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有关扬州文化研究文集。以扬州历史文化研究为主,所收文章从内容上分别列入扬州学派研究、文选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维扬艺文、邗城史探、广陵才俊、学人笔札、典籍选刊等栏目,一共16篇,另书前有卷首语。设置合理,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在学界已产生一定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赵昌智, 江苏扬州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扬州文化与扬州学派研究会会长,有志于整理出版扬州学派的学术著作,研究并吸收利用扬州学派的学术成果,为今天的扬州文化建设服务。主编出版扬州学派丛书等多种著作。
|
目錄:
|
1 卷首语
扬州学派研究
3 焦循代撰《丧服足征录序》文本与阮元定本之差异 王章涛
8 校阮元《宋本十三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挍勘记;周礼注疏
挍勘记》卷一 孔祥军
20 略述诂经精舍许慎木主结衔论争 井 超
30 阮元《儒林传稿》文本源流及其演变考之四 伍野春
以征引、覆辑《四库全书总目》为例
42 凌晓楼先生交游考 钱 寅
66 《刘文淇集》标点指瑕 万仕国
文选学研究
75 昭明文苑 增华学林 高 晨 高明峰
《文选》与《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化遗产研究
84 扬州平山堂文脉发展的三阶段(10491911) 明 光
维扬艺文
96 论《唐宋旧经楼诗稿》中的花草意象 卫 蔚
邗城史探
102 扬州史编年(萧梁时期) 余国江
广陵才俊
133 汪楫交游略述 胡春丽
152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赵 阳 赵昌智
以郑板桥为中心试论扬州八怪的交友之道
164 程且硕和曹寅的诗文之交 方晓伟
173 边寿民事迹新考 朱德慈
|
內容試閱:
|
本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聚焦在对地方文献与文人交游的研究两个方面。《论语》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就是说,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文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可见古代的文指典籍文章, 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事迹与言论,而这正好就是本辑论文的重点。
今天的文献学,其含义已有所不同,它包括了校勘学、目录学、版本学及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标点等许多方面,本辑多篇论文也正好与之相关。《焦循代撰〈丧服足征录序〉文本与阮元定本之差异》将焦循代序和阮元的改定本对校,发现二者文字有所不同,指出阮序文字表述更为准确、完备、妥当,且言简意赅,可视为二次创作,也可见其治学,行文周密;阮序并未收入阮元《揅经室集》中,亦见其尊重代撰者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