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作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作者多年来在发光玻璃与玻璃陶瓷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玻璃科学研究方面和光致发光玻璃与纳米透明玻璃陶瓷材料方面的*成果,具体内容包括:稀土离子的发光及其相互作用,白光LED的发光原理及其实现方式,荧光温度传感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稀土离子的能量转换,稀土掺杂发光玻璃与纳米透明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本书可供材料、电子、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与参考,也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陈国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理事,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委会常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广西优质专业、急需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和广西一流专业负责人。2019—2022年担任广西本科高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7—2019年担任广西本科高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和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结构调控、性能优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技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160多篇,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硅酸盐学报》和《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20多个专业期刊的审稿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6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主持和参与8项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出版教材2本。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20多项。主讲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科技文献检索、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性能、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