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哲学美学的导论性读物,旨在让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读者能够对关于美的哲学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作者没有过多纠缠于西方历史上各种美学理论,而是着重介绍了当代学界的一些*理论成果。全书五部分独立成章,读者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每章及书末都有进一步的阅读书目推荐和习题,对于哲学专业的非美学学生也是不错的入门参考书,适宜当作教材使用。 2. 本书作者玛丽亚?E?艾希尔(Maria Elisabeth Reicher)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分析哲学家和著名的早期现象学研究学者。她师承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格拉茨分析哲学学派,分析哲学的几大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语言分析、逻辑论证和力图清晰准确的概念表达)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玛丽亚?E?艾希尔(Maria Elisabeth Reicher)
亚琛工业大学哲学系教授;1998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2009年起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哲学系文化世界哲学研究所担任教授,主攻本体论,语言哲学,美学和逻辑哲学;主要著作:《指陈,量化和本体论规定》《哲学美学导论》《艺术的形而上学》《偶然的抽象,本体论与逻辑的虚构对象》。
分析哲学一般在给出某个概念的定义或某项规则时常用当且仅当(英语iff=if and only if,德语gdw= genau dann wenn)或逻辑符号来表明规定项与被规定项之间充分必要的等值关系。例如,本书第二章第一节中试图对审美体验进行界定时就使用了这样一种形式:审美体验是知觉体验,当且仅当,审美情感在质和量方面都取决于被感知对象的感知属性时。如果后者的条件满足,前者就一定成立,反之亦然。这种直接始于数学和逻辑学表达方式的好处在于对概念的规定清晰明了,让人比较容易有据可循。为展开进一步论述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假如有人不同意审美体验是知觉体验的说法,只要给出任何一个反例,其符合前者而不符合后者或者相反即可。
分析哲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认为解决哲学问题的标准在于是否对其要解释的对象或现象的语言表述给出了合适的语义解释。多数分析哲学家都认同哲学问题就是语言问题这一大前提,语言分析的最终成果就是要给出一个最合理、最适用,又最不违背常识的语义学解释。基于这个宗旨,分析哲学家们的提问往往这样开始:当我们说某某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英语:What it means when we say that ......,德语:Was es bedeutet zu sagen, dass ......)?如对美这个概念,分析哲学家会问:当我们说某物很美时我们指的是什么意思?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要对某物很美这句话做语义分析。例如,有的人将树很美解释成树给我带来了愉悦的感受,或树本身具有审美属性,按前面提到的iff来表达就是:树很美,当且仅当,树给我带来了愉悦的感受;或,树很美,当且仅当,树本身具有审美属性。然后再给出相应的论据证明等式成立的合理性(具体可参看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及第二章第四节)。
通过以上对文中一些具体事例的说明,希望读者在面对本书一些看似不合常规的讨论方式时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及其所代表的一类哲学思考的角度和动机。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本书是德语学者以德语形式写成的分析哲学著作。众所周知,英语著作在分析哲学领域占绝对主流地位。英语著作以外即便存在很多不错的分析哲学著作,往往也很难进入研究者和学生读者的视野,但不接触或忽视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事实上,无论是早期分析哲学还是当代分析哲学,在德语学界一直都很受重视。
本书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为那些只注重英语分析哲学著作的人提供一个非英语视角的版本。在我看来,德语分析哲学与英语分析哲学的最大差异是二者对待历史的态度。虽然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论述,德语学者相对来说更注重追寻问题提出的原初动因和论述。比如,本书第四章讨论艺术作品本体论问题时,作者就更多地提及了最早讨论这个问题的并具有规范作用的英加登的作品,而丝毫没有因为后者是属于欧陆哲学的现象学流派的哲学家就不提不引。本书作者艾希尔玛瑞克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她是国际知名的分析哲学家和著名的早期现象学研究学者(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哲学本体论和分析美学),长期担任著名国际分析哲学刊物《格拉茨哲学研究》编委。她师承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格拉茨分析哲学学派,该学派继承了维也纳逻辑经验主义的传统,融合了布伦塔诺-迈农哲学的观点,形成了独特的以分析方法和早期现象学研究为特点的哲学流派,这也与我在分析哲学框架下的胡塞尔现象学研究思路异曲同工。自我非常荣幸地成为艾希尔玛瑞克教授的博士生以来,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研究观点使我受益匪浅。作为对更深入地了解她研究思想的一个初步尝试,本书的翻译得到了艾希尔教授的鼓励和帮助。我在她的课上、讨论会中和艾希尔教授对书中的观点进行了多次讨论,讨论之后,她还经常通过电邮的方式向我细致地说明对一些观点微小的改进,艾希尔教授的治学精神是我在德国艰苦的求学生活中获得学术乐趣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在此译稿出版时最应该表示衷心感谢的方面。
2018 年 5月20日,李岱巍于德国波恩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