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叶舒宪学术文集:英雄与太阳

書城自編碼: 34691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叶舒宪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28123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88
《 叶舒宪学术文集:中国神话哲学 》
+

NT$ 828
《 叶舒宪学术文集: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
+

NT$ 1184
《 黄山书苑文史丛书·蒯氏家集(上下册) 》
+

NT$ 1247
《 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 》
+

NT$ 294
《 烟:古勒扎尔作品选 》
+

NT$ 257
《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
編輯推薦:
荷马史诗的再发现
《吉尔伽美什》中的文化哲学
人类学视野深入发掘中国上古英雄史诗
中国文学人类学*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作品
重寻中国的太阳英雄
解读太阳英雄故事的模式与语法
內容簡介:
人类学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新兴人文科学,其广泛影响已经渗透到当今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本书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著作,本书运用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对中国上古英雄史诗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在方法论上仍尊徐原型模式分析的基本原则,从可经验的文学(文化)对象的表层分析入手,探讨不可经验的,但又实际存在着并主宰、决定着表层现象的深层结构模式,进而从原型的生成和人类象征思维的普遍性方面对这种深层模式做出合理的阐释。
關於作者:
叶舒宪,北京人,文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院。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访问教授、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著作有《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等50种,译著7种。
目錄
第一篇 导论
THE FIRST PART 第一章 战马英雄 001
一、英雄史诗的概念 003
二、上古印欧史诗 007
三、中古欧亚史诗 015
四、战马英雄:游牧文化的原型范式 017
THE SECOND PART 第二章 太阳英雄 029
一、荷马的悲哀:英雄史诗的再发现 032
二、《吉尔伽美什》中的文化哲学 035
三、英雄与太阳:求索原型结构 045
四、太阳英雄:定居文化的原型范式 054
第二篇 发掘
THE THIRD PART 第三章 重寻中国的太阳英雄 067
一、熟知:羿与太阳的对立性 070
二、真知:羿与太阳的同一性 073
三、幼子继承:射日神话的原始蕴含 079
THE FOURTH PART 第四章 母题比较羿史诗表层结构的复原 087
一、主人公的出场 090
二、主人公的罪恶 100
三、敌手与主人公的道德转变 111
四、主人公诛妖怪立大功 119
五、主人公探求不死的旅行 123
六、主人公的仪式性死亡与复活 139
七、主人公得不死药 144
八、主人公失不死药 149
九、主人公的结局 153
第三篇 读解
THE FIFTH PART 第五章 深层结构羿史诗的原型读解 157
THE SIXTH PART 第六章 循环模式羿史诗的再读解 167
一、龙凤呈祥:循环模式与羿史诗的发生 169
二、太阳英雄型故事的普遍语法 179 第四篇 影响
THE SEVENTH PART 第七章 死亡意识与中国文化 187
一、死亡意识的跨文化发生 189
二、族类的不朽:儒家的孝 200
三、个体的精神不朽:德、功、言 203
四、加入循环:道家的不死信仰 206
THE EIGHTH PART 第八章 帝王与太阳 213
一、夔一足的所以然 215
二、感生神话的逻辑 221
三、黄帝与神话的法典功能 229
第五篇 源流
THE NINTH PART 第九章 中国与巴比伦文化因缘 239
APPENDICES 附 录 原始思维发生学研究导论 253
一、原始思维概念的语义界定 255
二、原始思维研究的方法论 257
三、原始思维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 260
四、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 263
五、原始思维发生的建构阶段 265
內容試閱
本书是作者尝试运用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发掘和研究中国上古英雄史诗的初步结果。人类学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新兴人文学科,其广泛影响已经渗透到当今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跨学科分支。
在中国,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早自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开始,闻一多先生的古神话和古典文学研究便自觉地借鉴了西方人类学、民俗学的视野与方法,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治学方法的独特研究风格。郑振铎先生的《汤祷篇》是在英国人类学大师弗雷泽的《金枝》一书影响下写成的,从理论方法到参证材
料都大大受惠于人类学。周予同先生在为《汤祷篇》所作的序中指出:在当时中国古史研究三大派系(疑古派、考古派和释古派)鼎足而立的情况下,作者受到《金枝》的方法的启发,自求另辟新径,为中国文史研究开创了又 一门户。可惜作者忙于他务,在人类学研究方面只写了几篇文章便搁笔了。[1]
从此之后,文学的人类学研究在内地未能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学术封闭,人们逐渐淡忘了人类学这门学科,更谈不上自觉地跨学科研究了。
可以庆幸的是,随着文化封闭状态的结束,文化人类学又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已经出版
了译、介方面的学术专著、丛书数十种,唯运用人类学方法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尚不多见,所以本书只是一个尝试性的探索。
由闻一多先生和郑振铎先生所开辟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在利用人类学的广阔视野,打通原始与文明之间隔膜,刷新传统治学格局方面起到了典范作用,至今在国内学术界仍有其余响。不过,由于时代限制,他们所借鉴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今天看来属于古典人类学。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人类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以弗雷泽《金枝》为代表的古典人类学相比,在方法论上有了新的发展。简单地说,当代人类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突出特征在于,将跨文化的比较分析提升到文化模 式的发现与研究。[1与这种方法论上的变革相对应,当代人类学家对文化
一词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 维和行为模式,一种

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2] 译文略有改动。自以列维 - 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派别兴起以来,对于单个文化的模式的识别和归纳又转向了对跨文化的人类普遍模式的研究。文化模式研究方法的提出及其发展,体现了当代人文科学向着系统研究和整合研究发展的趋势。
语言学、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流派,文学批评中的原型批评和符号学派等,都是这种倾向的不同表现。
受益于当代人类学的模式分析法,笔者曾对中国上古神话宇宙观同中国哲学起源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了《中国神话哲学》一书,试图将当代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之中。在那部著作中,笔者尝试了一种建立在模式分析基础上的发掘式的研究,针对中国上古文献的简略和残缺,运用原型模式构拟方法,去重构和复原已经失传埋没或丧失本义的上古神话,整理出中国神话宇宙观的时空象征体系。这里的《英雄与太阳》可以说是这种发掘式研究的继续。本书
在方法论上仍然遵循原型模式分析的基本原则,即试图从可经验的文学(文化)对象的表层分析入手,探讨不可经验的,但又实际存在着并主宰、决定着表层现象的深层结构模式,进而从原型的生成和人类象征思维的普遍性方面对这种深层模式做出合理的发生学阐释,力求在主体人的(思维)心理结构和客体对象的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把握某些跨文化的文学现象生成及转换的规律性线索。
笔者这种旨在沟通中西学术研究方法的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于读者和学界同仁的批评与判断。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能否在我国建立起来,更有待于大家的努力。是所望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