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鱼文化》是中国*部关于中国鱼文化的民俗学专著,对中国鱼文化的内涵、功能、鱼谜、演进、发展等做了详细的探讨。从内涵来说,中国鱼文化包括捕鱼之术、鱼食制法、鱼信鱼忌、鱼与军旅、鱼图、鱼话。从功能来说,中国鱼文化包括始生导向功能如图腾崇拜、生殖信仰、祈望丰稔物阜;外衍导向功能如辟邪消灾的护神、星君兽体的象征、世界的载体、沟通天地生死的神使、表阴阳两仪的转合、通灵善化的神物;内化导向功能如巫药与占验、祭祀与祝贺、游乐与赏玩。从鱼迷来说,中国鱼文化包括鱼类献宝、和合与双鱼、鲧与乌鱼、人鱼与孟姜女。随着农耕的发展、龙的冲击、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大、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中国鱼文化在适应与整合中不断变迁,虽受到近代文明的强力冲击,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定的衰微之势,但其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却至今犹存,并有着聚合新创的巨大张力。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兼具趣味性,可供民俗学、艺术学等专业师生及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各类人员的休闲读物。
|
關於作者: |
陶思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长江文化促进会原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研究领域:民俗学、艺术学、文化遗产研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