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1.留学生群体和留学话题近期成为热点话题。当国外疫情愈演愈烈,留学生群体也备受社会关注和讨论,有的冒险回国,有的选择留在当地。本书作者正是一位留美10年、目前正身处美国疫情震中纽约的华人,而她正在尽己所能,担起责任,勇敢而乐观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
2.作者刘佳妮,她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从中国公立高中考上常青藤名校,毕业后作为面试者中仅有的一位女生进入华尔街知名投行。她行走在中美之间,为中美教育与文化交流穿针引线创立百青会,担任布朗大学校友面试官。留美10年,她坦诚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挫败,精炼总结何为真正的精英思维、混血教育下华人青年的当下与未来的挑战,希望发起讨论:努力融入世界的我们,改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3.让孩子尽早接受国际化教育,逐渐已成为众多中产家庭教育投资新选择。从近些年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学开始出国留学,进入外国私立名校,已成为中产家庭家长热衷的选择,也成为越来越高热度讨论的话题。本书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路径成长起来的青年,她的经历及思考,非常值得当下青少年和其家长们借鉴。
4.本书并非简单个人经历的成长记录,而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留学思考和实践指导。比如,如何
|
內容簡介: |
常青藤盟校是如何进行海外面试的?
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恐惧?
新冠疫情爆发后,身处纽约震中的华人留学生,如何自处?
这场全球大疫,我们能学到什么?
刘佳妮,千禧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从一名重点公立学校的芭蕾舞特长生,考入美国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毕业后,接受过每周工作110小时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历练,也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旗下的投资基金努力打拼,直到创立自己的公司从中国公立学校,到美国私立大学,从曾经渴望融入,到如今的淡定、自信与从容,她用了10年时间。
|
關於作者: |
刘佳妮,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学,获得应用数学经济、东亚研究荣誉双学位,毕业后担任布朗大学纽约区校友面试官。曾就职于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麦肯锡咨询公司投资部门,也曾在中央电视台美国分部白宫组实习。
她还积极投身于国际文化交流等公益活动:曾创办布朗大学中国峰会;曾作为主角之一,参演布朗大学250周年校庆中国纪录片《彼岸》,该片由李安导演出资拍摄,并获得蒙特利尔独立电影节奖;还创立了百青会(一个在中美颇有影响力、旨在促进全球青年对话的非盈利性组织),也因此获得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称号。
微博:@布朗尼apple
微信公众号:布朗尼apple
|
目錄:
|
前言 Ⅴ
第一章 留学:那个很大,也很小的世界
我想去美国,我想成为一座桥 2
自我反思,然后讲好自己的故事 11
精英教育、特权与人生 21
无用之用:常青藤文理教育的精髓 30
求生教育:关键时刻的理性决策 36
第二章 常青藤:标签与人生路径
美国最好的大学是如何面试的 46
圈子:美国私校的校友文化 53
教育:决胜未来的隐性资产 62
起点与终点:假如兔子不断抢跑,乌龟该怎么办 70
心怀善意:当明星被仰望时 81
第三章 华尔街:美国职场故事
应聘:比好大学更严酷的选拔 88
实习:那些三点的闹钟和上市前的汉堡 96
圈层:拿着爱马仕卖爱马仕 109
人生算法:投资周期与人生周期 115
第四章 融入:混血教育教给我的
心态:拓展见识,并对自己诚实 122
教育:东西方虎妈如何培养孩子 128
比融入美国更重要的是,融入这个全球化的世界 137
千禧一代,如何决胜时代 143
你还好吗?关于心理健康那些事儿 154
给短期的痛苦一个长期的出口:一封致未来的信 166
哪怕生活动荡,我们也要学会勇敢 173
第五章 幸福:海外孤独中的爱
自信:隐忍又强大的中国女性 190
恋爱:精致的痛 197
偏见:中国女孩为什么不快乐 206
选择:如何找到内心的快乐 213
付出:请理解我们的父母 222
幸福感公式:期待与结果的差值 229
后记 235
|
內容試閱:
|
2009年6月11日,我第一次拿着耶鲁大学发的学生签证踏上美国的土地,参加耶鲁的大学前课程。那时我的英文名字叫Apple(苹果),是小学一年级英文老师起的,因为我是舞蹈特长生,训练回来继续上课时,脸上经常红红的。
2010年,我被美国常青藤联盟的布朗大学提前录取;2011年,正式成为一名美国大学生,和来自世界 213 个国家的1326名同学走到一起朝夕相处。
2014年,我第一次进入华尔街美国银行投行部实习,幸运地被分到了全球最大生物医疗公司的拆分上市项目,在连续每周 110小时的工作完成后,我结束了在纽约的那个暑假。
2015年,在毕业舞会上,几个关系最好的美国朋友喝多了,他们拉着我说:Apple 啊,4年了,我们一直想告诉你,你的英文名字得改改,在美国,只有脱衣舞会里面的女孩子才叫那些水果名。那年,奥巴马政府将留学签证从 1年改到5年,面对中国的旅游签证改到10年。假如我还在上学的话,就不需要每年为回国续签的事不断地留出时间,父母也不需要计划那么久才来看我一次了。如此看来,后面的学弟学妹真幸运。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2017年,我离开美国麦肯锡公司,回国看望很久没见的父母。回 美国的时候,第一次在入关时等了很久,我问那个海关警察,为什么等这么久。他说:因为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想进来,就得听我的。
2018 年,妹妹准备去美国上大学,签证被查,只能推后半个学期再去报到。那年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收紧的对华工作签证政策,不得不放弃华尔街,准备回国。
2019年,我的英文名字还是叫Apple,离第一次去美国,10年了。在中美两国关系如此紧张、中国不断飞速发展的时刻,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未来我的孩子是否依然需要在美国上学、工作。我开始回忆我的 10 年:从重点高中考上常青藤大学,在常青藤中努力融入,快速适应华尔街到后来,用了更长的时间转头思考常青藤、华尔街究竟魅力何在,16~26 岁这 10 年,又究竟给了我什么?
2019年,我出差到北京工作,某次面试外国员工时,我才说了两句,对方就问我是否长期居住海外。回忆起来,人生的 10 年,我最亲近的朋友、曾经工作上最熟悉的战友都已变成了中美参半。然而,如今每次入境美国,在回答那些以你不过是个值得怀疑的客人为答案引导的问题时,我发现了心中竟然从未有过的平静和淡定。
10年时间,从努力到渴望与反思,再到如今的淡定,我想把这10年的观察和思考,一点点地,分享给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