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編輯推薦: |
21岁提出形散神不散,五个字影响中国文坛几十年;国内理论批评一流,文学评论集南北风范于一身;被一碗羊肉泡馍留下,江南才子肖云儒客居陕西半个多世纪。60多位文化大家在《画说云公》一书中的精彩论评和160余幅精彩图片,完整呈现了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的向西人生。这是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的人生故事,也是中国西部文学、文化评论发展史的跨时空再现。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冯其庸、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化名人论评肖云儒先生及其作品的文章70篇,完整呈现了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文学评论的创作中,在中国西部文学、西部文化研究里的忧患、感伤、苦乐、奋争和憧憬,为读者了解肖云儒先生和60余年中国文化评论发展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全书还精选了肖云儒先生求学求知和在各个时期工作与生活的照片,清晰地串联了肖云儒先生80年的人生历程。
|
關於作者: |
李秀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人文学院工会主席。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编著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问题比较研究》《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精义》《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奖、科研成果奖。
|
目錄:
|
守我寒窗一橱书
人民大学校友口述实录 自述 肖云儒 采写 李宣谊 1
序《雩山》书系 雷 达 25
人生深处的留影
序《独步岚楼》冯其庸 30
说给云儒三句话 陈忠实 32
长安城肖先生
《对视》书系序 贾平凹 35
贾平凹复肖云儒信摘句 贾平凹 37
开发西部人的精神世界 钟惦棐 38
形散神不散与散文的发展 马平川 40
读肖云儒君文艺评论 叶四维 45
好大一棵树 高建群 47
睿智而潇洒的生命写意
略说肖云儒的散文随笔创作 古 耜 49
守望西部:肖云儒理论学说的构建 马平川 55
智者无疆
评肖云儒老师《不散居文存》刘 宁 70
为开拓者立传
长篇纪实报告《黑色浮沉》序 胡 采 83
关于《榆林纪事》这本书
代序 胡 采 87
视野和学风
读《中国西部文学论》王 愚 90
多维文化学的理论建构
肖云儒的《中国西部文学论》王仲生 93
西部文学理论研究的第一部书 阎建滨 101
在多维文化的空间建筑自己的批评大厦
评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郭文珍 103
开放的思维 深刻的探求 刘 枫 114
西部文学研究的开门钥匙 李沙铃 117
研究西部文学的第一部专著
推荐《中国西部文学论》刘 路 121
思维辐射 激情催动
肖云儒《八十年代文艺论》古 耜 123
新时代的《黄河颂》
评电视文化片《黄河不息》王仲生 128
民族精神的赞歌
评电视文化片《黄河不息》周大鹏 130论肖云儒的书法 133
肖云儒书法:我们追寻的梦境 [意大利]阿尔纳多克拉桑提 137
肖云儒:一位老人与千年古丝路的当代情缘张哲浩 唐芊尔 139
一条不断伸延的曲线
肖云儒人生掠影 古文洪 147
肖云儒:向西的人生 龚仕建 孙睿楠 159
江南云儒西部歌 王晓阳 166
我们充满信心地期待着
西部文化研究的当代状态 席 文 177
肖云儒:西北文学给我补钙颜 亮 曾 晶 179
五十年人生足迹叠加五千年古都印迹
著名学者肖云儒:爱一座城不需要理由 张 静 183
因书自豪,嗜书如命 成东丽 187
生命在磨刀石上迸出火花
对话肖云儒 黎 峰 191
驰骋文坛一书生
记肖云儒和他的《中国西部文学论》王盛华 223
魂系西部
记肖云儒和他的《中国西部文学论》秋 乡 232
燃烧的火炬
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扫描 吴树民 239
话说肖云儒 吕海涛 247
肖云儒:文人都不聪明 素 人 252
近访杞人
肖云儒印象记 凌 军 谭 慧 265
肖云儒的那根香肠 秦 俑 268
一个喧闹而无声的文化时代
肖云儒访谈 270
不知疲倦的灵魂,火焰一般起舞
访文化学者、书法家肖云儒 雁 翎 279
绿色道德就是对天地的良心
访中国绅士肖云儒先生 尹孟雪 284
撩开人生帷幕
肖云儒的书法情结 李 凯 288
台湾归来访恩师 林 娇 291
名士肖云儒 史飞翔 294
肖云儒素描 高海松 297
肖云儒访谈录 张世民 何 平 301
形散神不散
访谈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 李玉和 313
智者肖云儒 叶二凹 姬可周 李艳婷 317
肖云儒和他的文艺评论 李健彪 327
心仪这方安宁康泰的绿地 屈善施 梁真鹏 331
肖云儒和汉中 徐永锡 338
随大儒而后行 陈泽顺 341
肖云儒的夜 俞敏杰 347
感怀史诗《大明宫》师安鹏 350
记书法名家著名学者肖云儒先生 赵 刚 354
观肖云儒写字 王 蓬 357
文人情趣的书法文本 樊 奎 360
肖云儒先生从文五十周年暨七十华诞贺词 晏 朝 362
在肖云儒先生七十寿辰上的贺词 刘 斌 364
赠云公诗词
贺肖云儒老师七十华诞、从文五十年 365
贺云儒先生七十五寿诞 桂维民 368
贺肖云儒先生地球之虹雅集 徐熙彦 撰 马西平 书 369
寻找父亲 李秀芳 370
|
內容試閱:
|
序《雩山》书系
雷 达
云儒是我在评论界非常敬重的同行。我欣赏他以南人的温雅俊秀却能多少年来一直持守在西部,并在西部成就了一番事业;我欣赏他一碰触文化和文学问题就来感觉,那与众不同的尖锐眼光和宽广不羁的思路;我欣赏他超强的捕捉能力和归纳能力;还欣赏他的长于辞令,机敏权变,风流倜傥。前年观看公祭轩辕黄帝大会的电视实况转播,云儒以文化学者身份担任了主持人角色,面对浩大场面,他不惧不亢,神态自如,言谈时有警句闪烁,令人目醒神清。显然,他是有备而来,他对中华文化的精神母题是做过一番深入钻研的。这是我们一般弄文学的朋友所不可及的。
我一直感到,肖云儒不仅属于陕西,而是属于全国的。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大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是新时期以来给文坛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批评家之一。现今更年轻的一代才俊,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上一辈人在三十年前,即新时期之初,所做的破冰解冻、弃旧图新、开拓新境的努力;那种告别旧我、迎接新潮的勇气和坚定、痛苦和奋发,多么值得历史铭记。云儒虽有学者的儒雅,却不属于学院派,他是始终置身于文艺发展潮流之中的、与时同行的、第一线的批评家。但他又不同于一般批评家,他是学新闻的,资深报人出身,曾经栖于新闻与文艺之间,他是由新闻记者的敏锐性作为先导的批评家。但不可否认,其心性又是学者型的。越到后来,特别是担任陕西文联副主席以来,由于工作需要,他的知识结构偏向于整体性的时代审美意识变化的研究,他对国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书法、对陕西地域文化,都有了更多的投入和研习。于是,这些年来,他的角色和我们不一样了,他一步步地蜕变和转型,由文学而文艺,由文艺而文化,直到大文化,逐渐走向开阔,走向大气。
我与云儒,是由远观而渐渐熟起来的。我本与陕西文学界的朋友极熟,也早知云儒其人,但我和他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互不了解和往来。究竟为什么,却不可解,是否与他是南方人有关?他是首先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从20世纪 80年代到 90年代,我看着他和李星、王愚等友人搞笔耕社,搞文学聚会,提各种主张,看他们的文章一篇篇地涌出,不能不佩服。他在近三十年文学发展的每个时刻几乎都有言论,他的话总能给人启发。我欣赏他,却远观他,同样,他知道我,也远观我。直到 2005年,我们共同担任文化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评委,共同渡过了两个月白天在机场,晚上在剧场的特殊生活,才真正地熟悉了,相知了,陌生打破了,成了要好的朋友。我不断发现他的其他特长,比如,策划能力惊人。后来得到印证,原来他的诸多头衔里,早有一个陕西策划协会会长。
人们常说,创作需要才能,写诗写小说需要天赋,乃至天才,好像搞评论的什么都不需要。事实上,批评同样需要天赋,有才情的评论与无才情的评论,虽同为铅字,虽面目大致相似,内质却差之千里。杜勃罗留波夫活了25岁,别林斯基活了 41岁,他们并不一定是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但他们却是影响了历史的人文精神进程的天才批评家。我觉得天赋在肖云儒的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也许在他的基因里,有一种擅长批评性思维的因子。说他早慧,天资聪颖,都太泛泛,并不准确。他的特点是,似比别人能更早地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动向,能更敏锐地感应时代与文艺互动的隐秘关联,能提出稍后将会发生的问题。听说,他早在江西读高中时,同学们就发现了他的特点。一位他当时的同学、后来成为台湾著名学者的叶四维,赠其言,曰:有见解、有感受、有文采。见解在质朴中见力度,感受于真切中藏灵性。他在人民大学读新闻系时,自发地写过一篇评华君武政治讽刺漫画的文章。人家以为一定是老师写的,不料却是个学生。此文后来发表于《美术》杂志的头条,颇得主编王朝闻的赏识。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形散神不散的提出。那年肖云儒不过 20岁,斗胆投稿给《人民日报》副刊《笔谈散文》专栏,他接过老作家师陀说散文忌散的话头,以《形散神不散》为题写了篇仅500字的小文。不承想这竟成了对中国散文经验的一个著名概括,一个散文理论的关节点,文革前后引起过热烈争论。肖云儒说他当时不过想发一点小感想,绝无给散文提要求、定规矩之意,其后的反响是他始料不及、担待不起的。我却认为,别看只是寥寥数字,于简单中却可见其悟性,是他长期思索的一个火花式的爆发。
贾平凹在给肖云儒的书序中说,肖云儒的特点是:当文坛时尚之风阵阵刮过之后,他开始水落石出,价值和实力渐渐被国内文坛认知和钦佩。还说,西安的地域成于他也碍于他,他真的是有些委屈了。此话多被人引用,我却觉得也许只是说了一方面的事实。肖云儒在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他的表现恰恰是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最早或较早地发声。比如,1983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文艺创作反映当代生活中的封建主义潜流问题》,就是他有感于伤痕文学陷于浅表层,不能深掘到农耕文明、小生产意识、皇权政治遗留的原因。再如《艺术家的主体、生活客体和审美反映》《被拷问的人文精神》等等,都是在反思文学初起,或主体性争论初起,或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热潮中发出的,具有实践品格、现实品格,并非后发制人,倒是站在前沿,直接在文学潮流中汲取鲜活之水。其实文学史上不乏僻处闭塞之地,却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的例子。我们很难说,僻处西部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在创作意识上就一定是落后的。还有一例:由林兆华执导、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白鹿原》曾经一票难求,轰动一时。此剧究竟怎么样?除了一片浮泛的叫好声,我没看到多少真见解的评论,而肖云儒的不足 2000字的《话剧〈白鹿原〉的得与失》却见解灼灼。我至今保留着这份剪报。文章指出了三点遗憾:一是没有找到可以深度解读原著的简约而有象征意味的戏剧结构;二是缺乏内部世界的打开和戏剧冲突的强化,虽不断有掌声,但那多是老腔和表演引发,从戏剧冲突与感情深处爆发的掌声其实不多;三是表演过于昂扬、激愤,忘了必要的节制和深度。这些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我在想,有的学人也许可以弄出一部部砖头样厚的专著,却不一定能以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审美判断力写出一篇让人击节叹赏的短评。
肖云儒的另一个几乎不为人注意的特色是,他具有很强的理论想象力和滚雪球般的思维发散力。他第一次进新疆参加西部文艺研讨会时,从飞机上俯瞰博格达雪峰,产生了某种关于西部的强烈感应。他原本没有发言稿,憋了几天忽然思如泉涌,拉出了一个大纲。这就是后来的专著《中国西部文学论》的雏形。这本专著的封面上写着多维文化中的西部美,他认为西部生活精神是一种具有主导倾向的多元动态结构,而多元结构又是由三个精神对子组成的两极震荡。他从历史感和当代性、忧患意识和达观精神、封闭守成和开放开拓这样的几组两极震荡展开论述,并最终提炼出如下关于西部文学总体美学风貌的观点:一个以阳刚为核心的,多种审美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内部构成是多元动态结构。 显然,这里带有当年新观念热、新方法论时期的某些印痕,也带有想象的成分,作者调动了当时所有可以调用的理论资源和概念工具,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精力,我表示钦佩。但这个时期他留给我较深印象的主要还不是这种专著,而是他以感悟式的审美方式写的散在文论,它们多从价值、意义、趋向等几个层面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肖云儒近三十年的文论,突出感到,他思路活跃,涉猎面很广,举凡文学、哲学、戏剧、书法、散文创作,社会评论、民俗研究,直至文化人类学,都有论列,但以文学为中心。他的著述可以分前后两个时段,前一段以文学的宏观综论和作家作品论为主;后一时段,以宽泛的文化研究为主。他自己总结说,他的文艺评论的主要方位是社会的、历史的、美学的坐标,他是大体沿着反映论文化论和历史美学的路子走下来的。我以为这个定位是实事求是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评论者,他始终不放弃建构体系的梦想和搞大部头专著的雄心。他对自己长期陷于三评一论,即书评、影评、剧评和文艺短论的写作很不满足,极力要突破,于是有了他的《中国西部文学论》和由他主编的中国西部文学论丛等等。由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哲学基础的稳固性,也由于大半生处于政治运动之中,肖云儒和我们这一代人的这种力图建构体系的努力,付出了超常的劳动,不免带上了悲壮的色彩。
云儒不但是理论家,而且是散文家,有一颗诗心,灵心善感,读他的《我在故乡冷藏三天》,真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他一回到南昌,就被朋友、老同学、同行、亲戚们包围了,颇不自由,他想独自去寻旧梦,于是想出绝招,伪称自己去了别处,好似人间蒸发了,其实潜伏在南昌的老巷深处,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老头,每天转悠于童年和少年时留踪的地方,静静地咀嚼着人生。然而,谁又能禁得住诱惑?人怎能弃绝红尘?反正,这个老头又回来了,回到了他游刃有余的关系网和生存网中了。他又登上飞机,去参加一个什么重要会议去了,恐怕直到烧成灰烬,也难改变。多么深刻有趣的自嘲和自省呵。
我心目中的肖云儒,一个真实的、复杂的、丰富的、深邃的人。
2009年 5月5日,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