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学西渐丛书由乐黛云先生担任主编。丛书全面梳理中国文化进入世界文化主流的历史现象,对在这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代表性历史人物,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是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其次是对于误读、吸收和重建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zui后上升到对两种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种种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本丛书于2006年推出了*辑5种,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着手推动丛书的后续著作出版事宜,策划了《中国禅与美国文学》《黑塞与中国文化》《伏尔泰与中国文化》《荣格与中国文化》《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并根据读者的反馈对*辑予以修订。此次一共推出10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內容簡介: |
本书着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结合黑塞自身的文学作品,在对既有的研究文献做批判性继承的前提下,把黑塞关于我的思想置于其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并将其哲学思考置于西方哲学和思想发展史的大框架之中。一方面,深入探讨了黑塞的自身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详细分析了黑塞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和黑塞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强调黑塞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绝不是一个由好奇而逐渐喜爱的简单过程,而是为了摆脱自身精神的危机所进行的思想探索。
|
關於作者: |
马剑,男,1974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97年、2000年、2004年分别获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于2002年公派赴德留学,2003年凭借学术论文《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获中国德语语言文学研究zui高奖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2018年起,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赫尔曼黑塞文学文化评论研究。主要从事德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发表有学术专著、论文和德国现当代作家小说、散文译著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