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动物狂欢节》(副标题为动物园大幻想曲)是圣-桑于1886年2月赴波西米亚及奥地利旅行演奏途中,在历史文化名城格拉茨附近小镇库夫拉赫的狂欢节假期停留期间而写的嬉戏之作。全曲首次试奏是当年3月9日,在大提琴家查理斯 middot;拉布克(Carles Lebouc)的私人音乐会上。随后,第二次试奏是4月2日,在包里尼 middot;维阿当(Pauline Viardot)家中,听众中有作曲家的朋友弗兰茨 middot;李斯特,他曾向作曲家表示想听听这部作品。在几次非公开试奏后,圣-桑声称在他有生之年,除了《天鹅》一曲外,《动物狂欢节》的整部作品不得做发表。1圣-桑于1921年去世后,有关《动物狂欢节》的限制被解除,并由杜朗出版公司于1922年在巴黎出版此部作品。逐渐地,《动物狂欢节》成为圣-桑著名的作品之一。
《动物狂欢节》(副标题为动物园大幻想曲)是圣-桑于1886年2月赴波西米亚及奥地利旅行演奏途中,在历史文化名城格拉茨附近小镇库夫拉赫的狂欢节假期停留期间而写的嬉戏之作。全曲首次试奏是当年3月9日,在大提琴家查理斯拉布克(Carles Lebouc)的私人音乐会上。随后,第二次试奏是4月2日,在包里尼维阿当(Pauline Viardot)家中,听众中有作曲家的朋友弗兰茨李斯特,他曾向作曲家表示想听听这部作品。在几次非公开试奏后,圣-桑声称在他有生之年,除了《天鹅》一曲外,《动物狂欢节》的整部作品不得做发表。1圣-桑于1921年去世后,有关《动物狂欢节》的限制被解除,并由杜朗出版公司于1922年在巴黎出版此部作品。逐渐地,《动物狂欢节》成为圣-桑著名的作品之一。
|
關於作者: |
崔世光,1978年至1984年期间为中央乐团钢琴独奏家兼创作组成员、中国音乐家小组成员,多次赴包括苏联、东欧和西欧等国家的四十多个城市交流演出。1984年就读于美国Syracuse大学音乐学院,获两个硕士学位,于1987年至1993年受聘于该校,任教六年。曾在英国奥德堡音乐节、奥地利缪瑙中国文化研讨会、因斯布鲁克第17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迈阿密全美音乐教师年会上作中国钢琴音乐专题讲座。1990年在《美国音乐教师》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音乐教育状况,是首次由中国音乐家向西方读者所作的专题介绍。崔世光创作的钢琴作品在形式与技法上以中西融汇著称,其钢琴作品多次在国内及国际的作品比赛中获得奖项。1992年,埃德温拜赫尔钢琴协会为庆祝美东著名的阿达蒙特暑期钢琴音乐学校创立50周年,在纽约举办了钢琴作品国际比赛。崔世光的组曲《钢琴上的福斯特》成为全球征集的六十余部作品中的获奖作品。崔世光的演奏亦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唱片公司等录制发行。
|
內容試閱:
|
1.圣-桑《动物狂欢节》的诞生
法国钢琴音乐作品在西方钢琴文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给二十世纪钢琴音乐语言和形式的转化以重要的推动。圣一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是晚期浪漫派时期法国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法国精致艺术的魅力。其中两架钢琴与乐队合奏的《动物狂欢节》,就是以新颖的编排和充满幽默感的卡通笔法勾画出一个生动的、雅俗共赏的奇异音乐作品。
《动物狂欢节》(副标题为动物园大幻想曲)是圣-桑于1886年2月赴波西米亚及奥地利旅行演奏途中,在历史文化名城格拉茨附近小镇库夫拉赫的狂欢节假期停留期间而写的嬉戏之作。全曲第一次试奏是当年3月9日,在大提琴家查理斯拉布克(Carles Lebouc)的私人音乐会上。随后,第二次试奏是4月2日,在包里尼维阿当(Pauline Viardot)家中,听众中有作曲家的朋友弗兰茨李斯特,他曾向作曲家表示想听听这部作品。在几次非公开试奏后,圣-桑声称在他有生之年,除了《天鹅》一曲外,《动物狂欢节》的整部作品不得做发表。1圣-桑于1921年去世后,有关《动物狂欢节》的限制被解除,并由杜朗出版公司于1922年在巴黎出版此部作品。逐渐地,《动物狂欢节》成为圣一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圣-桑以狂欢节为命题勾画出相关动物的这些音乐小曲,向人们特别展示出通过夸张与扭曲等技术手法,会使同样的素材产生多么不同的音乐形象。听众可以感受到这些乐曲所表达出的音乐的温暖、幽默和机智,以及作曲家的灵感所闪现出的令人惊叹的火花。那些滑稽唐突的音乐玩笑,无疑是在当时狂欢节气氛之下的搞笑举动。然而,一旦离开了那特定的环境,就不免会有误解产生。圣一桑之所以对该作品下了禁令,表明他不想因这些玩笑而被后人误解。他宁可把它当作与朋友交流而自相取乐的游戏。那么,圣一桑在这部作品中究竟开了哪些玩笑呢?
第四首,作曲家将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序曲》中广为人知的《康康舞曲》末段旋律放慢数倍,移至低声部,并在旋律上方以三连音和弦构成厚重的音响造型,使原本一段活泼、快速的音乐出入意料地变成了乌龟慢吞吞爬行的音乐。
第五首,作曲家将柏辽兹在《浮士德的天谴》中描绘小精灵的音乐与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轻盈活泼的《诙谐曲》粘合在一起,并移至低声部交由低音提琴演奏,出人意料地变为大象重量级笨拙的舞步。
第十一首,作曲家以哈农指法练习和车尔尼练习曲来讽刺没有音乐的纯技巧练习,揶揄枯燥空洞的声音与动物无异。
第十二首《化石》是尤其夸张的一曲。乐曲以木琴模仿骨头撞击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博物馆中的史前生物骨架,乐曲素材采用的是作曲家早先所写的《骷髅之舞》音乐主题。这本应无伤大雅,可随后却出现了法国儿歌《小星星》(莫扎特曾经以这首儿歌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妈妈请听我说》),以及欧洲歌剧舞台上一段人人喜爱的花腔女高音《罗西娜的咏叹调》(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些在当时音乐生活中特定的标志性音乐符号在这部作品中全部与古生物做归类,这个玩笑显然开大了。
第十四首《终曲》,乐曲中活跃热闹的动物大团圆场面以当时面世尚不到十年的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为主导,前后各种动物依次出场,共同营造出灿烂欢愉的音乐高潮。
圣一桑这部为人称道的名作,在作品的各个段落中都以高雅的格调和艺术风趣使音乐与想象中栩栩如生的奇异动物形象相映生辉,妙趣横生。他把为查理斯拉布克(CarlesLebouc)而写的一曲《天鹅》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即终曲的前一首,之前所有的十几首音乐小品似乎全部成为《天鹅》的陪衬与烘托。天鹅的优雅气质和美丽高贵的音乐形象,无可争议地成为这部大幻想曲的核心段落,作品一经问世便立刻成为古典音乐文献中雅俗共赏的名曲,就连俄国舞蹈编导米哈伊福金(Mikhail Fokine)使用这部作品为俄罗斯芭蕾舞台上的名伶安娜巴甫罗娃(Anna Pavlova)所做的,以《天鹅之死》(The Dying Swan)为题的独舞小品(1905年),也成为古典芭蕾舞的经典舞曲。
2.《动物狂欢节》三架钢琴实用版本
1989年,我在Syracuse大学工作期间,为了给学生们寻找有趣的合奏曲目,方才发现《动物狂欢节》缺少一个实用版本,就这部作品的编制而言,即两架领奏钢琴与乐队部分缩编为第三架钢琴的合奏谱。我便在当时着手编辑并制作了这样一份乐谱用于课堂及校内的演奏会。这个版本在正式的音乐会上做全球首演则是在28年以后:首次是在中国厦门斯坦伯格国际音乐节(2017年10月)及中国三亚国际钢琴音乐节(2018年2月)上。钢琴部分分别由秦川和周挺以及元杰和陈韵颉担任,我本人指挥并演奏第三钢琴。三架钢琴演奏的《动物狂欢节》,在音乐会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示出圣一桑音乐语言的强大生命力。2021年将是圣一桑逝世一百周年,在这之前,此三架钢琴实用合奏谱的新版本,将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以原版品牌做全球首次发行,这是圣一桑在生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法国文化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中给上海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一次,圣一桑的这一部经典作品在上海以原版品牌首次出版,当是个令人感到十分愉快的回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