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创新是设计发展的动力,也是设计过程的主导,艺术创作就是要把商品形象所传达的情感转化为视觉美感,因为只有竭力顾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才能使包装设计作品成为有感染力的艺术品。随着理念的转变,创造手法的增多与变化,对于包装设计艺术的新形式探索,应是现代包装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以包装设计的创新为主题,在对包装设计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内容围绕包装设计理念的革新、包装设计材料的创新和具体包装手法的创新展开。本书立意新颖、结构合理,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關於作者: |
张红辉,1970年3月出生,湖北黄冈人,199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200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设计系主任。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及美术专业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深入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创新的专业思维。其相关专业领域论文与作品成果先后在《装饰》、《艺术探索》、《包装工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
目錄:
|
绪论 包装产业发展的新理念与新定位
第一章 包装设计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包装的概念、目的、功能与价值 15
第二节 包装的分类 23
第三节 包装设计的历史演变 31
第二章 新理念引导下的现代包装设计
第一节 绿色包装与可持续发展 37
第二节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包装设计 50
第三节 民族化 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味道 52
第四节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包装设计 57
第五节 概念设计方法引入包装设计 64
第三章 现代包装的造型与材料设计
第一节 包装容器及其造型设计 67
第二节 纸包装的结构设计 83
第三节 包装设计的材质与选用原则 101
第四章 现代包装设计的要素与形式美
第一节 现代包装设计的视觉要素与表现 113
第二节 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141
第三节 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视觉优势 149
第五章 包装创新设计的视角与路径
第一节 包装设计创新的原动力 159
第二节 包装创新设计的视角与思维 168
第三节 包装创新设计的路径分析 172
第六章 优秀包装设计案例解读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活动,除了受制于思维本身和赖以存在与体现的载体,还与其根植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包装技术是不断演进的,各种包装材料是不断拓展的,人们的需要和追求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应该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包装以保护商品安全流通、方便储运为主,而现代包装的主要内容则是美化商品,依靠包装推销商品,完成无声推销员的作用,并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是包装从满足对物质的保护与储运功能要求的基本阶段,发展过渡到包装的审美文化与方便功能为一体的高级阶段。在步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设计也将日趋国际化、市场化、个性化。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对包装设计所涉及的造型、材料、视觉体验进行阐述,探讨了包装设计的创新路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专著加上绪论一共有七章,在绪论中,笔者对包装产业发展的新理念与新定位进行了阐述,对新时期我国包装产业的机遇与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第一章从概念、目的、功能与价值四个方面对包装进行解释,并回顾了包装设计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演变;第二章从新理念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可持续发展、人性化、民族化、交互式设计以及概念设计这五个方面对新理念引导下的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详细描写;第三章从造型和材料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包装容器及其造型设计、纸包装的结构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材质与选用原则;第四章分别从现代包装设计的视觉要素与表现、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视觉优势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要素与形式美;第五章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分析了包装设计创新的原动力,阐述了包装创新设计的视角与思维,对包装创新设计的路径分析进行了探索和思考;第六章笔者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优秀包装设计案例,便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包装设计。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书的重点篇章,对包装设计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具体。
本书对包装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并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包装设计进行论述的同时,还结合了包装设计所涉及的材料、造型特征和视觉效果等要素加以探讨,这样的结构安排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此外,本书还对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进行了阐述,对包装设计的创新路径进行思考和研究,升华了全书的主题。
本书角度新颖,内容翔实,笔者虽力求尽善尽美,但限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和疏漏的地方,还望读者谅解和各专家学者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