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13世纪初,朱子学传播海外,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韩国和日本,朱子学成为近世东亚文明共同分享的学术传统,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以朱子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得到东南亚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一种配合经济增长的有利的人文因素。在西传过程中,欧洲传教士对朱子学的解释,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和古典哲学的开创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在北美,当代学者以较为熟练的西方现代哲学语言来阐明朱子学,重视对朱子思想的研究,推动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以二十几位外国哲学思想家为主,着眼于中外哲学对话,从中看到朱子学在海外得新意,长新格。朱子学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思想学说体系,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具有世界朱子学的意义。
|
關於作者: |
张品端,男,1955年10月生,江西黎川人。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朱子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理事,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朱子及朱子学研究和组织普及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多项。合著《大教育家朱熹》,主编《杨时教育思想研究》《朱子学与退溪学研究:中韩性理学之比较》等6部作品。在《哲学研究》《台湾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孔子研究》《福建论坛》《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
|
目錄:
|
引言
上篇 朱子学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章 朱子学在韩国
一 朱子学东渐及其对韩国的影响
二 李彦迪与朱子学
三 李退溪与朱子学
四 李栗谷与朱子学
五 曹南冥与朱子学
六 李巍岩与朱子学
七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与韩国书院教育的发展
八 《朱子家礼》与韩国礼学的发展
九 《朱子语录》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
十 朱子《近思录》在韩国的流传及其影响
第二章 朱子学在日本
一 朱子学东传及其在日本的发展
二 藤原惺窝与朱子学
三 林罗山与朱子学
四 山崎暗斋与朱子学
五 贝原益轩与朱子学
六 大阪学派与朱子学
七 水户学派与朱子学
八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九 朱子《近思录》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影响
第三章 东亚朱子学的特点
一 日本、韩国对中国朱子学的接受
二 日本朱子学的特征
三 韩国朱子学的特征
四 中日韩朱子学的相同性
五 中日韩朱子学的相异性
六 现代东亚朱子学研究
中篇 朱子学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
第四章 朱子学在越南
一 朱子学在越南陈朝的初传
二 朱子学在越南后黎朝的发展
三 朱子学在越南阮朝由盛而衰
四 朱子学在现代越南的影响
第五章 朱子学在新加坡
一 朱子学在新加坡的早期传播
二 新加坡独立后朱子学的发展
三 朱子学与新加坡现代化
第六章 朱子学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一 朱子学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
二 朱子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影响
三 朱子学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与影响
下篇 朱子学在欧美的传播与影响
参考文献
结束语
|
內容試閱:
|
朱子学于宋末元初,发源于闽浙赣的武夷山地区,由南至北而遍于全国,成为我国元明清时期的正宗思想;东传至日、韩等国,成为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又传至西方欧美地区,成为世界性的学说。近古,朱子学的这种自南而北,而迄于东西的传播是极其深刻的国际性的中国文化运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学者渐渐加强了对韩国朱子学和日本朱子学的研究,乃至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这为朱子学的研究拓宽了视域,对朱子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本书以二十几位外国哲学思想家为主,着眼于中外哲学对话,从中看到朱子学在海外得新意,长新格。比如,其中的李退溪与朱子学,针对朱子的理气论,退溪提出了理自能动的思想。正是由于理的动静,才有阴阳之气的产生。这就解决了若理无动静,气何自而有动静的内在矛盾。又如,对于朱子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李退溪提出了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他的弟子李栗谷又提出了四端七情气发理承一途说。通过朱子与李退溪的比较,可以知道李退溪的思想中,哪些是他对朱子思想的继承,哪些是他对朱子思想的发展。从退溪到他的学生栗谷,朱子学有非常大的发展,这个发展的基础就是中国的朱子学,也就是朱子学统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