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易学名家解读《周易》的通俗读本
浅显易懂,零基础通关《周易》要旨
去伪存真,廓清迷雾,详细阐释《周易》哲学思想与价值
|
內容簡介: |
《周易十三讲》分别从什么是周易研究周易的正确方法解读《周易》的关钥乾坤卦乾、坤卦思想的体现等主题入手,作者以平实好读的文字,清晰简明地为大众读者阐释了《周易》这部看似艰深的经典著作的义理和奥秘。《周易十三讲》为大众读者提供了很好的科普门径,深入浅出地阐释易经中抽象的哲学概念与理论体系,并结合分析周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结合、共同发展,是一本优秀的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读物。
|
關於作者: |
刘坤生,安徽合肥人。1977年上大学,1979年读研,师从宋祚胤先生,专研先秦典籍。1982年毕业,先后在安徽、广东等地的高校任教。研究方向主要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的内容梳理和价值阐发。主要著作:《周易老子新证》《周易非易》《老子不老》《庄子哲学本旨论稿》《老子解读》《庄子九章》 等。
|
目錄:
|
自序
第一讲 什么是周易(上)
包含六十四卦的一本经书
一、 《周易》经书之真
二、 《周易》之内容与形式
三、 解读《周易》文字四点之难
第二讲 什么是周易(下)
《周易》卦象的构成与解读难点
一、卦象的构成
二、 八卦歌
三、 《周易》成书时代简论
第三讲 研究《周易》的正确方法(上)
混沌中的理性之光
一、 读卦首要是考虑其周全性
二、 认识到读卦方法的重要
三、 认清《周易》卦中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
关系
四、 卦象与文字:《周易》卦中最重要的关系好
第四讲 研究《周易》的正确方法(下)
王弼理论释噬嗑之例证
一、 理论与实践
王弼释噬嗑卦
二、 《周易》卦中比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渐卦中雌雄鸿雁的遇合
三、 题外的话
关于忘的读书法''''
第五讲 读懂了卦,就是穿透了千年迷雾
理清《周易》与占筮的关系
一、 先秦典籍中《周易》历史状况的简单回顾
二、 《周易》不是占筮之书
第六讲 解读《周易》全书的关钥:乾、坤卦(上)
作为儒家道家理论源头的三种理论的形成
一、 乾卦的基本解读
二、 乾卦为何不叫天卦
三、 乾卦卦辞是全卦的纲领,也是《周易》
全书的纲领
四、 从幽微发展到盛极而衰
乾卦爻辞释义
五、 特殊的爻辞
用九对六条爻辞的理论提升
六、 乾卦思想总结
本卦的三种理论:全书的纲领,也是儒道 两家思想的基础
第七讲 解读《周易》全书的关钥:乾、坤卦(下)
作为儒家道家理论源头的三种理论的形成
一、 仰承乾卦的柔顺之道
释坤卦
二、 牝马般的柔顺,真正的王后之道
释坤卦卦辞
三、 逐条对应乾卦爻辞,真正的仰承之道
释坤卦爻辞
四、 坤卦总结
立柔守雌与龙战之关系
第八讲 小畜卦:乾坤卦思想的全面体现
孚诚的开示
一、 风起蘋末之小畜
释卦名
二、 风行天上的含义
释卦象、卦辞
三、 履道循环和有孚挛如
释爻辞
第九讲 《周易》中的天道循环思想(上)
诠释泰、否两卦
一、 《周易》对循环理论的最高礼赞
二、 释泰卦
乾坤颠倒昭示的是否极泰来的循环
三、 释否卦
从天地正位到否塞不通
四、 背出分训而同时合训
泰、否卦的哲学总结
第十讲 《周易》中的天道循环思想(下)
兼释既济 未济 剥 复诸卦
一、 释剥卦
孤阳的循环
二、 释复卦
往复之复,就是循环
三、 既济卦与未济卦
从水火不容到水火相背
四、《周易》全书千里来龙之结穴
既济 未济卦解说
第十一讲 倡言孚诚,其贵何如!
兼释益 损 井 革 中孚 萃
诸卦
一、 何为孚诚?
二、 对《周易》中孚的再认识
三、 释益卦
――孚诚政治与人生的道德基础
四、 源于天入于心发于外的孚诚,政治的
最高原则
益卦的价值
五、 释损卦
――二簋可用享的简省之道
六、 释井卦
国脉的澄清
七、 释革卦
――革卦就是讲大人虎变的改革
八、 中孚卦:孚诚的极致
鹤鸣在阴和鸡飞升天
九、 释萃卦
――从孚乃利用禴到慎终追远
第十二讲 立柔与实践
道家思想的发微兼释离 屯诸卦 心
一、 立柔守雌,现实中的实践智慧
――羝羊触藩困境的解脱
二、 道家道的产生
老子对《周易》的继承
三、 释离卦
――由母马到母牛,柔和境界的
追求
四、 释屯卦
艰难玉成,诸侯建国
五、 释小过卦
――从飞鸟遗音和密云不雨看
《周易》倡导无为的智慧
第十三讲 比《周易》影响更大的另一种周易
简介《周易大传》的内容和价值
一、 概述
二、 十翼的主要内容
三、 动之微也的智慧
四、 《周易大传系辞》对《周易》本经研究
的贡献
|
內容試閱:
|
自序
小书终于杀青,总要写几句话。关于《周易》内容本 身的话,都在书里,无需赘言。这里只想谈谈治《易》 之难。
从历史上看,太史公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 子读《易》,是韦编三绝,这是大家熟悉的典故,无 需多言。公元1508年,王阳被贬贵州龙场驿,驿站房 屋毁败,只好住进附近逼仄的山洞里,阳自题洞额一 玩易窝。这个玩字,出自《周易大传系辞》: 君子居则观其;而玩其辞。(《系辞上传》第二章)这 里的观 玩可理解成反复揣摩、探讨之意。揣摩、 探讨什么呢?就是象和辞,就是研究卦象和卦爻 辞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上两例所涉皆是圣人,可见读《易》之不易。私心 揣测,阳的龙场悟道与他研习《周易》可能也不无 关系。孔子感叹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 过矣(《论语》),两者都说明《周易》所含思想的重 要性。
读《易》之不易,还在于易学著作之繁难。以汗牛 充栋形容两汉以后的易学著作,不算夸张。此外, 研究《周易》历代所谓易学著作内容庞杂,读之常常 令人神昏目眩,无所适从。现代著述如大儒熊十力先生的 《乾坤衍》,也并不易读。
可见,读《易》之难,一在《易》之本身;二在历代 易学著作之庞杂。面对如此局面,今日治《易》者又 当如何呢?
1979年坤生读研,师从治《易》大家先师宋祚胤先 生,攻读先秦典籍。1992年坤生出版《周易老子新证》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周易非易》《老子不 老》(繁体竖排版,台湾中天出版社),此后,陆续发表过 一些有关《周易》的论文,如《论周易的思想体系》《论乾坤卦》《周易经传异同考》《论泰否卦》等。
坤生并非《周易》专家,且资质平平,学术方向亦时 有转移,以上所云,意在说明:面对《周易》卦之难读 的第一种情况,并无捷径可寻,浸;其间,日久自有收 获。本书三、四两讲是谈《周易》的研究方法,或许在方 法上对读者朋友读《易》有所帮助。
至于第二种困难,想起朱熹治《易》的一点体会: 易学譬如竹片编制的一只灯笼,多一条竹片则多一条 暗影,拆掉竹片,则一片光。这是朱夫子要我们治 《易》时刊落旁支,直指本干。循此原则,这本小书,除 最后一讲讨论《周易大传》夕卜,其余十二讲皆是关于《周 易》本经中卦的研读与讨论。诸家之说,合则取之,否 则,犹如入泥沼之地,越动则陷入越深,谈何发皇《周 易》之本旨呢?
朱熹是最会读书的中国人之一,鹅湖之会后三 年,他在和陆九渊诗中有这样两句: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
这是说,治学时需要注意的是旧学的粗疏和新 学的肤浅,克服这两者,治学者自然就能进入到新的境 界。诗写得精微而恳切,以此与读者朋友们共勉。
是为序。
刘坤生
丁酉年夏日于广州荔湖城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