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食用野生植物能让你感受到祖先的生活,能让你更细腻地体会四季变化,能让你对大自然创造食物的过程有更完整的理解。
在这个层面上,吃野菜摆脱了口腹之欲,而拥有了一种自带仪式感的魅力。
|
內容簡介: |
野菜在农业生产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之前,一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后来成为饥馑年代的备援物资,当下又成为有闲人猎奇尝鲜的目标对象。
写野菜,笔头终须落在吃,毕竟少有人对着菜地借物抒情,然而作者迷野菜写野菜,基本动机却如英国作家理查德梅比所说:食用野生植物能让你感受到祖先的生活,能让你更细腻地体会四季变化,能让你对大自然创造食物的过程有更完整的理解。在这个层面上,吃野菜摆脱了口腹之欲,而拥有了一种自带仪式感的魅力。
书稿分为八辑,从东北故乡的野菜谈起,循着作者的足迹走南闯北,各地野菜也一一现身。食物之味与个人往事交织,而非以野菜的传说轶事为主体。作者的诚意在于亲历体验,如在深圳惊讶地发现枸杞叶竟然也能当菜吃,又不固守当地成规做枸杞鸡蛋汤,而开动脑筋独辟蹊径做了一餐清蒸枸杞叶,其认真令人莞尔。
书稿语言诙谐晓畅,不刻意掉书袋,但文中穿插援引的著作,如克里斯比尔德肖《100种影响世界的植物》、丹尼尔查莫维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理查德梅比《杂草的故事》等,都有若干有意思的文段。
|
關於作者: |
王元涛
资深媒体人,著有《我的朋友孔丘》《汉城汉城》等,现为心理咨询推广人,居深圳。
|
目錄:
|
第一辑故乡滋味
风中的苣荬菜 3
水芹菜的秘密 6
蕨菜为我立大功 9
不要用婆婆丁炒肉 12
黄花菜都凉了 15
刺嫩芽无法理解 18
不要用尿浇灌车前草 21
与猫握手 24
少女初妆 27
大老爷们儿的扮相 30
关于芨芨菜的官司 33
野菜之王 36
第二辑在水一方
唐明皇戏说鸡头米 43
诗意水蓼 46
慈姑只生十二个孩子吗 49
莲藕有孔 52
未名湖有荇菜 55
菱角鲜 58
蒲棒咬一咬 61
湘莲与雪芹 64
荸荠到底有多嫩 67
论西洋菜 70
第三辑南方口感
藜蒿果然主治邪气 75
吃贵州的豆腐 78
大地的皮肤 81
当马兰头遭遇东北佬 84
杜甫为何对特供不满 87
想看竹笋从大地上冒尖 90
把枸杞吃成野菜 93
假如一块肉入口清凉 96
五葵 99
款冬侦查记 102
第四辑北地识香
大斋堂的素菜真咸 107
香椿有灵且美 110
沙葱是不是葱 113
在北京发现地环 116
故乡沦陷吃猴腿 119
溜肥肠与广东菜 122
牟家沟牛毛广 125
吃荨麻下巴疼 128
兄弟刺儿菜 131
一根生两物 134
第五辑韩国料理
蒿子三种 161
韩国人吃西葫芦秧 164
橡子不是榛子 167
关于山葵的闲话 170
吃国花 173
四叶菜与倒垃圾 176
韩版马蛇菜 179
青梅竹马偷苏子 182
陪韩国农民吃冰菜 185
第六辑宝岛尝鲜
淡水河边遇罗勒 191
在九份吃山苏 196
不要劝我不要去士林夜市 201
在宜兰尝水莲 205
在左营品香茅 209
垦丁的情人眼泪 212
在花莲烫小火锅 216
在农禅寺进斋饭 220
梅门素食不许打蚊子 225
牛蒡让我第二好奇 229
第七辑半野半菜
燕窝闹笑话 235
今天我不关心野百合 238
雏菊的维多利亚时代 241
虫草汤的安慰 244
法律禁止你成为菜 248
狗尾草迎风苍茫 251
龙须菜三种 254
怪名三种 257
第八辑天降零食
谁能看见黑色的星星 263
菇娘心理学 266
我说的不是你想的麻果 269
望酸止渴 272
扛板归 275
百分之五不足 278
我是高粱杀手 281
最香 284
那年夏天的一树榆钱 287
槟榔美女谁先尝 290
|
內容試閱:
|
总 序
林贤治
一天,到张懿的办公室小坐,见醒目地添了几盆花草,摆放很讲究。座椅后壁,挂了两幅手绘的水彩画,画的仍是花草。深秋的午后,一室之中,遂有了氤氲的春意。因谈花草,转而谈及关于花草的书。她说,坊间的这类书很零散,何不系统地做一套丛书?我表示赞成,她便顺势让我着手做组织的工作。
有关花草树木的书,我多有购置。除了科普,随笔类也留意挑选一些识见文笔俱佳者,其中,沈胜衣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东莞人,想不到还是一位地方的农业官员,通过电话联络,隔了几天,他径自开车到出版社来了。人很热情,没有可恶的官场习气,倒有几分儒雅。在赠我的书中,有一套他任职之余编辑的丛刊,名《耕读》,印制精美,可见心魂所系。
沈胜衣当日答允为丛书撰稿,归去之后,一并推荐了几位作者。我再邀来朋友桑农和半夏,在花草无言的感召下,很快凑足了这样一套丛书。
桑农编选的两种:《不屈的黑麦穗》和《葵和向日葵》,是丛书中的选本;一国外,一国内,都是名家。桑农长期写作书话,是编书的好手。他选的两种书,从植物入,从文学出,是真正的美文。《草莓》的入选尤使我感到欣喜,如遇故人,几十年前读到,至今手上依然留有整篇文字的芳馥,那十八岁的馨香。
沈胜衣喜读书,也喜抄录,加之注意语言的韵味,所以,笔下的《草木光阴》显得丰茂而雅致。作者置身在草木中,却无时不敏感于生命的流转,时有顾惜之意。忆往,伤逝,作品内含了悲剧中的某种美学意味,所以特别耐看。半夏是杂文家,《我爱本草》取材皆为中药,配以杂文,实在很相宜。鲁迅之所谓杂文,原也同小说一样,目的在于疗救,种类颇杂,并非全是匕首投枪式。信笔由之,何妨谈笑,不是肉麻当有趣便好。半夏此书,写法上,却近似周作人的一些名物小品,平和,闲适,而别有风趣。许宏泉的《草木皆宾》,取画家的视角,多有画事的掌故琐闻。至于王元涛的《野菜清香》,特色自是写野。一般文士喜掉书袋,后者亦不乏此中杂俎,但未忘现实人生,夹带了不少历史、社会人文的元素,多出一种经验主义的东西。
钱红丽的《植物记》,将日常所见的花草,匀以生活的泥土,勃勃然遂有了一份鲜活、亲和的气息。戴蓉的《草木本心》,比较起来,偏于娴静,有更多的书卷气。这是两种不同的诗意,或许是沈胜衣序中说的植物型人格所致吧?论人性,大约男性近于动物,女性近于植物,难怪她们写起花草来,都能深入其本心。这两部小品,不妨当作女性作者的自我抒情诗来读。
编辑中,时时想起故乡的花草。它们散漫于山间田野,兀自开落,农人实在少有余暇观赏,倒是有一些药草,正如荒年供人果腹的野菜一样,不时遭到采掘。以微贱之躯,为救治世间穷人,或剁碎为泥,或投身瓦器,我以为精神是高贵的。但是,从野草们的立场看,未必见得如此。人类与草木之间,始终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想起来,不觉多少有点寂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