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书小,信息多。全书约130篇的小文中,通过张岱对自身的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这类奢华而不失优雅的经历,详细描写了明代浙东地区的生活,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多角度地折射了明代的社会风貌,是一幅明代社会的时代画卷。张岱在《史阙》一书中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因南渡后想见汴京旧事,故摹写不遗余力。若在汴京,未必作此。乃知繁华富贵,过去便堪入画,当年正不足观。《陶庵梦忆》实则是一幅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2.张岱出生在一个显赫、富贵的仕宦之家,从高祖到祖父,都是举业出身。父祖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为其营造了一个十分优越的生活环境,由此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碎片式地勾勒出了自己的家族史。高祖太仆公张天复,祖父文恭公张汝霖,父亲张耀芳,叔叔张联芳、张炳芳、张烨芳、张煜芳,弟弟平子、堂弟燕客影影绰绰地闪现,家族的起起伏伏,这条脉络寄予了作者由盛转衰的深沉感慨。
3.《陶庵梦忆》显示了张岱独特的朋友圈。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整本书里的人物,围绕着张岱的,有画家陈洪绶、学者祁彪佳,有梨园名伶王月生、
|
內容簡介: |
汉学家史景迁说: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终。他反复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遗忘的嘈嘈低语,也咆哮起来
嘈嘈低语,是张岱娓娓展开的叙事方式;咆哮,是文字背后痛定思痛后的心情。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作者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一句苍凉的低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但是八卷本的《陶庵梦忆》作者写到的则都是自己往昔快乐的经历,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往事并不如烟,张岱在娓娓的叙述中,寄托了自己的家园之悲,故国之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