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474.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58.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內容簡介: |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两份纲领性指导文件的发布,我国逐步启动了新常态背景下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以此为基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管理层激励研究》着眼于制度经济学、组织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立足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双重属性及动态性,结合货币薪酬、在职消费及政策干预等多个维度,探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管理层激励的基本逻辑、影响因素和实际效果,并就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梅洁,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会计学博士后,现就职于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注研究企业理论、公司治理、实证公司金融及国有企业改革等领域。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并在《会计研究》、《经济学家》等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李忠海,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现就职于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兼任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中心高级研究员、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南京行则成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研究总监。专注研究公司治理、普惠金融与产业经济等领域。在《管理科学学报》、《统计研究》等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上篇国有企业改革及管理层激励的理论分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研究现状
第一节 企业理论发展概述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第三节 管理层激励相关研究文献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及其管理层激励现状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及其分布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货币薪酬分布及比较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市值和管理费用分布比较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演进、经验借鉴与行动路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改革、剥离负担与比较制度分析
第三节 淡马锡模式中的公司治理机制与运行成效
第四节 国企改革的治理困境与双重属性
第五节 推进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路径与体制保障
第五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从管工厂向管企业的放权让利
第三节 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的两权分离
第四节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节 管资本模式下的国资管理深化改革
第六章 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代理机制、人力资本与激励强度
第三节 目标设定与不同激励工具组合
第四节 管理层激励的中国实践:双重定位视角
第五节 管理层激励改进方向暨政策建议
下篇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管理层防御与公司负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代理成本、管理层防御与在职消费
第三节 管理层防御治理效应的研究设计
第四节 管理层防御与在职消费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八章 国有企业管理层报酬的政策干预效果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管理层激励的制度背景及理论分析
第三节 基于拟自然实验的政策干预模型
第四节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九章 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政策干预效果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在职消费治理与政策干预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政策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设计
附录一 政策干预评估中的微观计量基本方法简介
附录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国企改革大事记
附录三 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重要文件汇编
后记
|
內容試閱:
|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既要主动承接传统产业的增长动能转型、展现市场经济层面的普通民事主体属性,又要全面肩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壮大、体现国家层面功能定位的特殊属性。出于目标达成的经济组织效率视角,(组织内部)专业分工或定位分类有助于优化激励效果、提升组织效率(李小宁,2005)。《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和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从而管理层激励优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政策保障。但鉴于长期以来的预算软约束、内部人控制、内部劳动力市场二元特征,以及组织部门、管理层与特定企业之间的双重博弈等(张军,1994;陆铭、陈钊,1998;王珺,2001),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其一,如何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自洽性理论逻辑。其二,如何基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自洽性逻辑,揭示双重博弈框架下管理层激励分化的微观机制,实证检验薪酬、股权、晋升等激励的效果差异。其三,如何在微观机制揭示和激励工具效果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与管理层个体所在行业、序列和区域及身份特征等相匹配的工具组合、实现选任人员和职业经理的激励机制优化。值得庆幸的是,本书基于既有研究文献成果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侧重围绕以上挑战或研究进行了较为有意义的探索和研究。
在上篇,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层面,本书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立足于代理理论、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本复杂性等方面,对国有企业演进及改革历程等进行比较宽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章内容。即:第四章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演进、经验借鉴与行动路径。该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视角,揭示淡马锡模式缓解或消除代理冲突和创造竞争环境的成功经验,提出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保障和关键路径。第五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该章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演进的分析,提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有步骤地建立国有股权流动机制,引进具有大宗股份的积极股东,打造集权分权适度、决策程序独立、监督机制有效、激励模式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第六章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该章立足管理能力复杂性和人力资本特征及Jensen和Meckling (1976)所开拓的代理理论,比较全面地梳理了管理层激励的理论逻辑及主要实证研究,并侧重围绕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管理层激励的双轨制设计、在职消费的监督和股权及股权激励等诸多方面,提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管理层激励改进的若干方向。
在下篇,本书以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效果、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和基金持股等治理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内容如下:第七章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管理层防御与公司负债。该章基于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的自我防御视角,探讨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对其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对其债务融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第八章国有企业管理层报酬的政策干预效果评估。该章利用2009年限薪令和2012年八项规定政策干预事件,构建政策干预发生前后的一阶差分模型,比较客观地检验了政策干预对管理层激励的治理效果。其中,在遏制管理层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增加方面,八项规定的政策干预具有积极的治理作用,而限薪令却没有类似的治理作用。第九章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政策干预效果研究。该章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八项规定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干预效果,证实八项规定有效遏制了在职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且对于在职消费绝对量增长越快的样本,该政策发挥的遏制效果越突出。第十章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高管绩效薪酬敏感度。该章从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两种视角,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绩效薪酬敏感度的影响因素,证实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人数增加有助于提升管理层绩效薪酬敏感度,而且对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较高的公司,其管理层绩效薪酬敏感度更高。第十一章证券投资基金是否关注公司高管的企业家精神。该章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复杂性、创新性和不可直接获得性出发,探讨了专业的投资者是否给予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层以更高的薪酬,证实了基金持股对管理层薪酬水平的影响。第十二章基金持股是否对高管薪酬激励有优化作用。该章进一步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对其持股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优化作用,发现基金持股不但有助于提升管理层薪酬的间接激励作用,还能对管理层薪酬的过度激励具有优化作用。
在理论分析中,本书始终坚持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逻辑,确保逻辑分析的一致性、严谨性和自洽性,进而构建理解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层激励的理论基础。在实证检验中,本书侧重于利用微观计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估计和稳健性分析,借此确保实证分析的数据可靠性、回归结果的有效性及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全景式的、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本书为理解和认识我国国有企业及其改革,以及管理层激励机制等提供了较为夯实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也在不同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既有研究文献和理论成果,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方向、方法、选题等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