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在框架上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根据实际应用和需要组合了章节。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摒弃了繁杂的数学推导,突出了理论的实际应用。语言简洁,内容简明扼要,概念清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对吉布斯等科学家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卓越的科学贡献作了简介,意在激励、鞭策青年学生求真务实、刻苦学习。书中的单位和物理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除绪言外,全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含:热力学基础、能量的转化及计算、过程变化方向判断和平衡限度计算、物质分离提纯基础、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动力学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每章实验除外均配有学习目的与要求、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学化工、医药、冶金、轻工、材料、环保类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厂矿企业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热力学基础 1.1 理想气体 1.1.1 理想气体概念 1.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3 混合理想气体性质 1.2 真实气体 1.2.1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 1.2.2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1.2.3 气体的液化 1.2.4 压缩因子 1.3 热力学基本概念 1.3.1 体系与环境 1.3.2 体系性质 1.3.3 状态与状态函数 1.3.4 热力学平衡态 1.3.5 过程与途径 1.3.6 热 1.3.? 功 1.3.8 热力学能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能量转化及计算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1.2 焦耳实验 2.2 过程热的计算 2.2.1 两个特殊过程热 2.2.2 户y丁变化过程热的计算 2.2.3 相变热及其计算 2.2.4 化学反应热及其计算 2.3 体积功的计算 2.3.1 恒外压过程 2.3.2 恒压过程 2.3.3 恒温可逆过程 2.3.4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过程变化方向判断和平衡限度计算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1 自发过程及其特征 3.1.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2 熵及其判据 3.2.1 卡诺循环 3.2.2 熵 3.3 熵变的计算 3.3.1 户、y、丁状态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3.3.2 相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3.3.3 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 3.4 吉布斯函数和亥姆霍兹函数 3.4.1 吉布斯函数 ·3.4.2 亥姆霍兹函数 3.5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 3.5.1 热力学基本方程 3.5.2 对应系数关系式 3.5.3 麦克斯韦关系式 3.6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3.6.1 偏摩尔量 3.6.2 化学势及其判据 3.6.3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3.7 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3.7.1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3.7.2 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3.7.3 多相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 3.7.4 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3.8 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3.8.1 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3.8.2 平衡组成的计算 3.9 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3.9.1 等压方程式 3.9.2 标准摩尔反应焓为常数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3.9.3 标准摩尔反应焓为温度的函数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3.10 影响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的其他因素 3.10.1 压力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的影响 3.10.2 惰性介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10.3 反应物的原料配比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物质分离提纯基础 4.1 相律 4.1.1 相与相数 4.1.2 独立组分数 4.1.3 自由度数 4.2 单组分体系相平衡 4.2.1 相图的绘制 4.2.2 相图分析 4.2.3 单组分体系两相平衡时的户、丁关系 4. 3 气相组分的分离提纯 4.3.1 亨利定律 4.3.2 亨利定律的应用 4.4 组分液相分离提纯 4.4.1 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 4.4.2 组分部分互溶及不互溶体系 4.4.3 稀溶液的依数性 4.4.4 逸度与逸度系数 4. 4. 5 活度及活度系数 4.5 二组分固液平衡体系相图 4.5.1 具有简单低共熔点体系相图 4.5.2 生成化合物体系的相图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电化学 5.1 电化学基本概念 5. 1.1 导体 5.1.2 原电池 5,1.3 电解池 5.1.4 法拉第定律 5.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5.2.1 离子的电迁移数 5.2.2 电导与电导率 5.2.3 摩尔电导率 5.2.4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5.2.5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5.2.6 电导测定及其应用 5.3 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 5.3.1 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 5.3.2 德拜—许克尔极限公式 5.4 原电池 5.4.1 原电池的表示法 5.4.2 盐桥 5.4.3 可逆电池 5.4.4 韦斯登标准电池 5.4.5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5.5 原电池热力学 5.5.1 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5.5.2 与及可逆热的关系 5.5.3 能斯特方程 5,6 电极电势与电极的种类 5.6.1 电极电势 5.6.2 电极的种类 5.7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5.7.1 已知电池书写电池反应并计算电动势 5.7. 2 已知电池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动势 5.7.3 电极电位与电极电动势的应用 5.8 电解与极化 5.8.1 分解电压 5.8.2 极化与超电势 5.8.3 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 5.8.4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5.9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5.9.1 金属的腐蚀 5.9.2 金属的防腐 5.10 化学电源简介 5.10. 1 化学电源的分类 5.10. 2 化学电源的性能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表面现象与胶体 6.1 表面现象 6.1.1 表面现象 6. 1.2 表面张力 6.1.3 润湿现象 6.1.4 弯曲液面附加压力 6.1.5 开尔文公式 6.1.6 溶液的表面吸附 6.1.7 表面活性剂 6.2 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 6.2.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6.2.2 弗戎德利希吸附经验式 6.2.3 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6. 3 胶体与粗分散体系 6.3.1 胶体及其制备 6.3.2 溶胶的基本性质 6.3.3 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6.3.4 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6.4 乳状液 6.4.1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6.4. 2 乳状液的形成与破坏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7.1 化学反应速率 7.1.1 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7.1.2 反应速率的测定 7.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7.2.1 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7.2.2 质量作用定律 7.2.3 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 7.3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7.3.1 零级反应 7.3.2 一级反应 7.3.3 二级反应 7.3.4 n级反应 7.4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7.4.1 阿伦尼乌斯方程 7.4.2 活化能 7.5 典型复合反应 7.5.1 对行反应 7.5.2 平行反应 7.5.3 连串反应 7.6 催化作用 7.6.1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7.6.2 单相催化反应 7.6.3 多相催化反应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物理化学实验 8.1 导言 8.1. 1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 8.1.2 实验室规则 8.1,3 安全用电 8.2 实验项目 8. 2.1 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定 8.2.2 燃烧热的测定 8.2.3 中和热的测定 8.2.4 纯液体物质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8.2.5 凝固点下降法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 8.2.6 二组分体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8.2.7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8.2.8 电导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常数 8.2.9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8.2.10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8.3 常用仪器 8.3.1 6402型电子继电器 8.3.2 温度温差仪 8.3.3 阿贝折光仪 8.3.4 721型分光光度计 8.3.5 DDS-11A型电导率仪 8.3.6 检流计 8.3.7 标准电池 8.3.8 UJ—25型电势差计 8.3.9 旋光仪 附录 附录1 国际单位制 附录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 附录3 基本常数 附录4 换算因数 附录5 某些物质的临界参数 附录6 某些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附录7 某些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8 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及摩尔定 压热容 附录9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附录10 25~C时在水溶液中某些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人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化学变化表面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究其本质都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旧的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变化过程也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性。化学与物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运动中包含或伴随有物理运动,物理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粒子的微观物理运动状态则直接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能力。 物理化学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同时提出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再经科学家对经验进行总结,对科学实验进行理论概括所创立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一般认为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①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 以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为理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主要研究体系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过程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对热力学平衡体系,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属于这方面的内容有化学热力学、溶液、胶体和表面化学。 ②化学体系的动态性质 研究由于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扰动而引起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变化机理。与热力学平衡体系不同,此处时间是重要的变量。属于这方面的内容有化学动力学、催化、光化学和电化学介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之间。 ③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以量子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物体的体相中原子和分子的空间结构、表面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物性的规律性。属于这方面的内容有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 组成物理化学的这三大部分,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和完善。 物理化学也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它建立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离开实验也就无从谈起物理化学。 本书的教学内容包括:热力学基础、能量的转化及计算、过程变化方向判断和平衡限度计算、物质分离提纯基础、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动力学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是高职化工、冶金、医药、环保等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通过物理化学学习,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学习目的是: ①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打好专业基础。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处理热力学问题的方法。 ②学习前人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产实践中碰到类似问题时,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③通过实验,了解物理化学的一些实验方法,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及相图绘制,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加以选择应用。 物理化学属于交叉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相对而言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难就难在它涉及面广、概念性强,条条框框多、公式多。所以,学习本门课程必须讲究方法。 ①抓主线。学习时要明确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只有抓住了每一章的骨架,学完之后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 ②事先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学习,听老师释疑解惑,或在参考书中、在网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③注意知识的衔接,把新学的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弄清来龙去脉。同时要理解性的记忆,不要强记,要融会贯通。 ④重视习题的训练。做习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题训练可以检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把握、理解程度,发现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同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重视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就是一个小小的课题,通过实验训练自己的操作技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的方法和仪器的操作使用,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图表的绘制。 本书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汤瑞湖、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李莉主编。第1~3章由李莉编写;第4~7章及附录由汤瑞湖编写,第8章物理实验由李莉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陈东旭编写。全书由汤瑞湖统稿。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化学化工类专业,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及参考书。本书中标有“,”号的部分为选学内容,各校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讲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