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较严重的信任危机,本书用案例经验呈现以S市菜团为核心的安全食品行动如何通过结成团体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的独特信任体系,从而获得值得信赖的产品。同时,对农夫市集、消费者团体、生产者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书中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经验显示了转型时期国人信任建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人际信任发展的普遍特征,也有与西方学者总结的信任演化模式极为不同的特质。
|
內容簡介: |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较严重的信任危机,本书用案例经验呈现以S市菜团为核心的安全食品行动如何通过结成团体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而形成的独特信任体系,从而消费到值得信赖的产品。并对农夫市集、消费者团体、生产者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经验显示了转型时期国人信任建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的人际信任发展的某些普遍特征,也有与西方学者总结的信任演化模式极为不同的某些特质。
|
關於作者: |
帅满,198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2005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09、2012年分别在社会学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导师为陈映芳教授。2012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导师为罗家德教授,2015年7月9日获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7月17起至今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本校研究员。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国研究中心访学,合作导师为GUO际人类学家Professor Yunang Yan(阎云翔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信任研究、组织社会学、社区研究、社会网络与社会资等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 概念界定
二 信任建构和演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第三章 食品安全信任缺失与信任功能替代品的出现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逻辑
二 我国低社会信任成因分析
三 信任缺失的功能替代品:个体化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
第四章 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机制
一 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环节
二 安全食品的结构性信任体系与信任演化模式
三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信任转化与演进机制研究
一 信任建立与转化
二 信任受损与破坏
三 新理事的努力与未预结局:制度信任的破坏
第六章 S市农夫市集和B市有机农夫市集的信任演化比较
一 信任建立
二 信任经营和维持
三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消费者团体的互惠模式和强度对信任演化影响的比较
一 组织内的互惠与信任
二 互惠对组织信任演化的影响
三 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的信任演化比较
一 小型生态农场:理念、口碑与可信赖性
二 有机蔬菜种植小组:信任因网络结构分裂受损
三 B市社区支持农业农场:信任因网络结构分割受损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一 安全食品行动的缘起与行动主体的中等收入群体特性
二 中间团体促进信任建构
三 理解安全食品行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成为国内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对人际信任演化、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国人的特殊和普遍信任特点、我国低社会信任度成因等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研究,相对而言,对组织内的信任建构和演化逻辑、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信任重建路径的研究较少,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食品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面对本体性安全危机,民众采取不同方式应对食品安全问题。2010年,S市出现了个体消费者自发建立社会团体寻找安全食品的安全食品行动。本书从信任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参与观察、个案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包括S市农夫市集、与多家小型生态农场合作的S市菜团为中心,同时结合国内安全食品行动的典型消费者团体、农夫市集、生产者案例的比较分析,考察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逻辑,探索组织发展和信任演化分化的原因,从而为理解我国民众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提供思路,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信任重建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由个体消费者组成的消费者团体、不同规模和运作模式的生态农业生产者、沟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农夫市集构成的安全食品行动,是本书的研究对象。而本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机制和演化逻辑:一方面,提出了中观层次的网络结构信任概念,可以打通微观层次的人际信任和宏观层次的制度信任,为探索组织内不同层次的信任建构、转变和演化逻辑提供分析基础,推进信任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信任是一种社会简化复杂性的重要机制,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研究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逻辑有助于政府建构更值得信赖的食品安全体系,并为社会组织的信任建构、社会信任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的材料来源包括田野调查和二手资料收集两部分:一方面,笔者对S市菜团、S市农夫市集及其部分生态农场进行了实地走访、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收集了包括访谈资料、照片、田野日志、豆瓣小组发帖、QQ群聊天记录等在内的质性研究资料;另一方面,收集了B市有机农夫市集、B市绿色妈妈团、四川省安农村有机蔬菜种植小组、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相关的访谈逐字稿、媒体报道、期刊论文等二手资料。
本书有九个章节:前三章为概述性内容,即提出研究问题、明晰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第四、五两章是针对S市安全食品行动的实证分析,探讨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和演化机制;第六至八章为比较分析,分别对有机农夫市集、消费者团体、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第九章为总结,对安全食品行动进行阐释和讨论。本书将安全食品行动理解为食品安全信任缺失的功能替代品,既有针对典型案例信任建构和演化的长期调查和分析,具有研究深度,也对业界三类安全食品行动主体代表性案例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具有研究广度。
对S市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逻辑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安全食品行动者通过结成团体,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而形成的独特封闭性信任体系,从而在社会信任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消费到值得信赖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信任转化有固定的步骤,人际信任的建立需要跨越自己人外人的信任边界,关系网动员和第三方介绍形成的封闭网络结构是网络结构信任形成的关键,制度信任的形成有赖于宪法集体选择操作规则的确立,但网络结构信任破坏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步骤,它会因关系的破坏而受损,且网络结构信任的破坏也会对制度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S市农夫市集和B市有机农夫市集的信任演化比较分析显示:基于认同的信任和关系网动员促进了B市有机农夫市集的形成,经信任传递、扩散和规模效应后形成大单圈,并向制度信任演化;S市农夫市集的发起也基于认同产生的信任,但制度信任建设和破坏的过程导致网络结构两次分裂,先是脱离S市菜团而独立,继而演化为并行的两个农夫市集,信任因结构分裂、规模受限而受损和被破坏。
对S市菜团、B市绿色妈妈团、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三个消费者团体内的互惠模式和强度对于信任演化和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单向互惠虽然短时间内依赖团体内较强的人际信任可以得到维持,但由于打破了接收方和给予方的平衡,因此无法长期持续下去,组织内的网络结构信任存在受损风险,合作社发展阶段的S市菜团、无偿分享阶段的B市绿色妈妈团即为例证;从单向互惠转向双向互惠、互惠程度的持续提升是消费者团体内信任关系维持和强化的驱动力,NGO发展阶段的S市菜团、B市绿色妈妈团的持续运营和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即为例证。
对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的信任演化比较分析发现:与S市菜团合作的三位小型生态农场主基于理念的生产和倡导行为通过口口相传和互联网传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和业界口碑,收获了较高的可信赖性;四川省安农村有机蔬菜种植小组因网络结构分裂,形成双圈无桥的小圈子而使信任受损,利益局限于小团体内,显示了传统小农合作的局限性;以B市社区支持农业农场为代表的中型农场则兼具理念和合作能力,收获了稳定的客户和利润,但农场工作人员内部存在有无先赋性之分,导致网络结构分割从而使信任受损同时增强乏力。
安全食品行动是食品安全信任缺失的功能替代品,行动者具有中产阶层特性。通过信息公开、公开表达和制度化的不信任等制度安排,基于安全食品获得而形成的社会中间团体可以促进信任建构,也可以为理解当代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切入点。
聚焦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演化议题,本书的学术创新和贡献表现为:一方面,与国内针对个案的食品安全信任报道、研究相比,本书既有立足于个案的深入分析,也勾勒了行业总体概况,拥有更宽阔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国家的社会信任度较高、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分工细化的现代性系统风险、民众的应对措施具有非个体性特点不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故意的食物污染层面,系统风险管理失效导致个体化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针对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逻辑研究具有破解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重建转型期社会信任的意义。
本书的读者对象可能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对信任感兴趣的研究者。本书以安全食品行动为例,探讨信任的动态演化过程,对人际信任建构、组织信任演化、社会信任重建具有理论对话和实践指导意义。第二,食品安全问题关注者和决策部门。食品安全是国内外政府、民众共同关注的议题,本书关注的安全食品行动集国内多个城市的实践于一体,可以为个体和决策机构反思、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社会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及社会组织研究者。本书对包括S市菜团、B市有机农夫市集和S市农夫市集、生态农场等在内的消费者团体、生产者进行研究,经典案例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实践发展积累经验,也可以为社会组织研究者提供素材和启发。第四,生态农业关注者和参与者。越来越多对三农、城乡、环保问题和现代社会风险具有反思性的青壮年加入生态农业的队伍,本书中的安全食品行动者即为这一队伍的部分成员。个体消费者、消费者组织、生产者的发展历程与信任演化经验可以使生态农业关注者和参与者更好地认识所处的社会情境,并为其实际行动提供经验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