变革之源?
文化,抵抗外来改革的因素?
新的学校教育政策和(学校)文化动力的变革
小结
第3章 学校形象
形象、声誉、名望
掌控自我形象,一个关于权力的问题
从产品形象到品牌形象
学校,从制度单位到组织
提交报告还是童话故事?
样板学校: 当特例成为规范
找不到的普通学校
从象征性适应到工具性适应
地位和质量,松散的配对
排行榜: 对精英学校身份的威胁?
学校政策中形象载体的选择和分量: 路径依赖
小结
第4章 组织身份认同
组织身份认同,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组织身份认同的(组织性)功能
组织身份认同,一种社会学视角
被赋予的身份被接受的身份
学校地位对组织身份认同的影响
一所和其他学校一样的学校
自觉接受一种精英身份?
身份认同: 舞台实践与后台实践
角色和身份
后官僚主义背景中的组织身份认同
学校领导对自己学校的身份认同
组织身份认同,一种背景化的职业身份?
竞争和组织身份认同
组织身份认同对学生选择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学业雄心养成中的作用
身份认同和吸引效应
小结
第5章 组织身份与权力
被夹在两种权力形式之间的组织身份
制度控制
强力匹配和主体化
学校身份与抵抗
制度控制与学校内工作的组织
制度企业化: 权力与组织身份的本地协商
组织作为权力目标和来源
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认为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身份这样的观点由来已久,并不新鲜。教育史学家们指出,关于学校的个性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作为公开的话题了,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常常是为了哀叹学校没有自己的个性,并从中看到了可能激发危机状态产生的一个原因,而这种危机状态可能会把教育拖入其中。如果说人们很早就担心学校缺少统一性,担心它们没有一种集体人格,或者担心初中和高中的校长们没有能力建立一种不怒自威的权威,这很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已经承认学校在学习质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ampre & Savoie, 2001,9)
对学校个性、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学校自主性、学校创新能力和学校教师与行政人员在教育共同体内部及当地社会中的投入程度等问题的关注Savoie, 2001,19一度被战后几十年里学校教育迫不及待的扩张所遮盖(引文同上)。三十余年来,这一问题再次成为学校教育行动者们、家长和行政机构以及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化的学校教育监管方式确实明显强化了学校作为教育政策导向和实践场所的地位,并加强了教师们之间的工作协调。这些变化来自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发展,它们表现出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通过教育目标被称为标准,甚至教师实践本身或学校运转的标准化来强化(学校教育管理的)科层化过程;第二种倾向是激活地方性教师集体,以把关于如何达成中央机构确定的目标所需要进行的思考和决定交付给地方工作团队。学校因此倾向于成为学校体制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 教师小组被要求制定计划,并对学校的人员和物质资源安排提出意见,以更好地回应学生和家长向他们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这也是为了达成政府给他们设定的目标。
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重新建构参与学校体制监管的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中,我们把学校视为组织,对其提出质疑。
这本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尤其以国家作为评价者和学校市场面貌呈现的新的学校政策(Mons, 2007)在如何改变着学校。
为了分析政策变革和组织变革交替渗入学校领域的过程,我们提出了一种学校社会学,这种学校社会学是围绕组织身份的概念建立的。关于组织身份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二十余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组织理论内部找到了它的一席之地。我们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并不局限于某个概念、甚至某种理论的制定,而在于提出包含多种思想、分析方式和看法的一套东西,以更好地认识环境对组织的社会建构不断加大的影响。
根据组织的活动领域和任务的不同,这些影响显然有所不同。在学校教育的世界里,学校和其环境之间这种互动影响的强化尤其通过在学校里引入商业原则和管理性监管方式反映出来,这些商业原则和管理性监管方式的引入打开了学校的封闭状态。在很多教育体制中,学校现在要向政府或者各种中间机构汇报自己的活动或成绩,同时也要更多地重视家长的期待和要求,这些家长拥有把学校教育小组置于重压之下的能力,这种压力的施加与家长拥有某种为子女择校的自由不无关系。外部环境对学校影响的不断增强也许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监管的特点表现为证书膨胀、与企业合作增多以及私人投资部分加大,或者通过发布众所周知的大学国际排名而建构的欧洲和世界高校空间(Musselin, 2008)也算得上其中的一个表现。
此外,学校组织和外界环境之间互动交流的改变和强化是在一个具体的背景中发生的,在这一背景中,现代社会特有的社会化机构衰落了(Dubet, 2002),赋予学校的任务被重新定义并更为复杂。原本只是承担着个体之解放和社会化任务的学校制度单位就这样被新的行动参照系抛入竞争的旋涡里,这些新的行动参照系尤其关注的是学校的生产力Maroy, 2009及其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适应力。而且,曾经一度保证人们就学校教育达成共识的普世且合理的价值被置于争论的浪尖,其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被抛给了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而如何在公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妥协这一任务则被交给了学校(Derouet & Dutercq, 1997)。因此,学校和地方教育机构必须重铸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以寻获自身工作的意义所在,而且要针对这些新的工作协调形式寻找适应和自我调整的方法(Dupriez, 2003)。
三十余年来,学校组织的动荡及其与新的学校政策维系着怎样的关系,成为一些经验性调查和理论研究关注的对象。法语区关于学校的社会学研究特别努力地去理解学校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
有证据表明,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高等教育机构,都存在校际差别,想弄明白校际差别在何种程度上不单单局限于学校在能力传递和提高学生成绩上表现出的效益差别(Dubet等,1989),也不单单局限于其学生构成在社会出身上的差异。一些质性研究或民族方法论研究把学校描述为能够生成某些特质的地方性集体,这些特质是它们独有的,反映出它们与周围环境的不同关系、其行动者持有的关于教育功能的观念、其所招收的学生群的类别特点等(Cousin, 1993; Derouet, 1994; van Zanten, 2001)。所有人都在紧盯着的这一现实多少得到了明确的经验证实,为此,研究者们运用了各种词汇来予以阐述,他们提出了诸如学校发展了身份(Paty, 1981; Charlier, 1987)、形象(Baillon, 1982; Cousin, 1998),文化、风气(ethos)或共同世界Grant, 1988; Dutercq, 1992又或者气氛(在更偏向量性的研究中)(Grisay, 1989)等说法。这些词汇的使用一般仍然是隐喻性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法语区的研究者们关于学校的探究从来没有努力去对这些概念加以理论化或把它们联系起来。
在本书中,我们使用组织身份的概念,目的在于对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的研究做一个文献考查。我们认为这个概念所具有的启发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关注多种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围绕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理解学校组织所经历的动荡以及这些动荡与新的学校政策和政策赖以立足的认知动力之间所维系的联系。
我们认为,组织身份这一概念具有的启发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我们这里先对此做个简单的解释,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再回过头来做详细阐述。首先,它让我们把学校组织视为社会建构的结果,它基本上是由其制度环境和内部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的。身份概念,尤其从其制度意义上来说,其焦点当然是放在组织如何嵌入其所处环境的问题上,但是它也关注行动者和学校本地的互动,特别是话语性互动,把它们作为学校组织之社会建构的要素。因此,组织身份概念帮助我们理解组织如何因为制度限制与制度游戏而变成如今的样子,同时也帮助我们理解组织如何反映出某些具体的且截然不同的情景化互动过程。而且,组织身份概念正是在这一点上把组织分析的两个关键概念联结在了一起,即文化与形象,这两个概念以往常常被认为是组织之社会建构动力的不同侧面。
形象概念基本上反映了组织之社会建构的外立面,它的追求在于探究组织如何才能努力让自己被周围环境认识,如何才能控制针对它的社会上的飞短流长。因此,与组织形象有关的研究很少关注外界为学校披挂的形象这里的原文为les identits attribues aux tablissements
,直译为(外界)赋予学校的身份。笔者通过邮件征询了原作者德拉朗的意见,他明确这里更多牵涉到学校的声誉,即周围环境、外界人士等看待学校的方式和对学校的看法,故而这里按照这个意思选择了外界为学校披挂的形象这样的译法。译者注在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怎样的过程来影响学校组织的内部实践,而把对学校组织背景中左右其成员日常工作的那些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等问题的探究留给了那些从事文化研究的研究者们,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运作和互动,建构了学校的身份。因此,身份概念有助于让学校作为社会建构的更完整过程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对话,并打开新的问题探究视角,比如分析制度环境对组织的文化实践的影响,或者研究组织内部权力关系,这些内部权力关系影响着组织对自己形象的打造。
其次,组织身份概念具有的启发性特征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常常分开考虑的一些分析层次联结起来。某个组织的成员对它的依恋和身份认同方式与它向外界环境传递的形象和声望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组织中的社会互动形式是否受到其所处制度环境中主导监管形式的影响呢?外界关于组织的形象认知是否影响到组织内真实的工作安排、分化和协调呢?在某个既定的制度场域中向所有相关组织施加的制度压力是否会引发具体某个组织内部权力游戏的重组呢?这些都是围绕组织身份概念,同时混合了以个体、组织和制度场域为中心的分析视角所展开的研究会提出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