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NT$
490.0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NT$
395.0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NT$
340.0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NT$
590.0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内燃机原理及其基础理论的教材。全书以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及其效果改善为主线,将内燃机原理与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合编于一册,阐述发动机及其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概念及新的概念与技术发展。围绕发动机动力、经济、排放等基本性能的提高与改善,突出了经典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检修、设计等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发动机工作循环、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发动机换气过程、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和发动机节油与减排技术等。
本书可用作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内燃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可供从事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开发、研究、制造及运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
目錄:
|
第1章热工基础1
11基本概念1
111热力系统与状态1
112基本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2
113热力过程3
114过程功与热量4
115比热容与热量计算5
116传热7
12理想混合气体7
13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方程8
131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8
132闭口系统能量方程9
133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9
14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11
15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循环16
151热力学第二定律16
152热力循环与热效率16
15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17
16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19
17导热22
18对流换热24
19辐射传热29
110传热过程与传热器31
【思考题与练习题】33
第2章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35
21概述35
22发动机燃料及使用性能36
221车用发动机燃料要求及分类36
222发动机燃料的使用特性36
23燃烧热化学40
231燃料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40
232可燃混合气浓度41
233燃烧热与绝热燃烧温度42
24着火43
241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度43
242着火方法与着火机理44
243着火范围与特征45
25燃烧方式48
26燃油特性对发动机工作模式的影响50
【思考题与练习题】50
第3章发动机工作循环52
31概述52
32发动机理论循环52
321理论循环基本假定52
322基本理论循环类型及组成53
323理论循环的评价指标54
33理论循环效果分析55
331理论循环的影响因素55
332改善循环效果的基本途径57
333理论循环的最佳化57
34发动机实际循环示功图59
35发动机实际循环60
351工质的影响61
352压缩过程62
353燃烧放热过程64
354膨胀过程66
355换气过程67
【思考题与练习题】68
第4章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70
41概述70
42动力性能指标70
43发动机工况74
431工况与工况参数74
432怠速工况与标定工况74
433工况类型75
44强化指标76
45经济性能指标77
46排放性能指标79
47发动机性能基本要素79
471性能指标数学表达式79
472发动机性能的基本要素简析80
【思考题与练习题】81
第5章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82
51发动机能量平衡82
52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83
521机械损失的组成 83
522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的
影响因素84
523机械损失的测量87
53发动机中的传热损失89
531气缸中的换热89
532传热损失的影响因素90
【思考题与练习题】92
第6章发动机换气过程93
61概述93
6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诸阶段94
63换气过程质量评价指标97
631换气损失功97
632四冲程发动机充气效率分析式98
64换气过程的影响因素99
641影响换气过程的基本因素99
642运转工况因素的影响102
65改善换气过程的技术措施104
651降低进气和排气系统阻力104
652可变配气技术107
653进排气动力效应与可变
歧管技术110
654增压技术114
66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16
661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方式116
662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
诸阶段117
663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质量
评价参数117
664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特点118
【思考题与练习题】119
第7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
燃烧过程120
71概述120
711混合气形成及燃烧与发动机性能的
关系120
712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基本方式120
713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
基本特点121
72汽油机均质混合气形成121
721混合气形成过程与要求121
722化油器式混合气形成 122
723电控汽油喷射式均质混合
气形成122
73汽油机的正常燃烧123
731汽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24
732以示功图评价汽油机燃烧过程126
733汽油机放热特性126
74汽油机的非正常燃烧127
741爆燃燃烧127
742表面点火129
743失火、回火与放炮130
744循环波动与各缸工作的不均匀性130
75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
形成131
76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132
761调控参数的影响132
762工况参数的影响134
763环境温度及技术状况因素的
影响136
764结构因素的影响137
765汽油蒸发性的影响139
77典型工况调控139
78汽油机燃烧室141
781燃烧室的基本要求141
782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142
783典型燃烧室144
【思考题与练习题】145
第8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
燃烧过程147
81概述147
8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148
821燃油的喷射148
82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150
823空气运动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151
83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放热特性152
831柴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53
832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
形成155
833以示功图评价柴油机燃烧过程155
834柴油机放热特性155
835汽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157
84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因素158
841压缩温度与压力的影响158
842调控因素的影响158
843工况因素的影响159
844技术状况的影响161
845柴油
|
內容試閱:
|
汽车及用内燃机驱动的其他机械或装置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加,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大,排气、噪声等环境公害问题日趋严重。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各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越来越严的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与汽车寿命周期有关的节能、减排的要求提到了空前高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必然与相关标准和法规发生密切联系,在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要求下,新的发动机理论、概念及技术不断涌现。
热工基础知识是热机及其他能量转换与传递设备的理论基础。在发展绿色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今天,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都应了解和掌握内燃机及能量转换与利用知识,以便合理使用、正确评价、有效管理、节能减排。
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对宽口径、厚基础、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及意识培养的素质教育不断强化,第二课堂活动日益丰富,第一课堂学时大幅减少。按学科专业划分、设置多门专门学科基础及专业类课程的体系,已难以适应上述要求。以整体知识观、方法观优化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建设涵盖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性课程和教材,则是以尽可能少的学时、精炼的内容达到良好效果的有效方法。
基于上述背景,作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以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及其效果改善为主线,基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将发动机原理及其重要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等合编为一册,阐述发动机及其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概念及新的概念与技术发展。本书编写中,考虑了热工基础的系统性与易读性,但限于篇幅,在内容取舍上侧重于与内燃机原理关联密切的部分。对内燃机原理的内容,注重了精选与优化整合、继承与发展革新,突出了经典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新技术和检修、设计等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围绕发动机动力、经济、排放等基本性能的提高与改善,剖析工作过程原理、燃烧原理,揭示性能指标及特性与设计因素、使用因素、运行因素、调控参数、技术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以阐明优化组织工作过程的原则及方法、发动机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及其与节能减排新技术(压缩比可变、排量可变、超膨胀循环、分层稀薄混合气燃烧、混合动力、均质混合气压燃、代用燃料等)及实际应用的关系,以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判断技术方向能力的效果,并提供持续自行深入学习的基础。
本书在内容描述上,强调概念清晰、循序渐进、简明扼要、实例高效,力求逻辑严密、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注重归纳总结,对重要的、容易混淆或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概念,均以注意警示,结论明确;每章附有思考题与练习题,以期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本书除作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内燃机)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外,还可作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同时,亦可供从事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开发、研究、制造及运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