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批评衍化与展开研究》立足于对不同词学理论批评专题建构与展开的勾勒分析,努力摒弃以名家叙论遮蔽或取代词学理论批评多向度衍展与具体流程的做法,注重考察承纳衍化创新发展等环节,并将它们有机地纳入到一个系统中,寻求古今文论之通,探讨传统词学之变,以期补充民国时期词学研究中的一个短板。
|
關於作者: |
胡建次,男,1968年生,江西丰城人。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省部级与厅局级项目十余项,出版著作近十部,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其他奖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邱美琼,女,1966年生,广西荔浦人。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与厅局级项目近十项,出版专著两部,合著近十部,获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诗学与中国古典词学。
|
目錄:
|
绪论
上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学理论命题的承纳与建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体性论
第一节 偏于从词作体制与内在质性角度辨析之论
第二节 偏于从创作旨向与艺术功能角度辨析之论
第三节 偏于从音调变化与审美表现角度辨析之论
第四节 偏于从面貌呈现与风格特征角度辨析之论
第五节 偏于从词作自然表现角度辨析之论
第二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情论
第一节 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
一 真实自然要求之论
二 含蓄蕴藉要求之论
三 新颖独创要求之论
四 中和化要求之论
第三节 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
一 情与涉世关系之论
二 情与学力关系之论
三 情与构思关系之论
四 情与才力关系之论
五 情与辞关系之论
六 情与景关系之论
七 情与韵关系之论
八 情与意关系之论
九 情与境关系之论
第三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意论
第一节 对意内言外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意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
一 新颖独创要求之论
二 含蓄深致要求之论
三 真实自然要求之论
四 圆融浑成要求之论
五 不可取巧与精粹凝练要求之论
六 切实充蕴要求之论
七 直致真切要求之论
第三节 对意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
一 主体艺术表现与意致呈现关系之论
二 构思、用笔与意致呈现关系之论
三 辞与意关系之论
四 韵与意关系之论
五 境与意关系之论
第四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气论
第一节 对气作为词作本质因素标树之论
第二节 词气审美特征与要求之论
一 词气潜伏流贯与运转自如之论
二 反对迂腐与寒酸之气论
三 反对粗豪之气论
第三节 词气呈现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
一 词作用笔与行气关系之论
二 词人性情与词气关系之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律论
第一节 偏于对协律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偏于对协律的消解之论
第三节 主张协律与破律相结合之论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境论
第一节 对境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境表现要求的论说
一 自然本真要求之论
二 深致静穆要求之论
三 新颖别致要求之论
四 奇特相成要求之论
第三节 对词境类型划分的辨析
第四节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消解之论
第七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用事论
第一节 对词作用事的要求之论
一 用事自然妥帖圆融之论
二 用事灵活、事为意用之论
第二节 对词作用事之法的探讨
第三节 对词作用事的分析之论
中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学批评命题的承纳与衍化
下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人批评的承纳与展开
结语
附录一 本书所涉主要词论家简介
附录二 本书所涉部分词学文献撰著或刊行时间简列
|
內容試閱:
|
建次兄的书稿,在我的邮件中已经躺有大半年了。
他偶尔会极有礼数地来信来邮催催序言的进展,而我则是一边抱歉,一边又只能还是拖延着。倒不是我忙得一点时间也没有,而是他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著作,要集中时间读完一遍,确实不易。因为我目前的时间实在是被切割得零碎不堪,深感在俗事中蹉跎了岁月,愧对了学术。
按我向来的习惯,若为人作序,不读书稿,是万万不敢下笔的。而今将书稿粗粗检读一过,却又觉得同样难以下笔了。何以会有这种两难的情况呢?大概的原因是,在民国词学的研究中,我虽然是较早介入者,但涉猎其实不广,即稍有论及者,也成就平平,殊无足称。面对这部对民国时期词学理论从批评接纳到建构与展开,具备宏大格局的著作,我一时张皇其间,真有点不知东西之感。
但这篇序真是到了必须完成的时候了。
我认识建次兄有年,每次见面我们都会交流彼此的研究情况,但也只是淡淡地聊聊而已,在记忆中好像还没有过把酒论文、激扬文字的时刻。这使得我与建次兄的交往一直保持在一种相当理性的状态,如今想来,这其实是一种不掺杂质的学术状态,纯净而清澈。
我们虽至今尚无临风把酒之时,但我一直关注着建次兄的研究。在六零后学者中,建次兄的勤奋与敏锐是相当突出的,他极为关注学术史,尤其关注当代的学术发展和学术生态,他的著作一部接着一部出版,而且往往篇制浩大,令人侧目。学术一定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总以为能够享受学术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学人。
本书是建次兄的第三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凡上、中、下三遍,上编侧重民国时期若干重要词学理论命题的承纳与建构,主要从承传和新变的角度,考察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体性论、词情论、词意论、词气论、词律论、词境论、用事论等。这些命题虽一直是词学中的主流问题,而在民国这个新变交替的时期,也必然面临着承续与发展的问题。中编主要考察民国时期重要词学批评命题的承纳与展开,涉及尊体、雅俗、体派之宗、南北宋之宗、明清词等论。下编则是对若干具有代表性词人批评的承纳与展开,主要涉及苏轼、周邦彦、秦观、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人。此三编,从理论、批评到词人,层级而下,并以承纳、展开与建构为关键词,建构起对民国时期词学的整体性认知,建次兄的学术魄力于此可见一斑。
三编皆以承纳一词奠其基础,这意味着学术史的源流是建次兄的论说之资;展开则侧重梳理其源流在民国时期的特殊衍化轨迹,其中包含的新变是其关注重点;建构则涉及到民国时期词学理论的重新建构问题,其实这种新的建构就是20世纪新词学的肇端。从旧词学的延续到新词学的萌生,有力地丰富了中国文论古今演变这一主流学术思潮,建次兄大著的学理正在于此。
建次兄对这一时期词学资料的关注相当全面,他既注意列举各说,更注意界说其异同。如关于词境类型的分析,便先后罗列了唐圭璋、沤庵、梁启勋、顾随、朱光潜等人的说法,体现了民国学术史的若干共识以及介乎其中的差异性。而下编中关于周邦彦、吴文英等诸多词人的批评,也在博征文献的基础上裁断是非。故此书既是一部民国词学的学术史,也是一部民国词学重要资料的汇编,其文献性与学术性都值得充分肯定。有此作为基础,建次兄已经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完成一部以理论为纲、源流分明、体系完整的民国词学史了。我相信这样一部词学史,一定能给建次兄带来更大更多的快乐。
去年,建次兄从南昌大学加盟云南师范大学。在彩云之南的地方,沉浸在词学的世界里,我觉得他简直就是直接生活在词境之中。学术研究与诗词创作一样,也是从有我之境入、从无我之境出,才见高致。而无我之境是需要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我直觉建次兄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期待的豪杰之士。
我读王国维著作有年,对《人间词话》也曾反复玩味,但因为陌生而能瞬间触动我内心的主要有两则:其一是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一则;其二是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一则。前者说的是对自然、人事的敬畏,这种敬畏当然也可以移论学术;后者说的是从共花鸟忧乐的有我之境到以奴仆命风月的无我之境的精神提升。为人的境界一如为学的境界。我相信建次兄与我一样,一直在追求更深更高更远的学术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