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新时代教育创新系列丛书)

書城自編碼: 347835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王毓珣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999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售價:NT$ 519.0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售價:NT$ 426.0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售價:NT$ 494.0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售價:NT$ 562.0
高功率激光推进
《 高功率激光推进 》

售價:NT$ 499.0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NT$ 510.0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售價:NT$ 406.0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售價:NT$ 666.0

編輯推薦:
当我们在谈论学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期待未来时,我们在期待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将何去何从?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将发生何种转变?本书面向未来的学校,关注当下的学生。立足于数字化时代背景,从教育学的特有视角,基于全球各地已有的实践,俯瞰学校教育的发展动向,前瞻性地对未来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学习、课堂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构成要素作出了详细阐释,系统地预测了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清晰地阐述了当下学校在应对未来学校到来时必须作出的应然调整。
內容簡介:
未来已来,风口已至。有关未来学校,我们作出了哪些想象和期待?未来,教师会被机器人取代吗?学生还需要坐在教室里学习吗?学校教育会走向工具与技术还是回归人文与关怀?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和我们想象中的未来学校有何异同?
无疑,未来是人类共同的未来,学校是成员共享的学校。本书是在教育学视角下前瞻未来学校的一部合著,分别从未来学校的兴起和意蕴,未来学校的教师、课程、教学、学习方式,未来学校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阐释,从应然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未来学校的学理,系统预测未来学校的前景。
关于未来学校,不少国家、地区已经有了方方面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以2000年OECD在荷兰鹿特丹召开面向未来的学校国际会议为转折点,加之会后出版的《面向未来的学校》一书的推动,几乎同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芬兰、印度等多个国家相继拉开了未来学校序幕。本书则立足于这样的实然背景与应然期待,论及了未来未来学校的意蕴,对未来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学习、课堂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构成要素作出了详细阐释,系统地预测了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清晰地阐述了当下学校在应对未来学校到来时必须作出的应然调整。作者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人时时处处可学、无课本无边界课堂的教与学等美好愿景。未来已来,风口已至。有关未来学校,我们作出了哪些想象和期待?未来,教师会被机器人取代吗?学生还需要坐在教室里学习吗?学校教育会走向工具与技术还是回归人文与关怀?教育学视角下的未来学校和我们想象中的未来学校有何异同?
无疑,未来是人类共同的未来,学校是成员共享的学校。本书是在教育学视角下前瞻未来学校的一部合著,分别从未来学校的兴起和意蕴,未来学校的教师、课程、教学、学习方式,未来学校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阐释,从应然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未来学校的学理,系统预测未来学校的前景。
关于未来学校,不少国家、地区已经有了方方面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以2000年OECD在荷兰鹿特丹召开面向未来的学校国际会议为转折点,加之会后出版的《面向未来的学校》一书的推动,几乎同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芬兰、印度等多个国家相继拉开了未来学校序幕。本书则立足于这样的实然背景与应然期待,论及了未来未来学校的意蕴,对未来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学习、课堂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构成要素作出了详细阐释,系统地预测了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清晰地阐述了当下学校在应对未来学校到来时必须作出的应然调整。作者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人时时处处可学、无课本无边界课堂的教与学等美好愿景。
未来学校正站在过去和现在的肩膀上,按部就班地行进而来。我们会发现,未来学校的智慧不仅体现于技术理性的闪耀,更体现于价值理性的绽放。我们终将走进未来学校,迎来智慧时代。
關於作者:
王毓珣,现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兼任教育部国培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专家、第七届天津市督学等。
合计出版《名师发展研究》、《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等专著5部,主编丛书5套,主编、副主编著作9部,参编著作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有3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华文摘》、《教育文摘周报》转载。主持与参与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目錄

第一章 未来学校的兴起
一、 未来学校的缘起
(一)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
(二) 科技创新的拉动
(三) 神经科学的进步
(四) 学校2.0的诟病
(五) 人的现代化的需求
(六) 人民群众的诉求
(七) 建设教育强国的必需
二、 未来学校的探索
(一) 未来学校探源
(二) 未来学校的全球行动
(三) 未来学校的中国作为
第二章 未来学校的意蕴
一、 未来学校的概念
(一) 未来
(二) 学校
(三) 未来学校
二、 未来学校的特征
(一) 育人为本
(二) 率性而教
(三) 学无边界
(四) 学本主义
(五) 智慧资源
(六) 学无常师
(七) 精准评价
(八) 绿色生态
三、 未来学校的争鸣
(一) 是消亡、独存,还是共存?
(二) 是改造、革命,还是创新?
(三) 是热衷、怀疑,还是整合?
第三章 未来学校的教师
一、 未来学校的教师: 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 未来教师面临的挑战
(二) 未来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二、 未来教师的角色重塑
(一) 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二) 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开发者
(三) 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
(四)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评价者
(五)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六) 教育教学的创造者、研究者
(七) 终身学习者
三、 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
(一) 信息素养
(二) 学习素养
(三) 合作素养
(四) 教育科研素养
(五) 读懂学生的素养
(六) 创新素养
四、 未来教师的发展途径和策略
(一) 树立基于技术的教育观念
(二) 注重基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
(三)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四) 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
第四章 未来学校的课程
一、 重新定义课程
(一) 课程的演变
(二) 重新定义课程
(三) 课程概念的历变
二、 未来学校的课程探索
(一) 未来学校课程的应然探索
(二) 未来学校课程的实然样态
三、 未来学校课程研究必须考虑的要素
(一) 教育目标
(二) 社会需要
(三) 知识变革
(四) 学生延展
(五) 教师改变
(六) 科技进步
四、 未来学校课程的走向
(一) 从教本走向学本
(二) 从全面走向核心
(三) 从学会走向会学
(四) 从标准走向定制
(五) 从书本走向生活
(六) 从分科走向整合
(七) 从阶段走向终身
(八) 从掌握走向创新
(九) 从线下走向混合
第五章 未来学校的教学
一、 重新思考教学
(一) 教学的变迁
(二) 重新定义教学
二、 技术影响下的教与学发展
(一) 技术对学生建构的影响
(二) 技术对教学环境的影响
(三) 技术对教学法的影响
三、 未来学校教学的价值追求
(一) 更好地适应学生
(二)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未来学校的教学样态
(一) 后MOOC时代混合教学的发展
(二) 跨学科的实践教学
第六章 未来学校的学习
一、 重新思考学习
(一) 学习的变革
(二) 重新定义学习
二、 基于技术的未来学校的学习
(一) 基于多元形式的学习
(二) 基于复杂背景的学习
(三) 基于宽泛场所的学习
三、 基于智慧的未来学校的学习
(一) 智慧学习中的技术与人
(二) 智慧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通框架
四、 未来学校的学习新样态
(一) 自适应下的内生学习
(二) 翻转下的异步学习
(三) 游戏化的泛在学习
五、 未来学校学习的新动向
(一) 走向终身学习
(二) 走向定制学习
(三) 走向体验学习
(四) 走向自主学习
(五) 走向混合学习
(六) 走向共生学习
第七章 未来学校的课堂
一、 重新思考课堂
(一) 追溯课堂的本义
(二) 课堂的传统认知
(三) 重新思考课堂
(四) 未来课堂的理念取向
二、 未来课堂的应然特征
(一) 以生为本的人性化环境
(二) 开放连通的无边界时空
(三) 智能信息化的技术支持
(四) 和谐充分的社会性互动
(五) 多元混合的教与学系统
(六) 丰富灵活的智慧型资源
三、 未来课堂的系统构建
(一) 畅想未来课堂
(二) 建构未来课堂
四、 未来课堂实践探索
(一) 未来课堂的世界探索
(二) 未来课堂的学校行动
(三) 未来课堂的平台搭建
第八章 未来学校的评价
一、 基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评价
(一) 未来学校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二) 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要性
(三) 素养评价案例
二、 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个性化评价
(一) 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是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
(二) 个性化评价的重要性
(三) 个性化评价案例
三、 作为学习过程实时反馈的即时评价
(一) 即时评价的重要性
(二) 即时评价案例
四、 基于技术支持的大数据评价
(一) 未来学校的技术支持
(二) 大数据评价的重要性
(三) 大数据评价案例
五、 支持协同教学的教学团队评价
(一) 教学团队评价的重要性
(二) 教学团队评价案例
六、 作为教师关键素养的数据素养评价
(一) 数据素养评价的重要性
(二) 数据素养评价案例
第九章 未来学校的管理
一、 未来人未来学校管理的出发点
二、 中国语境未来学校管理的立足点
(一) 何为未来学校管理的中国语境?
(二) 中国语境下的未来学校管理何为?
三、 文化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落脚点
(一) 未来学校的管理以文化管理为核心工作
(二) 未来学校的文化管理以组织文化为核心资源
(三) 未来学校的文化管理以教育性为核心功能
四、 效率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支撑点
(一) 重新认识教育的效率
(二) 教育效率要求下未来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
(三) 策略一: 基于教育技术要素的未来学校教育技术管理
(四) 策略二: 基于教育技能要素的未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五) 策略三: 基于课程要素的未来学校课程资源管理
(六) 策略四: 基于资本要素的未来学校物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去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
约翰杜威
方今的世界在新技术、新能源、脑科学、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的冲击下,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称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学者克劳斯施瓦布名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无论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下的工业革命要求必须植根现实、面向未来进行创新性革命,走向未来学校。
关于未来学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德国杜林的未来学校、瑞典爱伦凯的未来学校与美国杜威的明日之学校等。自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始关注未来学校的相关问题。例如,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荷兰鹿特丹召开面向未来的学校国际会议,会后出版了《面向未来的学校》一书,描绘了未来学校的蓝图。几乎同时,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法国、巴西、韩国、瑞典、俄罗斯、芬兰、英国、德国、印度等国相继拉开了未来学校序幕。未来学校正在向我们走来。
我国更是充分认识到未来学校的重要性。早在1912年,著名大教育家蔡元培就言明: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的题词点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此,我国政府从国家层面下达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多个指导意见与规划,加速推进未来学校相关行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出台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纳入工作重点,全面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了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组建了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实施未来学校实验室项目,出版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启动了未来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2030中国乡村学校计划各地的学校也积极地行进在未来学校的探索之路上,例如,北京一土学校、北京呼家楼小学、上海市西中学、上海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天津二十五中学、杭州云谷学校、山东昌乐一中、成都先锋学校、成都好奇学校、台北南港小学等。
关于未来学校的相关研究也紧紧跟进。英国路易丝斯托尔与加拿大迪安芬克的《未来的学校: 变革的目标与路径》(1996年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面向未来的学校》(2001年版)、美国阿兰柯林斯等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2009年版)、美国查尔斯M赖格卢特等的《重塑学校: 吹响破冰的号角》(2013年版)、美国戴维珀金斯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015年版)、法国让-米歇尔布朗盖的《未来的学校: 基础教育革新建议》(2016年版)、美国泰德丁特斯密斯的《未来的学校》(2018年版)、张治的《走进学校3.0时代》(2018年版)、余胜泉的《未来的学校》(2019年版)、朱永新的《未来学校: 重新定义教育》2019年版打开中国知网,关于未来学校的论文正呈井喷的态势。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未来学校进行了预测性、开拓性研究,为未来学校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过: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当下,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校2.0正垂垂老矣,未来学校之风已从四面八方吹来。期盼各位教育同仁,携起手来,怀揣义务、责任、使命与担当,仰望教育家璀璨的星空,脚踏中国幅员辽阔而坚实的教育大地,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从现在开始,从这里启航,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连接过去,立足现在,指向未来,大胆追求未来学校这一伟大而高贵的事情,去创造具有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未来学校!
司马迁有言:《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建设未来学校,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因为未来总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在现实中建构的。只有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才能追求未来学校。二要处理好简易、变易与不易的关系。因为简易就是大道至简;变易就是万事万物都依据规律变化;不易就是自然与社会法则是永恒不变的。只有做到化繁为简、注意变易、关注不易,才能建设好未来学校。三要处理好行与知之间的关系。因为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只有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才能建成未来学校。
各位教育同仁们,大千世界等你去探索,未来学校等你去定义!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拿起画笔在自己的教育领地大胆绘描未来学校的图景,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与拥抱未来学校百花争艳的春天!
这部著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教育学视角前瞻未来学校的一部合著。撰写这部著作的起因源于笔者主持承担的2014年度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慕课背景下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2014ZD49)。伴随着文献的积累、研究的深入、成员的增加、经费的扩充,我们逐渐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更为宏观背景下的未来学校研究。2017年底,我们组建了由7位志同道合的教育科研人员组成的写作团队,决定从应然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未来学校的学理,系统预测未来学校的前景。在明确写作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我们开始分工写作,历经两个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写作团队成员在圆满完成单位各种科研任务的情况下,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涵泳于书海,倾情于笔端,终于捧上了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
这部著作的序、第一章、第二章由王毓珣撰写;第三章由肖庆顺撰写;第四章由王毓珣、王颖撰写;第五章的第二、三、四节以及第六章的第二、三、四节由赵铮撰写;第五章的第一节以及第六章的第一、五节由王毓珣、赵铮撰写;第七章由王志辉撰写;第八章由张妍撰写;第九章由赵亮撰写;参考文献由王颖整理。遗憾的是,一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执笔者较多,书中难免存在瑕疵;二是由于引用文献较多,虽然我们尽量注明出处,但也难免有所疏漏。敬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请发至邮箱: jkywyx@126.com),我们将在再版时修正与注明。
最后,衷心感谢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将本课题列为2014年度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衷心感谢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这部著作列入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出版计划!衷心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本书列入出版计划!衷心感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相聚合作著述的条件!衷心感谢为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
王毓珣
2019年6月19日于学思行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