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光纤通信系统(第四版)

書城自編碼: 34823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美]Govind P.,Agrawal [戈文德 · P.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383137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1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售價:NT$ 354.0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94.0
Redis 高手心法
《 Redis 高手心法 》

售價:NT$ 520.0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售價:NT$ 311.0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售價:NT$ 307.0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售價:NT$ 338.0
费里尼的电影
《 费里尼的电影 》

售價:NT$ 463.0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售價:NT$ 411.0

編輯推薦:
经典著作,适合作为教材。作者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James C. Wyant光学教授,OSA期刊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主编(20142019),2012年IEEE量子电子学奖获得者,2015年Esther Hoffman Beller奖章获得者,2019年Max Born奖获得者。世界光电子和光通信领域的著名学者,在非线性光学和光纤通信领域著作颇丰。OSA会士,IEEE终身会士。
內容簡介:
本书是光纤通信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光纤、 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单信道和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光纤的损耗管理、色散管理和非线性管理技术,先进光波系统,以及全光信号处理。全书内容系统全面,理论体系严谨,讲解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同时非常注重光纤通信新技术。
關於作者: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James C. Wyant光学教授,OSA期刊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主编(20142019),2012年IEEE量子电子学奖获得者,2015年Esther Hoffman Beller奖章获得者,2019年Max Born奖获得者。世界光电子和光通信领域的著名学者,在非线性光学和光纤通信领域著作颇丰。OSA会士,IEEE终身会士。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James C. Wyant光学教授,OSA期刊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主编(20142019),2012年IEEE量子电子学奖获得者,2015年Esther Hoffman Beller奖章获得者,2019年Max Born奖获得者。世界光电子和光通信领域的著名学者,在非线性光学和光纤通信领域著作颇丰。OSA会士,IEEE终身会士。
目錄
第1章绪论
1.1历史回顾
1.1.1光纤通信的需求
1.1.2光波系统的演进
1.2基本概念
1.2.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2.2信道复用
1.2.3调制格式
1.3光通信系统
1.4光波系统组成
1.4.1作为通信通道的光纤
1.4.2光发射机
1.4.3光接收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光纤
2.1几何光学描述
2.1.1阶跃折射率光纤
2.1.2渐变折射率光纤
2.2波的传输
2.2.1麦克斯韦方程组
2.2.2光纤模式
2.2.3单模光纤
2.3单模光纤中的色散
2.3.1群速度色散
2.3.2材料色散
2.3.3波导色散
2.3.4高阶色散
2.3.5偏振模色散
2.4色散引起的限制
2.4.1基本传输方程
2.4.2啁啾高斯脉冲
2.4.3对比特率的限制
2.4.4光纤带宽
2.5光纤损耗
2.5.1衰减系数
2.5.2材料吸收
2.5.3瑞利散射
2.5.4波导缺陷
2.6非线性光学效应
2.6.1受激光散射
2.6.2非线性相位调制
2.6.3四波混频
2.7光纤设计和制造
2.7.1石英光纤
2.7.2塑料光纤
2.7.3光缆和连接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光发射机
3.1半导体激光物理
3.1.1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3.1.2非辐射复合
3.1.3光增益
3.1.4反馈和激光器阈值
3.1.5纵模
3.1.6激光器结构
3.2单模半导体激光器
3.2.1分布反馈激光器
3.2.2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
3.2.3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3.2.4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3.3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3.3.1连续工作特性
3.3.2调制带宽
3.3.3相对强度噪声
3.3.4频谱线宽
3.4光信号产生
3.4.1直接调制
3.4.2外调制
3.5发光二极管
3.5.1连续工作特性
3.5.2调制响应
3.5.3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3.6光发射机的设计
3.6.1光源与光纤的耦合
3.6.2驱动电路
3.6.3可靠性和封装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光接收机
4.1基本概念
4.1.1响应度和量子效率
4.1.2上升时间和带宽
4.2常用的光电探测器
4.2.1p-n光电二极管
4.2.2p-i-n光电二极管
4.2.3雪崩光电二极管
4.2.4MSM光电探测器
4.3光接收机的设计
4.3.1前端
4.3.2线性通道
4.3.3数据恢复
4.3.4集成光接收机
4.4光接收机噪声
4.4.1噪声机制
4.4.2p-i-n光接收机
4.4.3APD光接收机
4.5相干探测
4.5.1本机振荡器
4.5.2零差探测
4.5.3外差探测
4.5.4信噪比
4.6光接收机灵敏度
4.6.1误码率
4.6.2最小接收光功率
4.6.3光电探测的量子极限
4.7灵敏度劣化
4.7.1消光比
4.7.2强度噪声
4.7.3定时抖动
4.8光接收机的性能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光波系统
5.1系统结构
5.1.1点对点链路
5.1.2分配网
5.1.3局域网
5.2设计指南
5.2.1损耗限制光波系统
5.2.2色散限制光波系统
5.2.3功率预算
5.2.4上升时间预算
5.3长途光波系统
5.3.1性能限制因素
5.3.2陆地光波系统
5.3.3海底光波系统
5.4功率代价的来源
5.4.1模式噪声
5.4.2模分配噪声
5.4.3反射反馈和噪声
5.4.4色散致脉冲展宽
5.4.5频率啁啾
5.4.6眼图闭合度代价
5.5前向纠错
5.5.1纠错码
5.5.2编码增益
5.6计算机辅助设计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多信道系统
6.1WDM光波系统
6.1.1大容量点对点链路
6.1.2广域网和城域网
6.1.3多址WDM网络
6.2WDM组件
6.2.1可调谐光滤波器
6.2.2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6.2.3分插复用器和滤波器
6.2.4星形耦合器
6.2.5波长路由器
6.2.6WDM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
6.3系统性能问题
6.3.1不同波长线性串扰
6.3.2相同波长线性串扰
6.3.3非线性拉曼串扰
6.3.4受激布里渊散射
6.3.5交叉相位调制
6.3.6四波混频
6.3.7其他设计问题
6.4时分复用
6.4.1信道复用
6.4.2信道解复用
6.4.3系统性能
6.5副载波复用
6.5.1模拟和数字副载波复用系统
6.5.2多波长副载波复用系统
6.5.3正交频分复用
6.6码分复用
6.6.1时域编码
6.6.2频域编码
6.6.3跳频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损耗管理
7.1光纤损耗的补偿
7.1.1周期放大方案
7.1.2集总放大和分布放大
7.1.3双向泵浦方案
7.2掺铒光纤放大器
7.2.1泵浦和增益谱
7.2.2二能级模型
7.2.3放大器噪声
7.2.4多信道放大
7.3光纤拉曼放大器
7.3.1拉曼增益和带宽
7.3.2拉曼引起的信号增益
7.3.3多泵浦拉曼放大
7.3.4拉曼放大器的噪声指数
7.4光信噪比
7.4.1集总放大
7.4.2分布放大
7.5电信噪比
7.5.1放大自发辐射引起的电流起伏
7.5.2放大自发辐射对信噪比的影响
7.5.3放大器链中噪声的累积
7.6光接收机灵敏度和Q因子
7.6.1误码率
7.6.2Q因子与光信噪比的关系
7.7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7.7.1通过调制不稳定性的噪声增长
7.7.2噪声引起的信号劣化
7.7.3噪声引起的能量起伏
7.7.4噪声引起的定时抖动
7.8周期放大光波系统
7.8.1数值方法
7.8.2最佳输入功率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色散管理
8.1色散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2色散补偿光纤
8.2.1色散补偿条件
8.2.2色散图
8.2.3色散补偿光纤的设计
8.3光纤布拉格光栅
8.3.1均匀周期光栅
8.3.2啁啾光纤光栅
8.3.3采样光栅
8.4色散均衡滤波器
8.4.1Gires-Tournois滤波器
8.4.2马赫曾德尔滤波器
8.4.3其他全通滤波器
8.5光学相位共轭
8.5.1工作原理
8.5.2自相位调制的补偿
8.5.3相位共轭信号的产生
8.6高比特率信道
8.6.1可调谐色散补偿
8.6.2高阶色散管理
8.6.3偏振模色散补偿
8.7电色散补偿
8.7.1群速度色散预补偿的基本思想
8.7.2发射端预补偿
8.7.3接收端补偿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非线性效应的控制
9.1光纤非线性的影响
9.1.1系统设计问题
9.1.2半解析方法
9.1.3孤子区域和伪线性区域
9.2光纤中的孤子
9.2.1光孤子的特性
9.2.2损耗管理孤子
9.3色散管理孤子
9.3.1色散渐减光纤
9.3.2周期色散图
9.3.3设计问题
9.3.4定时抖动
9.3.5定时抖动的控制
9.4伪线性光波系统
9.4.1信道内非线性效应的起源
9.4.2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9.4.3信道内四波混频
9.5信道内非线性效应的控制
9.5.1色散图的优化
9.5.2相位交替技术
9.5.3比特交替偏振
习题
参考文献第10章先进光波系统
10.1先进调制格式
10.1.1光信号的编码
10.1.2振幅和相位调制器
10.2解调方案
10.2.1外差同步解调
10.2.2外差异步解调
10.2.3光延迟解调
10.3散弹噪声和误码率
10.3.1外差同步解调接收机
10.3.2外差异步解调接收机
10.3.3带有延迟解调的接收机
10.4灵敏度劣化机制
10.4.1激光器的强度噪声
10.4.2激光器的相位噪声
10.4.3信号偏振起伏
10.4.4光放大器加入的噪声
10.4.5光纤色散
10.5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10.5.1非线性相位噪声
10.5.2光纤色散效应
10.5.3非线性相位噪声的补偿
10.6最新进展
10.6.1采用DBPSK格式的系统
10.6.2采用DQPSK格式的系统
10.6.3采用QAM和相关格式的系统
10.6.4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系统
10.7极限通道容量
习题
参考文献第11章全光信号处理
11.1非线性技术和器件
11.1.1非线性光纤环形镜
11.1.2参量放大器
11.1.3半导体光放大器中的非线性效应
11.1.4光学双稳器件
11.2全光触发器
11.2.1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
11.2.2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
11.3波长转换器
11.3.1基于交叉相位调制的波长转换器
11.3.2基于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器
11.3.3无源半导体波导
11.3.4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波长转换器
11.4超快光交换
11.4.1时域解复用
11.4.2数据格式转换
11.4.3包交换
11.5光再生器
11.5.1基于光纤的2R再生器
11.5.2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2R再生器
11.5.3基于光纤的3R再生器
11.5.4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3R再生器
11.5.5相位编码信号的再生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位制
附录B 缩写词
附录C 脉冲展宽的一般公式
附录D 软件包
中英文术语对照
內容試閱
译者序
自从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以来,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光纤通信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已经成为现代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石。随着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业务和应用的不断推进,对光纤通信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光纤通信也势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高峰。因此,无论是对于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是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的科研人员,了解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Govind P. Agrawal教授的著作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是一本系统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发展前沿的经典著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罗切斯特大学、南安普敦大学在内的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都采用该书作为光纤通信课程的教材。同时,该书在光纤通信文献中的引用率也相当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书的权威性和经典性。Govind P. Agrawal教授作为世界光纤通信领域的著名学者,从1989年就开始在罗切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讲授光通信课程,并长期从事该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本书正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该书首版于1992年问世,再版于1997年,2002年推出了第三版,2010年推出了目前的第四版,被行业人士誉为大师之作。与上一版相比,第四版新增了两章内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光纤、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单信道和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光纤的损耗管理、色散管理和非线性管理技术,先进光波系统,以及全光信号处理。纵览全书,其内容系统全面,理论体系严谨,讲解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同时非常注重近年来光纤通信的新技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将这本光纤通信领域的经典著作介绍给中文读者。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天津大学的贾东方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忻向军共同完成。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对原书中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更正。
感谢Govind P. Agrawal教授对中文译书出版方面给予的合作。由于译者学识所限,疏漏乃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及专家不吝赐教,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
Forward
It is with pleasure that I write this forward for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fourth edition of my book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published in 2010 by Wiley. This book has expanded considerably from its third edition because of the recent adoption of phasemodulation techniques together with the use of digital processing at optical receivers. In addition to additions and updates in all chapters, the fourth edition contains two new chapters entitled Advanced Lightwave Systems and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The Optiwave Corporation provides a stateoftheart software package suitable for designing modern lightwave systems. It is my hope that the software package will help to train the students and will prepare them better for an industrial job.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Group of Tianjin University is to be commended for undertaking this project and finishing it in a timely fashion. The same group translated my two books on Nonlinear Fiber Optics and published a combined Chinese edition of them in 2010. I am very pleas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at translation and am confident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my book on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ll preserve the quality and will be liked by everyone.
I visited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nd Chengdu during my China trip in 2007. I learned during that trip that previous Chinese editions of my books have been well received by both the Chinese scientists and students. Both my wife and I enjoyed our 2007 visit so much that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ing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I am pleased that my work is available to a wide audience in China, and I thank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Chinese publisher,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PHEI, for making this possible. Thanks are also due to the U.S.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for granting the permiss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Govind P. Agrawal
Rochester, New York, USA
March 2014
前言
自从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以来,尽管初版和第四版之间只有相对较短的18年时间,但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92年,商用光纤链路的最大容量只有2.5 Gbps;仅仅4年后,随着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出现,总容量为40 Gbps的系统已经能够商用。2001年,商用WDM系统的容量超过了1.6 Tbps。与此同时,全世界部署的跨洋光波系统的容量也呈爆炸式增长。2001年,计划全球网络以2.5 Tbps的容量(64个WDM信道,单信道10 Gbps,4个光纤对)覆盖250 000 km;2004年实现了这个宏伟计划,系统开始商业运营这个系统现在由一家印度电信公司VSNL运营。尽管在2001年以后的几年内,随着所谓的通信泡沫的破裂,光纤通信发展放慢了脚步,但在光波系统的设计上仍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随着基于相位的调制格式、100 Gbps以太网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出现,光纤通信又开始加速发展。
自从本书的第三版于2002 年出版以来,已广泛受到从事光波技术的科学界和教育界的欢迎,世界上很多大学将它作为教材。在过去8年间,光纤通信系统又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版商和我都认为,想要让本书能够继续提供关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全面的最新报告,就有必要推出第四版;其结果就展现在你的手中。这个版本的主要目的仍和前几版一样。具体而言,它应能同时作为教材和参考书。基于这个原因,本书虽然强调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但对工程方面的讨论也贯穿始终。
为使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更广,需要新增大量的素材,因此与初版相比,现在的版本内容更多。尽管所有章节都有所更新,但主要的变化在第7章至第11章。我借助这个再版的机会重新编排了素材,使本书更适用于两学期的光通信课程。特别是将波分复用WDM这一章内容前移为第6章。这样编排之后,第1章至第6章可以作为基础,而第7章至第11章则涵盖了与先进光波系统设计有关的重要课题。具体而言,第1章引入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第2章至第4章分别重点介绍光纤通信的3个主要部分:光纤、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第5章和第6章分别关注单信道和多信道系统的设计问题。第7章和第8章分别重点介绍用于光纤损耗管理和光纤色散管理的先进技术。第9章关注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和用来管理它们的技术如光孤子的使用和通过增强色散的伪线性传输。第10章和第11章是新增的,其中第10章主要关注利用新颖的基于相位调制格式的相干和自相干光波系统,第11章重点介绍全光信号处理,特别强调波长转换和光再生。总之,本书的内容反映了截至2010年世界光波系统的现状。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生的教材,因此试图尽可能多地包括最新的素材,以使学生能接触到这个令人激动的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