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通过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从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以及社会歧视知觉等维度揭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相关省份完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促进其教育期望的建立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
關於作者: |
吕慈仙,博士、教授,从事教育社会学、高考制度等方面研究。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干人计划人选等。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十余项成果奖;在《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探索与争鸣》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
目錄:
|
□□章 问题的提出
□□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述与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第二章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理论构建
□□节 文化再生产与教育期望
第二节 教育期望的生态系统构建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概念与维度
第四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关联
第三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研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微观个体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学业成绩与自证效应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中观家庭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家庭社会资本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中观学校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学校阶层隔离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宏观社会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社会歧视知觉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节 研究结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第三节 关于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了把农村留守儿童、城市贫困居民子女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群体纳入教育扶贫支持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也由原来的物质救助转向助人自助的教育支持。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提出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证实教育既是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自致性因素是现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决定因素,而教育期望对人力资本的获得具有直接、稳定和有效的解释力。如果实现如此大规模数量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有利于阻断弱势群体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在此政策背景下,吕慈仙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关于异地高考政策的国家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学校)和宏观(社会)层面来探究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借鉴。
本书重新界定了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背景下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概念,认为指随迁子女基于客观现实条件以及自身或他人经验所形成的主观认知,对努力之后可能实现的某些教育结果的信念和愿望(包括学历、品德、人际关系、社会成就等)。该课题组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福建、河北等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省份当中随迁子女较为集中的杭州、宁波、福州、石家庄等11个城市,以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在读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探究随迁子女学业表现期望、品德表现期望、人际交往期望和社会成就期望等维度的状况,完成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认同的测量和分析。本书的□大特点就是从随迁子女个体学业成绩的微观层面、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阶层隔离的中观层面以及社会歧视知觉的宏观层面来分别探究异地高考政策与教育期望的关系。研究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作为一项旨在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增加了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异地高考政策认同能够增强个体学业成绩对教育期望的正向影响,能够增强家庭、社会资本对教育期望的正向影响,能够削弱学校阶层隔离对教育期望部分维度的负向影响,能够削弱社会歧视知觉对教育期望的负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存在以下作用机制:户籍融合的制度机制、以考促学的文化机制以及正义原则的补偿机制。希望本书的问世,能够促使各省市自治区修订和完善当前的异地高考政策,更好地促进随迁子女形成良好的教育期望,以期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整体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