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民国海派绝版小说(共三册)

書城自編碼: 34888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近現代小說
作者: 周天籁,潘柳黛,施济美
國際書號(ISBN): 9787D28528935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內容簡介:
《夜夜春宵》
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复杂险恶,沪上各色男女的尔虞我诈、情感纠葛,在这两部长篇小说里都有出色的描写。

《一个女人的传奇》
小说当然不是当时红得发得发紫的歌影两栖明星白光曲折的人生和从艺经历的复制,但杜媚留日拜三浦环为师与白光几乎一模一样

《莫愁巷》
她是一个点缀过文学星空的,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一个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感动的女性。
關於作者:
周天籁(19061983),安徽休宁人,上海三四十年代小报长篇连载小说的杰出作家。长篇小说《亭子间嫂嫂》及其续集在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坛产生很大反响,不仅是他本人也是现代都市市民小说的代表作,近年更得到文学史家的高度评价。
潘柳黛(19202001),生于北京,四十年代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上海文坛的四大才女,是个敢说敢为的新女性,她有一枝玲珑剔透犀利如刀的笔,她有一枚热情奔放的心,有一颗如姜伯约一样的大胆;所以她的作风,不特脱却旧女性桎梏,亦为时代儿女所望尘莫及。
施济美(19201968),祖籍浙江绍兴,东吴系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在1946年初《上海文化》杂志举办的民意调查中获得我最钦佩的一位作家第四名(前三名为巴金、郑振铎、茅盾)。本集收入的施济美作品均为新发掘的成果。
目錄
《夜夜春宵》
夜夜春宵


《一个女人的传奇》

《莫愁巷》
莫愁巷
井里的故事
晚霞的余韵

暖室里的蔷薇
童年
野草
口啸
永久的蜜月
归来
一个落花时节的梦
小天地
嘉陵江上的秋天
古屋梦寻
父母节


苏州
紫色的礼赞
绿水青山
內容試閱
编后记
王羽



从第一次听说施济美的名字到如今,已经有十二年光阴在指缝间悄悄滑过,我也由当年那个青涩无知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学中文系的教书匠。十二年之前,我无论如何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会亲手编一本全新的施济美作品集。
当年初读施济美的代表作《凤仪园》即痴迷不已的我,已经为了探寻这位绝美的女作家而用去了迄今为止我全部的学术生涯。但是即使在十二年之后,施济美的名字对很多读者甚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也还是有点陌生的。
施济美(19201968),笔名梅子、方洋、梅寄诗、薛采蘩,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父亲施肇夔留美回国后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是顾维钧的得力助手;同样出身名门的母亲熟读诗词,尤擅书法。施济美的《古屋梦寻》就写到母亲酷爱梅花,经常向她讲述历代文化名人爱梅的故事,可见兼有相当的古典文化功底和中国传统闺秀的高洁品格。施济美自幼喜爱中国文学,除天资之外,母亲的言传身教也不可忽视。
1927年国民政府南迁后,全家随父亲搬到南京。根据《古屋梦寻》可知,施家几房合住,上下三代姊妹兄弟加上亲朋,人数之多几乎与《红楼梦》中的贾府不相上下。年迈的祖父退出仕途后,还经常低吟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借以宣泄自己目睹山河破碎的愤慨和充沛的爱国情怀。这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环境,对施济美古的典精神气质与道德节操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5年,施济美考入具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上海培明女中就读。虽然目前尚无从证明她参加过吊唁鲁迅、慰问百灵庙抗日将士、营救七君子等著名的学生革命活动,但至少她的中学时代是在这个热血沸腾的氛围中度过的,这对她年轻的心灵必定产生了一定的催化作用。比如在散文《绿水青山》中,她写到中学好友刘月玉,当时就曾领导民众夜校,并站在积极投身社会的立场上讥讽自己是暖房里的植物经不起风吹雨打,俨然就是一个少年革命者的可敬形象。
正是在培明女中,施济美与同样从北京南迁、能讲一口京片子、又爱好文学的同学俞昭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因此和俞昭明惟一的弟弟俞允明成为知己的恋人。1937年夏天,三人一起考入东吴大学经济系。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俞允明像当时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奔赴祖国大后方,改入武汉大学就读。不幸的是,1939年8月19日,他在惨无人道的日机轰炸中遇难。噩耗传来,俞昭明和施济美强忍悲痛,对俞家二老严密封锁消息,由施济美模仿俞允明的笔迹继续写家书。这段凄美的爱情悲剧,点亮了施济美短暂却光彩熠熠的文学生涯,同时也悲剧性地造就了她终身的孤独。
1942年施济美大学毕业时,已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远在欧洲的父亲对家中的接济完全中断,生活十分困难。当时她曾被介绍去一家待遇优厚的保险公司工作,但得知这家公司有日资背景后便断然拒绝,宁可去当收入微薄的中学教师。由于结交的朋友中有一些地下党员,施济美也曾遭到日本人的搜捕,被迫到苏州俞昭明的住所暂避一时。散文《苏州》便是她在苏州四个月避难生活的产物。
解放后,施济美淡出文坛,专心投身教育事业,在上海静安区七一中学教书育人,其高超的教学技巧和饱满的工作精神,获得好评如潮。然而文革中,她没能逃脱种种不公正的迫害,在1968年5月9日深夜结束了自己无愧于天地的生命,又为人间种下一段足以扼腕叹息的遗恨。
施济美的文学创作生涯只有短短十年左右,可以分为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
40年代初,凭借在《小说月报》《万象》《春秋》《紫罗兰》等流行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言情小说,她迅速跻身知名女作家的行列。陶岚影在《闲话小姐作家》一文开篇即说:


朋友中常常有人问我:您在东吴念的是哪一系?您可认识施济美小姐么?足见施济美的名字已经是如何地引人注意了。


连北至天津的《华北新报》也在1944年8月20日刊登的一篇《海上著名女作家》中给予她多才多艺,的确是一位女才子的美誉。
不必讳言,她的前期创作大多呈现出清浅稚嫩的小资情调,题材狭窄,技巧单一,不过篇中营造的优美气氛和凄艳动人的故事情节,很能引起时代动荡中青年学生们的心灵共鸣。
《暖室里的蔷薇》是她发表在《万象》上的第一篇小说,写的是中学时代女子学校里的故事,从各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小姐文学的代表作。1936年,独自来到上海求学的方洋和美丽聪慧的同学欧阳丹娜结为好友,亲眼目睹着她放弃了学习航空的恋人而与一个同样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公子哥订婚。毕业五年后,方洋意外得知她已顺利结婚并过着悠闲富裕的生活,而她曾经的恋人则在一次空战中牺牲,于是陷入深深的迷惘,不知该为她祝福还是替她伤感。
显然,透过这对感情深厚的恋人终因理想信念上的根本差异而分道扬镳的爱情悲剧以及日后对比强烈的人生归宿,小说传达出鲜明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审视。
或许受到自己恋人被战争夺去生命的惨痛经历影响,施济美对战争与个体、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有着相当清晰的定位,一直惯性地以个人与社会的两难选择以及偏重于献身群体的价值判断为主题。如《永久的蜜月》写丹蔷和学明到海边度蜜月,前者为救治渔民而染病去世,后者则为完成爱妻的遗愿,在此地开办医院,竭尽所能为大众服务;《野草》写一对因门第观念被迫分离的恋人多年后重逢,爱情由各自伟大的人生事业来延续,二人都决定放弃个人狭窄的恋情,献身于全社会的慈善事业。虽略嫌简单生硬,却自有其青春、可爱与高尚之处。
前期创作虽然只为施济美攀升文学生涯的高峰打下了坚实基础,但1946年初《上海文化》杂志所做的一份读者调查可以充分证明她当时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1946年2月10日出版的《上海文化》刊登了孙德镇所作的《你最爱哪一种报、哪一种杂志、哪一本书、哪一位作家》,实际是公布了《上海文化》杂志社此前对11所大学、中学、职业学校及部分校外知识青年共683人,进行报纸、杂志、新书和作家四方面民意调查的结果。其中,在我最钦佩的一位作家一项中,施济美以31票位列巴金、郑振铎、茅盾之后,获得殿军。这次调查的结果无异于是对她前期创作的一次考验和肯定。
事实证明,在这次调查后不久,施济美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创作期,刊登在1946年4月25日《幸福》创刊号上的《圣琼娜的黄昏》便是显著标志。此后,她陆续推出的《凤仪园》《群莺乱飞》《莫愁巷》《井里的故事》等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她前期徘徊不前的个人恋情的小圈子,而把目光投向更为广大的社会生活,即使继续描写她擅长的言情小说、也在技巧的更新和视野的拓展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真正代表她后期创作转向的则是中篇《群莺乱飞》以及长篇创作《莫愁巷》和《井里的故事》。
《群莺乱飞》是一部十分精彩的中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上考察都代表了施济美创作道路上的新界标。全篇只是纠缠于几个女人的故事,却写得张弛有度,挥洒自如,高潮迭起。它似乎开启了她创作生涯的一个崭新的时代,两个较为成功的长篇《井里的故事》和《莫愁巷》则充分证明了她在时代打磨下的日益成熟。
《井里的故事》在文宗山主编的《生活》月刊上作为重头戏推出,贯穿六期的始终,因杂志停刊而成为未完成的遗憾。这部长达数万字的作品有着宏阔的时空跨度,看得出是施济美的精心之作。
1937年,久居北京的费彭年带着和自己相差21岁的年轻太太和一双儿女克清、克庄举家南迁,返回他长久以来乡愁难抑的江南小城。费家曾是这小城中的名门世家,甲午海战中,年长的二位公子都以身殉国,三小姐培佳承担起奉养父母、教育幼弟的责任,更终身未嫁,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衰落的旧家。费彭年一家的归来使这座古老阴森的深宅大院重新焕发出活力与光彩,也使闭塞的小城波动起来。正在求学的克清和克庄都成了各官宦富豪眼中的猎物,各种媒人纷至沓来,无不遭到了婉拒。而曾与费家有深厚交谊的白家太太对这对兄妹更是格外殷勤,几次三番邀约上门,不料她的一对女儿并未引起注意,克清倒是对她家老花匠的孙女小燕发生了异常的好感。
不知在施济美的设计中,接下来这几个年轻人的命运将会如何铺展,可惜的是,一部残篇到此戛然而止,令人叹息又充满无穷的想象。
仅凭这有限的篇章,也能看到施济美对原有主题的承继和题材上的大力开拓。南北的迁居,浓郁的乡愁,对废园的执守,新旧时代的对接,等等,都是她擅长处理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表现。除此以外,她又尝试着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进军,更为精细的人情世故、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油然展开。白家由姨太太升格为正牌太太的的花氏应酬周到,交际圆熟;费太太面对众多媒人虚与委蛇,和气老到;守门人江俊诙谐可笑又忠心为主,几个下人双翠、迎弟、王妈、赵升大叔等也都各具特色。费家少爷克清在即将启程返回北京读书前夕,意外接到同学梅七小姐的情书,而他却对与梅七小姐形貌酷似的小燕暗生情愫,相信在后面的篇章至少是在施济美的构思中,这个情节会成为一个重点。
连载于《幸福》的扛鼎之作《莫愁巷》与《井里的故事》有相似的命运,由于杂志停刊,极见功力的长篇不得不戛然而止。据《幸福》主编沈寂先生介绍,《莫愁巷》曾在50年代初的香港出版过完整本,但长久以来,这个版本始终未见出土,研究者只能以在《幸福》上连载的前九章作为残缺的研究对象。孰料山重水复日久终遇柳暗花明,今年春天,吾师陈子善教授在香港淘书时意外发现香港大众出版社印行的十八章本《莫愁巷》,虽莫明更名为《后窗》,所幸署名仍是施济美,尚足可辨认。
在这近七万字的容量中,围绕着莫愁巷这一特定空间,近三十位人物先后出场,共同构成了一幅饱满鲜活的生活画卷。莫愁巷就像是一场多声部的歌剧,有王家这样的高门大户,更充满了各行各业的下层百姓,头绪繁多,却又彼此相连,紧密依存。
家境最落魄的小虎和姐姐领弟,父亡母病,终日靠捡垃圾和邻居周济度日。卖花样为生的刘老娘本与独子兆发相依为命,不料兆发因工伤致残,精神也陷入绝望。邻居水红菱虽流落风尘,却一直对兆发暗怀情愫。裁缝李广荣软弱惧内,唯利是图,为揽下欧阳太太即将嫁女儿这笔大生意,竭力巴结王公馆的厨子金富。而欧阳太太则看上了李广荣美貌出众的妹妹李玉凤,明为让她给自己的女儿当陪嫁同赴省城,实则为一位有权有势的军官物色小妾的人选。挑水为生的张三哥本和李玉凤是公认的一对,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如五雷轰顶。
而在莫愁巷的一等豪门王家,主人仆役也都各有怀抱。老爷王文先本和表妹尹淡云倾心相爱,不料尹家的迅速衰败造成爱情夭折。王文先虽与一位门当户对的龙小姐结婚,但感情冷淡,只能以常年在外做官来逃避争吵和矛盾。孤苦无依的尹淡云虽然重回王家,不过是做王家老太太的贴身女仆而已。时过境迁,她只能沉浸在完美的历史记忆中自伤自悼。
在这座相对集中却又零星分散的全景舞台上,各阶层各色人等都上演着精彩纷呈的人生闹剧,可谓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前七章是发生在阴历四月廿七日一天中的故事。这天是尹淡云三十五岁生日,王文先特意赶回家暗中为她庆祝,不料一大早就遇上小少爷将一只死猫扔进家用水井的顽劣事迹,不由勃然大怒。夫人借机发作,愤而跑回娘家,终于被她嫂子和侄媳送回,于是又去请欧阳太太来打牌。一只死猫竟引出了如此不可思议的连锁反应:几位太太来回往复的奔波,给拉车的大个子带来好几趟生意,他自然眉开眼笑;无端加了三个客人,王府的厨子金富忙不迭地加紧准备;欧阳太太登门,正好把她对李玉凤打的歪主意拿出来和王太太商议,于是才被丫头留喜和女仆朱妈无意中听到;正因为厨房事忙,几个下人都集聚于此边劳作边交流,王家小少爷的奶妈高百岁自恃得宠,前来挑衅生事,虽然未讨得什么便宜,却也搞得鸡飞狗跳;王太太忙于打牌,仆人们又都被支使得团团转,才轮得上尹淡云奉老太太之命前来为王文先捧茶,两人对诉衷情,却如诉如泣。当尹淡云发现王文先早已暗中送来一把扇子当寿礼,不禁又陷入无尽的惨伤。多事的四月二十七终于在夜幕中结束了。
从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四月廿八日又如期来临。王家的杂役马连材和丫头留喜一起送二位小姐上学,正遇李玉凤去买菜。留喜便把欧阳太太的一番害人不浅的隐衷告诉马连材,两人决计要出力避免这场悲剧。好心的水红菱尽管被恶称为臭肉,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帮助饥肠辘辘的小虎,更以曲折的方式关心着对人生绝望的兆发。然而转头碰见了吉祥庵的当家慧净师太,被这种出家人的道学气所刺激,故意唱起了讽刺尼姑的淫词乱曲,把慧净羞得面红耳赤,落荒而逃。晚间,水红菱满怀对兆发的张望与牵念,却被无耻的屈保长纠缠,干净利落地将他逐出家门。而另一边,深夜无眠的兆发偷偷学做端午节小玩意儿,引起刘老娘的一阵心酸。
两天饱满的故事描摹过后,第十三章已是端午节后两个月的七月七晚上。王家慕蕴慕兰姐妹俩乘凉看双星相会,听到邻居家的弃妇梅太太悠扬婉转地唱着梅妃,于是热烈讨论起同样凄美的《钗头凤》,更将王文先与尹淡云比作缘悭的陆游和唐婉。此后钱妈送点心,顺带告诉她们李广荣夫妻对李玉凤的绝情相逼。
从第十四章到第十六章又是不甚太平的一天。清早,王太太和高奶妈在一起谋划拆散李玉凤和张三的密计,慕兰跑来要钱打算援助母亲刚刚病亡的小虎姐弟,却被为富不仁的王太太一阵打骂。李广荣女人前来密告马连材和留喜常与李玉凤接触,恐有碍欧阳太太的计划,王太太遂以偷蛋为名将他们辞退。两人来不及向穷朋友们告别就奔赴乡下。晚上,水红菱为了凑钱帮助小虎和兆发,只得违心应酬曾被自己驱逐的屈保长。李玉凤躲过兄嫂的监视,到井边与张三会面,并相约次日再会。
第十七章是第二天黄昏至晚间。心事重重的张三到井边等候心上人,不料只有拉车的大个子来向他传话,原来王太太怕夜长梦多,已经火速将李玉凤带走,一对有情人自此天各一方。
两年后,第十八章向读者交待出了不是结局的结局。李玉凤一去不归,生死未卜;李广荣夫妻的裁缝生意日渐兴隆;吉祥庵的香火每况愈下;水红菱步步高升,早已结交上远比屈保长显赫的恩客;领弟到王家帮佣,受尽欺凌虐待;独具反抗意识的慕兰追随激进的国文老师出走,背叛了这个家庭。
在这部丰富生动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到各个人物的性格悲喜剧。厨子金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好人里头的坏人,可也是坏人里头的好人。他虚荣好事,嗜赌成性,又爱贪小便宜,秉承着骗死人,不偿命、人跟人还不就是串这么一个假局子的人生信条,活得游刃有余。然而,他又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听说欧阳太太动李玉凤的歪脑筋,马上主动开导张三;张三和他说起兆发的困境,他又提议咱们给他请个会,弄点儿本钱做个小买卖;得知水红菱托张三给兆发送钱,立刻推翻了原先对卖笑女子的偏见,夸奖她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而当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咱们这个王公馆啊,可与众不同,这家门楼子里头,太太是老爷,老爷是太太的太太,还有高奶妈高百岁,她呀,是太太的姨太太,又充分显露出他洞察世事的智慧。另一个鲜活的人物是王家的奶妈高百岁,她仗着自己得太太少爷的宠爱,就自恃成主,甚至比主人还会摆谱骂人,讲话阴阳怪气,行事高高在上,一副盛气凌人的奴才相。其他如水红菱的泼辣大胆又痴情仗义,李裁缝谨小慎微,嗜财如命,兆发自尊心极强,拒不接受任何周济,林七心怀鬼胎,却相当怕老婆,等等,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虽出场亮相的机会有多有少,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部小说对施济美创作生涯的突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实从《群莺乱飞》开始,她描摹生活细节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集中体现,《莫愁巷》确实把她与社会众生的贴恋又拉近了相当的距离。思想视野正在不断拓展,写作技巧也日臻成熟精致,这些可喜的变化无不证明,年近三十的施济美,已经彻底告别了少女时代的创作路线,迈向了崭新的阶段。相信如果不是出于各种原因放弃了创作,她一定可以像谢紫在《施济美的作品》中所期待的


虽然这几种色彩的改变依旧跳不出唯美的圈子,可是我怎么能因此妄断,再过十年,她不会跳出这圈子而走向一个更广大更复杂的世界呢?


可惜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创作土壤的变化,施济美专注于教育,基本上告别了文坛。她个人文学道路的中断其实也是二十世纪中国众多作家从现代走向当代的命运写照,其现象本身就足以引起长久而深刻的反思。
解放后,施济美的文名和作品被摒弃于文学史之外,湮没无踪。自80年代以来,施济美重新受到研究专家和读者的关注,作品集已出版过若干种,如1989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凤仪园》、1997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凤仪园》和1998年4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凤仪园》等,另外还有多篇小说曾入选旨意不同的各种选本。本集收入的施济美作品均为新发掘的成果,基本上贯穿了施济美的整个创作生涯,不仅在1949年以前没有收入她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凤仪园》和《鬼月》,1949年以后也从未在她的文集和其他小说选本中出现过,尤其是长篇小说《莫愁巷》作为她的代表作是首次重新出版,希望能为施济美作品的传播以及现代文学研究者对她的进一步关注,略尽资料收集之力。
作为施济美的一个忠实读者,或者用比较时髦的说法粉丝,我对她感性的热爱和倾慕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过分毫,同时我对她理性的审视与剖析也随着个人学术道路的延伸而变得更加严苛。因此,我既为她创造的迷人的文学风景而心折,也对她因各种原因未能修正、完善和升华的文学短处一目了然。她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不是一个一流的作家,她只是一个点缀过文学星空的,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一个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感动的女性。
2010年5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