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该书是一部深度研究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研究著作。所谓哲学研究,就是指从唯物辩证法视域展开的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合理性和正确性的研究,即本书首先探讨研究问题的问题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其后从学术史的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分析为什么要研究该内容,准确表征所研究问题的哲学逻辑是什么,以及阐明该研究问题对当下学术处于怎么样的影响力度。
|
目錄:
|
目录
导言 如何进行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1
一、唯物辩证法应如何理解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 1
(一)社会建设逻辑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哲学表达 2
(二)社会建设思想是唯物史观中的发展逻辑 3
(三)中国道路建设需要寻求建设逻辑的根据 4
二、唯物辩证法视域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 6
(一)资本批判逻辑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 7
(二)唯物史观原理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 8
(三)共产主义理论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 9
三、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价值 10
(一)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研究的理论价值 11
(二)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研究的学术价值 12
(三)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研究的实践价值 13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4
(一)第一章: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合理性的唯物辩证法理解 14
(二)第二章: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理论逻辑与困难 15
(三)第三章: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实践逻辑与困难 15
(四)第四章:马克思消解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困难的哲学准备 16
(五)第五章: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建构逻辑 16
(六)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筑逻辑 16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合理性的唯物辩证法理解 18
第一节 蕴含社会建设逻辑前提和理论内涵的唯物辩证法 18
一、根植于存在为本原的唯物辩证法 19
二、内含以社会现实性的唯物辩证法 22
三、社会永恒发展逻辑的唯物辩证法 24
第二节 哲学理论把握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内在逻辑 27
一、作为哲学逻辑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理论 27
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30
三、批判性为本质特征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32
第三节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现实生活世界存在逻辑 34
一、作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前提逻辑的理想性社会逻辑 35
二、作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知逻辑的差异现实性理论 37
三、作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实践思维的差异性社会逻辑 40
第二章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理论逻辑与困难 46
第一节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构筑困难 46
一、无人身思辨理性的社会建设逻辑困难 47
二、非现实思辨自由的社会建设逻辑困难 52
三、虚幻性思辨国家的社会建设逻辑困难 57
第二节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思维困难 62
一、彼岸世界的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思维困难 63
二、思辨伦理的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思维困难 67
三、虚幻国家的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思维困难 70
第三章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实践逻辑与困难 77
第一节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社会和谐理念 77
一、精神的辩证运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78
二、自由与必然统一中实现社会和谐 82
三、普遍与特殊统一中实现社会和谐 85
第二节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的社会体制建构 88
一、社会体制组成部分的家庭体制建构 89
二、社会体制组成部分的市民社会体制建构 93
三、社会体制组成部分的国家体制建构 98
第三节 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困难 102
一、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之间矛盾化解的现实困难 103
二、法律理想与物质利益之间矛盾化解的现实困难 107
三、制度理想与物质利益之间矛盾化解的现实困难 111
第四章 马克思消解黑格尔社会建设逻辑困难的哲学准备 118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世界观准备 118
一、社会实践意识的原初构想 119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反思 122
三、现实社会矛盾化解的反思 125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逻辑准备 128
一、思辨哲学逻辑反思 129
二、思辨自由哲学批判 132
三、人类解放道路研究 136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实践逻辑准备 141
一、资本逻辑的深度批判 141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146
三、社会建设逻辑再探索 150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建构逻辑 159
第一节 现实自由的理论逻辑 159
一、高度发达生产力引领的现实自由理论逻辑 160
二、高尚精神境界普遍化的现实自由理论逻辑 164
三、社会分工差别化消失的现实自由理论逻辑 167
第二节 公有经济的体制逻辑 171
一、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公有经济体制逻辑 171
二、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产品的公有经济体制逻辑 175
三、践行各尽其能劳动体制的公有经济体制逻辑 179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运行逻辑 183
一、民主社会体制主导的和谐社会体制逻辑 183
二、协商社会体制主导的和谐社会体制逻辑 188
三、永恒探索社会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体制 192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筑逻辑 198
第一节 中国特色人民理论为前提的思想逻辑 199
一、生存权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 199
二、劳动权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 202
三、发展权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 20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价值为导向的价值逻辑 207
一、价值共识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逻辑 208
二、公平正义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逻辑 211
三、程序法治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逻辑 213
第三节 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为目标的运行逻辑 215
一、公共共同体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运行逻辑 216
二、权利划界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运行逻辑 218
三、限度差异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逻辑 221
参考文献 228
附录:课题相关研究成果 249
一、中国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 249
二、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关联 26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意蕴 269
|
內容試閱:
|
导言 如何进行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史上,有着许多重大的事件,如《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建立,等等。高度重视这些标志着马克思建设理想社会的重大事件,系统梳理其中蕴含着的马克思关于理想社会建设的思想(即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不仅是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术问题,而且也是哲学学科必须关注的学术前沿。从思维方式上理解,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认知视域;从内涵上理解,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从属于唯物史观的发展理念视域。就内在关联的视角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甚至可以互相指代,即都是要表征马克思哲学,没有必要进行原则性区分。差别之处在于,它们对应于不同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对应唯心辩证法而唯物史观则对应唯心史观。因此,广义上理解,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亦可称之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尽管马克思的著作和文献中论及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的著作和文献时常有之,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并没有足够关注这些著作和文献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根本原因或许在于,学者们过多地关注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要消灭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功能。与此相适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发展哲学已经成长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部门哲学。本书试图从唯物辩证法认知逻辑的视域,全面梳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问题意识、思想主旨、理论形态和社会实践。唯物辩证法认知逻辑的视域,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逻辑的视域。据此,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就是梳理、概括和准确表达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这就是说,只要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社会建设思想,就可以将其社会建设思想概括为社会建设逻辑,或者说,哲学意义上认为,不可以说马克思只有社会建设思想而没有社会建设逻辑。没有社会建设逻辑的社会建设思想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研究和中国道路建设深度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一、唯物辩证法应如何理解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
人们赋予马克思很多称号,其中最为著名的称号之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说革命家这一称号著名,是因为人们将马克思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解为社会革命。事实上,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革命,指代的是革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命,而不是革共产主义或称社会主义的命,即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准确表述应该是自我创新,尽管有时候改革的自我创新力度不亚于一场政治革命。本书所讨论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就是指马克思理论中蕴含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逻辑。这就是说,本书讨论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不适用于资本主义体制,或者说,不能用其作为改良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逻辑。因为,虽然一定时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共处,但其本质上的差别是不可调和的。对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唯物辩证法研究,首先要表征社会建设逻辑就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哲学表达,其次要阐明其为何是唯物史观中的发展逻辑,当然,还要探讨为何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能够作为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这就是说,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唯物辩证法研究,必须要给予上述问题以明确的和准确的回答。
(一)社会建设逻辑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哲学表达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社会建设问题就是思想家们持续关注着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追溯历史,古今中外,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倡导的理想国,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加强君主统治提出的君权神授;还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国家理念等等,无数思想家不断为社会建设问题提出新的理论和逻辑。这些智慧的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无不在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提供着功能各异的思想动力。从唯物辩证法视域理解,不同时期涌现出的不同社会建设思想,都是对于它所对应的那个时代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时代发展主题的哲学概括。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纷繁复杂,同一时代,常常会因对其解读不同而产生诸多不同的社会建设逻辑。例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社会建设问题上都有着属于各自的独到见解,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思想又可称之为观念、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逻辑,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指代思想的规律,或者说,逻辑就是泛指规律,是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哲学概括、哲学表达,是在诸多不同的思想中概括出的一般规律。据此,社会建设逻辑就应该通过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出其发展逻辑的哲学表达,使其成为社会建设视域中的思想的时代。
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建设思想,与之相对应,也必然存在不同的社会建设逻辑。新中国70年社会发展表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制度中的不同阶段,也会存在差别的社会建设逻辑。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苏联等国家的社会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发展的实际状况,将当时中国社会建设的道路确立为现代化建设,即可以将这一时期的社会建设逻辑,概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为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过精辟的分析,比如,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就矛盾的性质而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逻辑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发展逻辑指导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此时,中国共产党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这一时期的社会建设逻辑就是要以经济发展为先导,带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实力不断强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建设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道路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工作目标,从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全面统筹规划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建设工作。
虽然新中国每一个阶段在具体的社会建设逻辑上都会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哪一个阶段,它们各自的社会发展逻辑都是在围绕相同的发展主题而展开,即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换言之,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社会建设逻辑,都是将人民放在最为核心的地位,将努力维护好、切实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一以贯之。这就是说,不论哪个时期的社会建设现象多么不同和多么复杂,人们都可以从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视域来把握社会建设的逻辑。因为,正如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一样,社会建设逻辑也必然是社会建设思想中的哲学的时代。
(二)社会建设思想是唯物史观中的发展逻辑
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天才般的发现,即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又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科学意蕴上的社会历史逻辑。传统教科书将马克思哲学表征为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关键。唯物辩证法是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思想科学中的最大成果,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将唯心主义彻底驱赶了出去,颠覆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论,阐明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社会历史的发展逻辑。唯物辩证法不仅研究人的问题、市民社会的问题,而且在社会建设问题上也给予了深度关注,即阐明了社会建设的发展逻辑,或者说,社会建设问题亦是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问题意识。
虽然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并没有专门概括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但这并没有影响唯物辩证法视域中包含对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的客观性理解。从内容上看,这些思想和逻辑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建构之上。马克思投身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揭露资本剥削秘密的答案,并撰写了包含社会建设逻辑的巨著《资本论》。马克思大量阅读摩尔根等人的著作,撰写了包含社会建设逻辑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等。马克思不仅从商品、货币等元问题入手,揭露出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下,出现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从而导致人同人相异化[ ]的四种不同的异化现象,而且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的诸多弊端。资本主义的病态发展模式,使得在其中的人也变得畸形,人们不得不苦苦挣扎,以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从而使得在资本家的压迫与剥削下,人的发展成为了空中楼阁、梦幻泡影,即使是强制提高工资,那也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工资,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 ]。唯心史观的社会运行逻辑,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精神的寄托宗教,那个被马克思视为是人民精神鸦片的宗教[ ]。在如此的资本主义社会建设逻辑之下,不仅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不可能实现,就是所谓资本家的自由也是虚幻的实现。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问题上不断积极反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进行了概括性的批判性总结,出版了标志性成果《资本论》。在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虽然马克思并未停止对《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撰写的努力,但他在晚年却将更多的精力转到了对未来社会的社会建设逻辑的研究之中。这一转变是基于马克思亲自参与共产国际运动失败后,充分意识到,仅仅在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运行必然灭亡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建设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的发展逻辑。马克思将研究的视角,从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逻辑、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研究,转向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量阅读诸如摩尔根、梅恩、拉伯克等人的著作之上完成的。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对古代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进行规律性总结,并对马克思当时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比较,以期从社会建设逻辑的视角来积累思想资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寻找发展逻辑。
马克思自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生理想,他的整个人生历程,也是围绕着这一奋斗目标进行着持之以恒的努力。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及其思想的发展演变,始终围绕着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良性运行而进行,即无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当时德国所谓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共产党宣言》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诠释,还是《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揭露,抑或《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经验性总结,无不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和逻辑。
(三)中国道路建设需要寻求建设逻辑的根据
当今世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名词,特指改革开放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表征科学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道路。宽泛的意义上理解,中国道路有时也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发展道路。从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道路建设展现出的中国奇迹、中国现象,已经广为全世界所瞩目。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外的专家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奇迹,即他们试图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寻找解决本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方案,但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中国道路不仅仅只是关涉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道路已经或正在逐步演变为世界各国都可资借鉴的社会发展道路。马克思曾经指出,真正的哲学都应该是自己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反向理解这一逻辑,哲学亦能够对当下时代进行哲学诠释和思想引领,或者说,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社会建设之路,需要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表达。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道路进行深入阐释,作出准确和合乎理性的概括,就是将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哲学地展现出来。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带来的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变化,引发了诸多对于中国道路问题的学术探讨。然而,尽管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论述,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理论成果明显不足。无论是从改革方式、政策引领方面表征的中国道路,还是发展方向等层面表述的中国道路,都需要从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视角展开研究,即中国道路急需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表达。一定意义上理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或者说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表达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继承,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历史理解,中国道路的社会建设逻辑不仅仅只是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继承,还有中国逻辑的社会建设逻辑对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作为中国道路的哲学根据,至少有三大理由,其一,中国道路的发展表明,无产阶级的胜利与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社会终将会彻底出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契合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建设思想。其二,实践既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也是衡量中国道路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哲学,其蕴含的工业文明的主体精神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实践论》阐述的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主题与马克思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哲学思想深度契合,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而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也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其三,中国道路始终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社会的发展最终还是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建设发展的核心。中国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这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也应该就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百余年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即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作为中国道路的哲学根据,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从社会实践的视角理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就是对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提出了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根源于其中的中国价值、中国方案。这一奇迹完全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闭着眼睛走路,不是没有原则的乱闯。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其中,包括借鉴资本主义的建设经验,因为,正如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还要大[ ],所以,资本主义有其可资借鉴的经验。其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建设逻辑构想,日益成为中国道路的基本发展逻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各国的发展更是有着无比密切的联系,习近平据此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世界各国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也要能够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一社会发展逻辑,根源于马克思的人类发展理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