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润滑和密封设计(第二版)

書城自編碼: 34737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機械/儀表工業
作者: 吴晓铃,郝木明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35655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3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售價:NT$ 661.0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售價:NT$ 325.0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售價:NT$ 330.0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NT$ 661.0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售價:NT$ 1669.0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NT$ 28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NT$ 442.0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NT$ 386.0

編輯推薦:
一部顺应中国制造2025智能装备新要求、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的现代化机械设计工具书,从新时代机械设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追求现代感,兼顾实用性、通用性,准确性,涵盖了各种常规和通用的机械设计技术资料,贯彻了新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推荐了国内外先进、智能、节能、通用的产品。
目錄
第17篇 润滑
第1章润滑基础
1.1润滑剂的作用17-3
1.2润滑状态及分类17-3
第2章润滑剂
2.1润滑剂及其物理化学性能17-6
2.1.1润滑剂的分类17-6
2.1.2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17-7
2.1.2.1黏度17-7
2.1.2.2黏温特性17-10
2.1.2.3润滑剂的其他性能分析评定17-13
2.2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及功能17-14
2.2.1添加剂的分类与代号17-14
2.2.2各种添加剂的功能与作用机理17-16
2.2.2.1清净分散剂17-16
2.2.2.2抗氧抗腐剂17-19
2.2.2.3极压抗磨剂与油性剂17-21
2.2.2.4金属钝化剂17-25
2.2.2.5黏度指数改进剂17-25
2.2.2.6防锈剂17-26
2.2.2.7降凝剂17-27
2.2.2.8抗泡剂17-28
2.2.2.9乳化剂和抗乳化剂17-29
2.2.2.10其他润滑油添加剂17-30
2.2.2.11润滑油复合添加剂17-30
2.3润滑剂的类型及应用17-31
2.3.1润滑油17-31
2.3.1.1车用润滑油17-31
2.3.1.2工业齿轮油17-58
2.3.1.3液压油及液力传动油17-65
2.3.1.4汽轮机油17-84
2.3.1.5压缩机油17-90
2.3.1.6轴承润滑油17-97
2.3.1.7铁路内燃机车用油17-102
2.3.2润滑脂17-106
2.3.2.1润滑脂的分类、代号及组成17-106
2.3.2.2润滑脂的选用17-106
2.3.2.3润滑脂稠度分类17-119
2.3.3合成润滑剂17-120
2.3.4固体润滑剂17-121
2.3.5其他润滑材料17-123
第3章轴承的润滑
3.1滚动轴承的润滑17-124
3.1.1润滑的作用和润滑剂的选择17-124
3.1.2润滑脂润滑17-124
3.1.2.1润滑脂的选用17-124
3.1.2.2填脂量和换脂周期17-126
3.1.3润滑油润滑17-128
3.1.3.1润滑油的选择17-128
3.1.3.2润滑方式的选择17-128
3.1.3.3换油周期17-131
3.2滑动轴承的润滑17-131
3.2.1非完全流体润滑轴承的润滑17-131
3.2.2液体静压滑动轴承17-133
第4章齿轮传动的润滑
4.1齿轮润滑基础17-135
4.1.1齿轮润滑的特点和作用17-135
4.1.2齿轮传动的润滑状态17-135
4.2齿轮润滑油及添加剂17-137
4.2.1齿轮润滑油的基础油及添加剂17-138
4.2.1.1齿轮润滑油的基础油17-138
4.2.1.2齿轮润滑油的添加剂17-139
4.2.2齿轮润滑油的调制17-139
4.2.3齿轮润滑油的分类17-139
4.2.3.1工业齿轮油的分类17-139
4.2.3.2车辆齿轮油的分类17-144
4.2.4齿轮润滑油的规格标准(质量指标)17-145
4.3齿轮润滑油的合理选用方法17-145
4.3.1工业闭式齿轮油的选用方法(包括高速齿轮的润滑)17-147
4.3.1.1润滑油种类的选择17-147
4.3.1.2润滑油黏度的选择17-148
4.3.1.3润滑方式的选择17-149
4.3.2开式工业齿轮油(脂)的选用方法17-149
4.3.3蜗轮蜗杆油的选用方法17-149
4.3.3.1蜗轮蜗杆油种类的选择17-149
4.3.3.2蜗轮蜗杆油黏度的选择17-150
4.3.3.3蜗杆传动装置润滑方式的选择17-151
4.3.4车辆齿轮油的选用方法17-151
4.3.4.1车辆齿轮润滑油种类的选择17-151
4.3.4.2车辆齿轮油黏度的选择17-151
4.3.5仪表齿轮传动的润滑17-152
4.4润滑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17-153
4.4.1润滑对齿面胶合的影响17-153
4.4.2润滑对齿面磨损的影响17-156
4.4.3润滑对齿面疲劳点蚀的影响17-158
4.4.4润滑对齿轮振动、噪声的影响17-160
4.4.5润滑对齿轮传动效率的影响17-160
4.4.6润滑对齿面烧伤和轮齿热屈服的影响17-161
4.5齿轮传动装置的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统的设计17-161
4.5.1齿轮传动装置的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17-162
4.5.1.1油浴润滑17-162
4.5.1.2循环喷油润滑17-162
4.5.1.3油雾润滑17-164
4.5.1.4离心润滑17-165
4.5.1.5润滑脂润滑17-165
4.5.1.6固体润滑和自润滑17-166
4.5.2齿轮传动的冷却17-166
4.5.2.1功率损耗与效率17-166
4.5.2.2自然冷却17-168
4.5.2.3强制冷却17-168
4.5.3齿轮润滑油的过滤净化17-170
4.6齿轮传动装置油液监测17-172
4.6.1油液监测的方法和分析手段17-172
4.6.2油液监测流程图及取样要求17-173
4.7齿轮润滑油的更换17-173
4.7.1齿轮油使用中质量变化原因17-173
4.7.2齿轮油使用中质量变化的表现17-174
4.7.3齿轮润滑油的换油指标17-177
4.7.4齿轮润滑油的混用与代用17-179
4.7.4.1齿轮润滑油的混用17-179
4.7.4.2齿轮润滑油的代用17-180
第5章其他元器件的润滑
5.1导轨的润滑17-181
5.1.1导轨油的分类及规格17-181
5.1.2导轨润滑油的选用17-182
5.1.3机床导轨润滑方法的选择17-183
5.1.4机床导轨的维护保养17-183
5.2自动变速器的润滑17-183
5.2.1自动变速器油的特性17-183
5.2.2自动变速器油的分类和规格17-184
5.3离合器的润滑17-186
5.4联轴器的润滑17-187
5.5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润滑17-188
5.5.1机械无级变速器油的分类和规格17-188
5.5.2机械无级变速器油的选用17-189
5.5.3机械无级变速器油的合理使用17-190
5.6螺旋副的润滑17-190
5.6.1螺纹连接的润滑17-190
5.6.2回转变位及微调用螺旋副的润滑17-190
5.6.3机床螺旋传动的润滑17-191
5.7钢丝绳的润滑17-191
5.7.1钢丝绳润滑剂的种类及性能17-191
5.7.2钢丝绳的合理润滑17-192
5.8链传动的润滑17-194
5.8.1链传动对润滑剂的要求和选用17-194
5.8.2链条润滑方法的选择17-196
5.9活塞环和气缸的润滑17-196
5.9.1活塞环的润滑17-196
5.9.2活塞和气缸的润滑17-197
5.10凸轮的润滑17-198
5.11弹簧的润滑17-198
5.12键销的润滑17-199
第6章润滑方法及装置的选用
6.1润滑方法及装置简介17-200
6.1.1润滑方法的分类17-200
6.1.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17-202
6.1.3润滑部件及图形符号17-203
6.1.3.1润滑元件17-203
6.1.3.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与图形符号17-208
6.2稀油集中润滑系统17-209
6.2.1稀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的任务及步骤17-209
6.2.1.1设计任务17-209
6.2.1.2设计步骤17-209
6.2.2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7-213
6.2.2.1润滑油泵及润滑油泵装置17-213
6.2.2.2稀油润滑装置17-213
6.2.2.3辅助装置及元件17-233
6.2.2.4润滑油箱17-248
6.3干油集中润滑系统17-252
6.3.1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7-252
6.3.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计算17-256
6.3.2.1润滑脂消耗量的计算17-256
6.3.2.2润滑脂泵的选择计算17-256
6.3.2.3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17-257
6.3.2.4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估算方法17-257
6.3.3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7-260
6.3.3.1润滑脂泵及装置17-260
6.3.3.2分配器与喷射阀17-272
6.3.4其他辅助装置及元件17-280
6.3.5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附件17-288
6.3.5.1配管材料17-288
6.3.5.2管路附件17-288
6.4油雾润滑17-291
6.4.1油雾润滑工作原理、系统及装置17-291
6.4.1.1工作原理17-291
6.4.1.2油雾润滑系统和装置17-291
6.4.2油雾润滑系统的设计和计算17-293
6.4.2.1各摩擦副所需的油雾量17-293
6.4.2.2凝缩嘴尺寸的选择17-294
6.4.2.3管道尺寸的选择17-294
6.4.2.4空气和油的消耗量17-294
6.4.2.5发生器的选择17-295
6.4.2.6润滑油的选择17-295
6.4.2.7凝缩嘴的布置方法17-295
6.5油气润滑17-298
6.5.1油气润滑工作原理、系统及装置17-298
6.5.1.1油气润滑装置17-299
6.5.1.2油气润滑装置17-301
6.5.2油气混合器及油气分配器17-303
6.5.2.1QHQ型油气混合器17-303
6.5.2.2AHQ型双线油气混合器17-304
6.5.2.3MHQ型单线油气混合器17-304
6.5.2.4AJS型、JS型油气分配器17-305
6.5.3专用油气润滑装置17-306
6.5.3.1油气喷射润滑装置17-306
6.5.3.2链条喷射润滑装置17-307
6.5.3.3行车轨道润滑装置17-308
6.6微量润滑17-309
6.6.1微量润滑工作原理、系统及装置17-309
6.6.1.1油气两相微量润滑17-309
6.6.1.2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17-310
6.6.2微量润滑装置元件17-311
6.6.2.1精密气动泵17-311
6.6.2.2混合阀17-311
6.6.2.3频率发生器17-312
6.6.3微量润滑装置的应用17-312
6.6.4微量润滑油17-313
第7章典型设备的润滑
7.1润滑系统的换油和冲洗净化17-314
7.1.1润滑油的更换周期17-314
7.1.2润滑系统的冲洗净化17-317
7.2金属切削机床的润滑17-318
7.2.1机床润滑的特点17-318
7.2.2机床润滑剂的选用17-318
7.2.3机床常用润滑方法17-320
7.3内燃机的润滑17-320
7.3.1内燃机的工作特点17-320
7.3.2内燃机油的基本性能17-321
7.3.3内燃机油的分类17-322
7.3.4内燃机油的选用17-323
7.4压缩机的润滑17-325
7.4.1压缩机油的选用17-327
7.4.2压缩机润滑管理17-327
7.5汽轮机的润滑17-330
7.5.1汽轮机油的作用17-330
7.5.2汽轮机油的性能17-330
7.5.3汽轮机油的选择及使用管理17-331
7.6起重运输机械的润滑17-332
7.6.1起重运输机械的润滑特点17-332
7.6.2起重运输机械典型零部件的润滑17-332
7.6.3典型起重运输机械的润滑17-333
7.7轧钢机的润滑17-335
7.7.1轧钢机对润滑的要求17-335
7.7.2轧钢机润滑采用的润滑油、脂17-335
7.7.3轧钢机常用润滑系统17-335
7.7.4轧钢机常用润滑装置17-336
7.7.5轧钢机常用润滑设备的安装维修17-337
7.8食品加工机械的润滑17-339
7.8.1食品加工机械对润滑的要求17-339
7.8.2食品机械润滑剂的选用17-339
7.9锻压设备的润滑17-342
7.9.1机械压力机的润滑17-342
7.9.2螺旋压力机的润滑17-342
7.9.3锻锤的润滑17-343
7.10矿山设备的润滑17-344
7.10.1矿山机械对润滑油的要求17-344
7.10.2矿山机械用油举例17-344
参考文献17-346
第18篇 密封
第1章密封的分类及应用
1.1泄漏方式、密封方法及密封设计要求18-3
1.2静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8-4
1.3动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8-6
第2章垫片密封
2.1垫片类型、应用及选择18-11
2.2法兰密封18-12
2.2.1法兰密封面形式18-12
2.2.2管道法兰垫片选择18-13
2.2.3法兰密封设计18-14
2.2.4高温法兰防漏措施18-16
2.3高压与自紧密封18-16
2.3.1高压密封的特点及设计原则18-16
2.3.2高压与自紧密封类型18-17
2.3.3高压与自紧密封的设计和计算18-20
2.4垫片标准18-22
2.4.1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尺寸(GBT 91262008)18-22
2.4.2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技术条件(GBT 91292003)18-29
2.4.3管法兰连接用金属环垫技术条件(GBT 91302007)18-31
2.4.4缠绕式垫片分类(GBT 4622.12009)18-33
2.4.5缠绕式垫片管法兰用垫片(GBT 4622.22008)18-34
2.4.6缠绕式垫片技术条件(GBT 4622.32007)18-39
2.4.7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GBT 134042008)18-41
2.4.8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GBT 156012013)18-42
2.4.9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尺寸(GBT 19066.12008)18-44
2.4.10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技术条件(GBT 19066.32003)18-52
2.4.11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尺寸(GBT 91282003)18-54
第3章密封胶及胶黏剂
3.1密封胶及胶黏剂的特点及应用18-57
3.2密封胶的分类及特性18-57
3.3密封胶品种牌号及应用范围18-58
3.4密封胶选用及应用18-59
3.5胶黏剂使用原则18-60
第4章填料密封
4.1毛毡密封18-61
4.2软填料密封18-62
4.2.1基本结构、密封原理及应用18-62
4.2.2软填料密封的设计和计算18-62
4.2.3软填料密封材料及选择18-64
4.2.4软填料密封的结构设计18-65
4.3硬填料类型18-68
4.3.1活塞环及胀圈密封18-68
4.3.1.1密封结构及应用18-68
4.3.1.2密封设计18-69
4.3.2活塞杆填料密封18-70
4.3.3往复活塞压缩机金属平面填料18-72
4.3.3.1三斜口密封圈(JBT 9102.12013)18-72
4.3.3.2三、六瓣密封圈(JBT 9102.32013)18-74
4.3.3.3径向切口刮油圈(JBT 9102.42013)18-76
4.3.3.4密封圈和刮油圈用拉伸弹簧(JBT 9102.52013)18-78
4.3.3.5密封圈和刮油圈技术条件(JBT 9102.62013)18-79
第5章成形填料密封
5.1O形密封圈18-81
5.2V形密封圈18-81
5.3Y形密封圈18-82
5.4鼓形和山形密封圈18-82
5.5J形和L形密封圈18-83
5.6管道法兰连接结构中的U形密封圈18-83
5.7密封件及相关标准18-84
5.7.1O形橡胶密封圈18-84
5.7.1.1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及公差(GBT 3452.12005)18-84
5.7.1.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GBT 3452.32005)18-88
5.7.1.3O形橡胶密封圈用挡圈18-114
5.7.1.4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尺寸和公差(GBT 28792005)18-115
5.7.1.5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GBT 28801981)18-120
5.7.1.6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形式、尺寸和公差(GBT 65771986)18-125
5.7.1.7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形式、尺寸和公差(GBT 65782008)18-126
5.7.1.8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用O形橡胶密封圈(GBT 19228.32012)18-131
5.7.2VD形橡胶密封圈(JBT 69942007)18-132
5.7.3单向密封橡胶圈(GBT 10708.12000)18-135
5.7.4Yx形密封圈18-144
5.7.4.1孔用Yx形密封圈(JBZQ 42642006)18-144
5.7.4.2轴用YX形密封圈(JBZQ 42652006)18-148
5.7.5双向密封橡胶密封圈(GBT 10708.22000)18-151
5.7.6往复运动橡胶防尘密封圈(GBT 10708.32000)18-154
5.7.7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18-157
5.7.7.1同轴密封件尺寸系列和公差 (GBT 15242.12017)18-157
5.7.7.2支承环尺寸系列和公差(GBT 15242.22017)18-162
5.7.7.3同轴密封件安装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 (GBT 15242.31994)18-173
5.7.7.4支承环安装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GBT 15242.41994)18-174
5.7.8车氏组合密封18-176
5.7.8.1使用范围18-176
5.7.8.2密封材料18-176
5.7.8.3直角滑环式组合密封18-177
5.7.8.4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18-178
5.7.8.5齿形滑环式组合密封18-179
5.7.8.6C形滑环式组合密封18-180
5.7.8.7TZF型组合防尘圈18-181
5.7.9气缸用密封圈(JBT 66571993)18-181
5.7.9.1气缸活塞密封用QY型密封圈18-181
5.7.9.2气缸活塞杆密封用QY型密封圈18-183
5.7.9.3气缸活塞杆用J型防尘圈18-185
5.7.9.4气缸用QH型外露骨架橡胶缓冲密封圈18-186
5.7.10密封圈材料18-187
5.7.10.1普通液压系统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5792008)18-187
5.7.10.2耐高温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 (HGT 20211991)18-189
5.7.10.3往复运动密封圈材料(HGT 28102008)18-190
第6章油封
6.1油封结构形式及特点18-192
6.2油封设计和计算18-192
6.3油封材料及选择18-194
6.4油封相关标准18-195
6.4.1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橡胶材料(HGT 28111996)18-195
6.4.2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基本尺寸和公差(GBT 13871.12007)18-196
6.4.3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GBT 98772008)18-197
第7章机械密封
7.1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18-205
7.2常用机械密封分类及适用范围18-205
7.3机械密封的选用18-211
7.4常用机械密封材料18-213
7.4.1摩擦副用材料18-213
7.4.2辅助密封件用材料18-215
7.4.3弹性元件用材料18-216
7.4.4传动件、紧固件用材料18-217
7.4.5不同工况下机械密封材料选择18-218
7.5波纹管式机械密封18-220
7.5.1波纹管式机械密封形式及应用18-220
7.5.2波纹管式机械密封端面比压计算18-221
7.6机械密封设计及计算18-222
7.7泵用机械密封18-229
7.7.1高温介质泵用机械密封18-229
7.7.2易汽化介质泵用机械密封18-229
7.7.3含固体颗粒介质泵用机械密封18-231
7.7.4腐蚀性介质泵用机械密封18-232
7.7.5易凝固、易结晶介质泵用机械密封18-232
7.8风机用机械密封18-233
7.9釜用机械密封18-234
7.10机械密封辅助系统18-236
7.10.1泵用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8-236
7.10.2泵用机械密封冲洗和冷却辅助系统18-236
7.10.3泵用机械密封封液杂质过滤、分离器18-240
7.10.4风机用机械密封润滑和冷却系统18-241
7.10.5釜用机械密封的润滑和冷却系统18-242
7.10.6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监控系统18-245
7.11非接触式机械密封18-245
7.11.1流体静压式机械密封18-245
7.11.2流体动压式机械密封18-246
7.11.3非接触式气膜密封18-247
7.11.4非接触式液膜密封18-251
7.11.5泵用非接触式机械密封18-252
7.11.6风机用非接触式机械密封18-253
7.11.7釜用非接触式机械密封18-255
7.12机械密封有关标准18-256
7.12.1机械密封的形式、主要尺寸、材料和识别标志(GBT 65562016)18-256
7.12.2机械密封技术条件(JBT 4127.12013)18-260
7.12.3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密封圈(JBT 7757.22006)18-262
7.12.4泵用机械密封(JBT 14722011)18-267
7.12.5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JBT 87232008)18-275
7.12.6耐酸泵用机械密封(JBT 73722011)18-278
7.12.7耐碱泵用机械密封(JBT 73712011)18-282
7.12.8潜水电泵用机械密封(JBT 59662012)18-285
7.12.9液环式氯气泵用机械密封(HGT 21002003)18-287
7.12.10船用泵轴的机械密封(CBT 33452008)18-289
7.12.11船用泵轴的变压力机械密封(CB* 33461988)18-290
7.12.12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JBT 66292015)18-291
7.12.13釜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18-319
7.12.14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HGT 215711995)18-321
7.12.15搪玻璃搅拌容器用机械密封(HGT 20572017)18-325
7.12.16焊接金属波纹管釜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18-329
7.12.17釜用机械密封辅助装置(HGT 21222003)18-330
7.12.18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HGT 215721995)18-332
7.12.19离心泵及转子泵轴封系统18-336
第8章真空密封
8.1真空用橡胶密封圈18-347
8.1.1真空用橡胶密封圈结构形式18-347
8.1.2真空用橡胶密封圈标准18-347
8.1.2.1J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7
8.1.2.2J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压套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7
8.1.2.3密封垫圈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7
8.1.2.4JO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7
8.1.2.5JO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锁紧弹簧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7
8.1.2.6JO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压套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8
8.1.2.7骨架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8
8.1.2.8真空用O形橡胶密封圈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8
8.1.2.9真空用O形橡胶密封圈压套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8
8.1.2.10真空用O形橡胶密封圈平垫的型式及系列尺寸18-348
8.1.2.11真空用O形橡胶圈材料18-348
8.2真空用金属密封圈18-348
第9章迷宫密封
9.1迷宫密封方式、特点、结构及应用18-349
9.2迷宫密封设计18-349
第10章浮环密封
10.1浮环密封结构特点及应用18-351
10.2浮环密封设计18-352
10.3碳石墨浮环密封结构及应用18-354
第11章螺旋密封
11.1螺旋密封方式、特点及应用18-355
11.2螺旋密封设计18-355
11.3矩形螺纹的螺旋密封计算18-356
第12章磁流体密封
12.1磁流体密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8-358
12.2提高磁流体密封能力的主要途径18-358
12.3磁流体密封与其他密封形式的对比18-358
第13章离心密封
13.1离心密封结构形式18-359
13.2离心密封的计算18-359
参考文献18-361
內容試閱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自2011年3月出版以来,赢得了机械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专业师生广泛的青睐和好评,荣获了2011年全国优秀畅销书(科技类)。同时,因其在机械设计领域重要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机械设计手册》还荣获200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和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出版距今已经8年,在这期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尤其是2015年国家部署并颁布了实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发布了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实施指南,为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号召和驱使下,我国的机械工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一批高技术、高性能、高精尖的现代化装备不断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不断产生、发展并投入实际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规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全面体现创新、智能、节能、环保的主题,进一步呈现机械设计的现代感。鉴于此,《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被列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在本版手册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广泛深入机械制造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调研,听取各方面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的根本宗旨:一方面,新版手册进一步加强机、电、液、控制技术的有机融合,以全面适应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系统设计开发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新版手册继续促进传动设计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将各种新的设计技术、计算技术、设计工具全面融入传统的机械设计实际工作中。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共6卷35篇,它是一部面向中国制造2025,适应智能装备设计开发新要求、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符合现代机械设计潮流的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大型工具书,涵盖现代机械零部件及传动设计、智能装备及控制设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及应用三部分内容,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权威性。《现代机械设计手册》阵容强大,编、审人员大都来自设计、生产、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所属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业内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获得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和技术专利,承担了许多机械领域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攻关项目。这支专业、权威的编审队伍确保了手册准确、实用的内容质量。
2.现代感。追求现代感,体现现代机械设计气氛,满足时代要求,是《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的基本宗旨。现代二字主要体现在: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产品、智能化、现代的设计理念、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现代的设计手段等几个方面。第二版重点加强机械智能化产品设计(3D打印、智能零部件、节能元器件)、智能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控制及系统设计、数字化设计等内容。
(1)零件结构设计等篇进一步完善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内容,结合目前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增加3D打印工艺下零件结构设计的相关技术内容。
机械工程材料篇增加3D打印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内容。
(2)机械零部件及传动设计各篇增加了新型智能零部件、节能元器件及其应用技术,例如滑动轴承篇增加了新型的智能轴承,润滑篇增加了微量润滑技术等内容。
(3)全面增加了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内容:新增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篇;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篇增加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的内容;机构篇增加了自动化机构及机构创新的内容;减速器、变速器篇增加了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选用设计的内容;带传动、链传动篇增加并完善了工业机器人适用的同步带传动设计的内容;齿轮传动篇增加了RV减速器传动设计、谐波齿轮传动设计的内容等。
(4)气压传动与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篇重点加强并完善了控制技术的内容,新增了气动系统自动控制、气动人工肌肉、液压和气动新型智能元器件及新产品等内容。
(5)继续加强第5卷机电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除增加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篇外,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篇充实扩充形成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篇,增加并完善了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增加智能装备系统开发实例等。
传感器篇增加了机器人传感器、航空航天装备用传感器、微机械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的技术原理和产品,加强传感器应用和选用的内容。
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单元篇和电动机篇全面更新产品,重点推荐了一些新型的智能和节能产品,并加强产品选用的内容。
(6)第6卷进一步加强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应用的内容:在3D打印、数字化设计等智能制造理念的倡导下,逆向设计数字化设计等篇全面更新,体现了智能工厂的全数字化设计的时代特征,增加了相关设计应用实例。
增加绿色设计篇;创新设计篇进一步完善了机械创新设计原理,全面更新创新实例。
(7)在贯彻新标准方面,收录并合理编排了目前最新颁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3.实用性。新版手册继续加强实用性,内容的选定、深度的把握、资料的取舍和章节的编排,都坚持从设计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机械零部件数据资料主要依据最新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实例供设计人员参考;第5卷机电控制设计部分,完全站在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编写注重产品如何选用,摒弃或简化了控制的基本原理,突出机电系统设计,控制元器件、传感器、电动机部分注重介绍主流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应用场合、选用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选用实例;第6卷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中简化了烦琐的数学推导,突出了最终的计算结果,结合具体的算例将设计方法通俗地呈现出来,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为方便广大读者的使用,手册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采用以图表为主的编写风格。这样既增加了手册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读者的查阅使用,有利于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速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手册的承载容量和时效性,本版修订将部分篇章的内容放入二维码中,读者可以用手机扫描查看、下载打印或存储在PC端进行查看和使用。二维码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将被废止的旧标准(新标准一旦正式颁布,会及时将二维码内容更新为新标准的内容);部分推荐产品及参数;其他相关内容。
4.通用性。本手册以通用的机械零部件和控制元器件设计、选用内容为主,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通用零部件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设计、机构设计、机架设计、机械振动设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单元等,既适用于传统的通用机械零部件设计选用,又适用于智能化装备的整机系统设计开发,能够满足各类机械设计人员的工作需求。
5.准确性。本手册尽量采用原始资料,公式、图表、数据力求准确可靠,方法、工艺、技术力求成熟。所有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产品和工艺方面的标准均采用最新公布的标准资料,对于标准规范的编写,手册没有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采取选用、摘录、合理编排的方式,强调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尽量避免差错和谬误。所有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参数选用均经过长期检验,设计实例、各种算例均来自工程实际。手册中收录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供设计人员在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品种、规格尺寸、技术参数,以及产品质量和用户的实际反映后选用。
6.全面性。本手册一方面根据机械设计人员的需要,按照基本、常用、重要、发展的原则选取内容,另一方面兼顾了制造企业和大型设计院两大群体的设计特点,即制造企业侧重基础性的设计内容,而大型的设计院、工程公司侧重于产品的选用。因此,本手册力求实现零部件设计与整机系统开发的和谐统一,促进机械设计与控制设计的有机融合,强调产品设计与工艺技术的紧密结合,重视工艺技术与选用材料的合理搭配,倡导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的完美统一,以全面适应新时代机械新产品设计开发的需要。
经过广大编审人员和出版社的不懈努力,新版《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将以崭新的风貌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展现在广大机械设计工作者面前。值此出版之际,谨向所有给过我们大力支持的单位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