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展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多层次、宽领域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既包括理论的创新,也包括实践的创新。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过程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都需要进行创新。从实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包括观念领域、教学领域、工作领域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的实现需要各领域、各部门协同创新。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關於作者: |
魏晓笛,女,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2016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6部;承担或主持教研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省部级重点课题6项。20多项成果曾分别获全国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潍坊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兼任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
目錄:
|
目 录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及其时代价值与创新发展
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
诚信传统美德及其现代价值探论
论解放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思政教育获得感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基本问题
孔子官德思想探析
五四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大班授课条件下的课堂组织模式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书院社区的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高校院系教工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行为技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培养
第二课堂项目活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潍坊市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微信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
论在五大理念指导下辅导员如何运用QQ群创新性开展工作
90后大学生之困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费孝通先生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指出,人们之间的很多意念,不能用逻辑和语言说清楚,总是表现为一种言外之意,这些意会的领域,是人与人关系中一个十分微妙、十分关键的部分。这种意会的研究,其实就是把社会学中最基础、最一般的概念社会关系的研究向深一层推进。学术上,其实并不是说总要一味去搞那些新奇的、超前的概念,很多非常平常、非常常见的概念,恰恰需要不断深入探讨,也往往是我们新的学术思想的最好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费孝通先生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提出,采用自觉的概念,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精神生活,从而实现文化自觉。只有实现文化自觉,才能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变人的思想观点和精神面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推动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新时代的呼唤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时代的呼唤。理论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在精神领域。如同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还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当今时代,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并反复交织在一起。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错综复杂,多样多变,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交锋融合。多变的社会思潮和多元的全球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展开厮杀,引发思想领域涌现出一系列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既与外在的社会结构有关,也与内在的文化心理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从内在文化心理的层面,来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进入新时代,有必要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为被把握在新思想中的新时代。这就亟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张耀灿教授从主客体互动关系的人学转换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体与其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成员吸收、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道德自主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四大要素构成,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从理论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大构成要素都需要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客体原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已不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再是教育者,而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构成双主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不再是受教育者,而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主要由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任务、 教育途径、教育载体和教育方法构成。这些介体内容也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而进行创新性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是指社会环境等硬环境,还包括氛围等软环境。这些也是需要进行不断创新的。
二、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意识形态的基础,也具备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着重大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中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即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的形成、巩固及其发展规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具有内在关联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性质、目标和方向,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不仅因为在性质、目标和方向上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定,从而使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受制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而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特有的发展规律性,又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建设和发展。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观念存在。相应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这也是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及其发展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均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即党性。如同列宁所言: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意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可以明确,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民大众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任何一个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本阶级的思想体系教育与武装广大工农群众,使之自觉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奋斗的一种教育实践、社会活动和意识形态工作。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具有紧密的联系。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尖锐。从国外看,西方国家的渗透与西化从未停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然是当前意识形态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存在。这就需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引领社会思潮,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认同教育。
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对教师的六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他还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路径。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章,随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及十九大逐步深化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强国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足见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承接过去,指引未来,新时代处在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节点上。新时代是我们历经站起来和富起来之后进入的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进入强起来的时代,人才强国是关键。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人才培养要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人才培养,首重立德树人,坚持厚德育人规律。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新时代的人才应当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