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数学建模典型应用案例及理论分析》一书,作为同济大学一拔尖,三卓越特色项目以莱茵书院为载体的厚基础跨学科宽口径培养模式的深化研究项目的课程建设内容,旨在将数学建模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建立一套适用于机械、能源等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学习、讨论的教材。
相比国内同类教材,《数学建模典型应用案例及理论分析》一书有以下特点:
1.内容精炼,论述严谨,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本书内容针对机械和能源等工科专业,展现各自独立而又丰富完整的工程案例,通过课堂教学与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建模这门应用数学课程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作用。
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建模的方法,同时书中尽量避免抽象和烦琐的数学推导,而是用直观和浅显的方式讲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3.教材结构按照典型应用案例的方式展开,适合课堂教学,每一章节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可从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本书还可供教学科研工作者查阅相关内容参考。
《数学建模典型应用案例及理论分析》一书列入中德机械与能源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教材。丛书中《常微分方程典型应用案例及理论分析》《典型机构技术指南认识分析设计
|
內容簡介: |
《数学建模典型应用案例及理论分析》一书,在参考国内同类数学建模教材和机械、能源类相关建模科研文献的基础上,就数学建模基本理论进行了整理和适当简化,按照不同专业划分为工程案例之机械动力篇、传热通风篇、燃气供应篇、能源动力篇和工业工程篇等主要部分,将建模基础理论与相关专业具体案例相结合,通过将一些实用性强、数学推导简化、生活气息浓厚的案例进行改写、合并和调整,向读者详细展示了从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案例总结等方面完整解决具体案例的过程
|
關於作者: |
王海,男,工学博士,2005年起在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任教,具有丰富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经验。指导多名学生参加校内、全国及国际数学建模大赛,并多次获得奖项。教科研工作领域,已发表60多篇论文,其中20多篇被SCI、EI等收录。近年来从事复杂网络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于2019年荣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
|
目錄:
|
第1章数学模型概论1
1.1数学模型概念3
1.2数学模型分类4
1.3建模方法和步骤5
1.4数学模型实例7
1.5数学建模竞赛简介15
第2章工程案例之机械动力篇19
2.1单指标优选模型在机器人避障中的应用21
2.2神经网络控制在工业机械臂的应用38
2.3微机械陀螺温度特性及其补偿算法研究41
第3章工程案例之传热通风篇47
3.1双层玻璃窗传热问题研究49
3.2房屋隔热经济效益问题研究51
3.3改进遗传算法在变风量系统中的应用56
3.4基于交互式集成优化框架的建筑环境优化65
3.5空调热舒适度预测及控制算法研究72
第4章工程案例之燃气供应篇79
4.1遗传算法在城市燃气管网优化中的应用81
4.2短期天然气负荷预测问题研究90
第5章工程案例之能源动力篇97
5.1基于混合算法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99
5.2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集群多目标无功优化策略研究104
5.3基于协同进化蚁群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112
5.4双层双阶段分布式能源系统调度优化121
5.5基于知识迁移Q学习算法的多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调度133
第6章工程案例之工业工程篇145
6.1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载AGV调度147
6.2机场航班流量优化调度154
6.3蚁群算法求解混合流水车间分批调度162
参考文献172
|
內容試閱:
|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进步,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不仅在工程技术等传统应用领域大放异彩,而且迅速向一些新兴领域渗透。在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或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在于使用数学语言描述所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并通过计算机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定量的结果或者定性的数量依据。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建设发展迅猛。实践表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是培养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此同时,基于项目和具体案例的教学培养方式也在欧美国家开始推行,并对我国的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有目的性地完成项目工作,并获得一定成果产出,从而大大激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伴随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工作者的理念与能力也要相应发展,从传统的灌输知识模式向促进学生自我规划、自我促进能力模式转变,同时教学者则须掌握更多的工程经验。
本书作为同济大学一拔尖,三卓越特色项目以莱茵书院为载体的厚基础、跨学科、宽口径培养模式深化研究项目的课程建设内容,旨在将数学建模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建立一套适用于机械、能源等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学习、讨论的教材。相比国内同类教材,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容精练,论述严谨,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本书内容针对机械和能源等工科专业,展现各自独立而又丰富完整的工程案例,通过课堂教学与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建模这门应用数学课程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作用;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建模的方法,同时书中尽量避免抽象和烦琐的数学推导,而是用直观和浅显的方式讲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三是教材结构按照典型应用案例的方式展开,适合课堂教学,每一章节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可从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本书还可供教学、科研工作者查阅相关内容参考。
本书由王海主编,王天天、杨光参编。
由于编者非数学系专业出身,水平有限,书中内容的选取、结构和案例的选取及分析方面难免有遗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同行专家、使用本教材的师生以及其他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做进一步的改进。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