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江冰教授是位视野开阔的文学评论家,尤其是在小小说这一领域,眼光独到,见识深广,可以说2019年的小小说这一选本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另外,江冰主编注重新人的力量,后辈的崛起,这也是此选本的一大特点。
|
內容簡介: |
《2019中国小小说年选》,花城年选系列之一种。
今年的花城版小小说年选选本仍由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江冰主编。编选者以独特深广的视角精选了2019年度公开发表在全国各类期刊、媒体上的优秀小小说作品。今年选本可谓满目佳境,美不胜收。这些以少胜多、以短胜长的微雕艺术,在思想内容、文学品位和智慧含量的比拼上,有着和其他文学品种同样的自觉追求,并能达到相应的艺术高度。这些作品大都以极有限的篇幅,高度概括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浓缩进丰富的生活内容,表现*深广的社会内涵。编选者很有眼光与经验,此选本相信会是同类中的翘楚。
|
關於作者: |
江冰
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东财经大学80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著有《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等
|
目錄:
|
小小说:一手牵传统资源,一手引世界风气
序《2018中国小小说年选》|江冰
寻找头羊|申平
月亮,跟我走|申平
风沙起|刘建超
牛犄角|刘建超
磨人|江岸
老蹒|白秋
台风|周洁茹
吕贝卡与葛蕾丝|周洁茹
列车在黑夜中行进|邓洪卫
眼睛|邓洪卫
鸟巢|陈毓
放风筝的人|陈毓
喜鹊|非鱼
窗外|夏阳
有一天发生的事|秦俑
糖果屋的秘密|王溱
小王子与流浪狗|王溱
古塔|水鬼
青蛇|水鬼
火锅与爱情|岱原
感谢大人|于心亮
露水的世|田双伶
开满鲜花的月亮|田双伶
狐仙|苏平
猫的眼|莫小谈
裁缝五哥|陈小庆
你爱的人从来不曾离开|冷清秋
把花朵留给春天|朱文彬
太行山魂|徐建英
凤凰井|余清平
云深不知处|赵长春
蝴蝶飞|朱红娜
敌人|杨昌文
看杀|陈国凡
海豚的见证|文丽俊
寻找爷爷的手机|大海
宵禁之夜|金狐
阿丑|黄旭华
红日|颜敏
八仙的手持|高沧海
半斤星星|津子围
净土凡尘|纪富强
三尺滴水|潦寒
良心|安宁
绿肥红瘦|冯斌
夙愿|薛培政
她和他们|徐向林
学武|高军
雪路|吕政保
运河谣|马金章
在城市写下你的名字|李伶伶
最后一辆自行车|谢志强
采访|三石
刹一脚|何晓
初心|乔永胜
刀笔先生|刘艳茹
雕花刻刀|冷江
爹的自行车|白云朵
风水|黄大刚
喊泉|张中杰
旧屋里的宝物|黄静远
老兵和新兵|原上秋
凌晨4点|高淑霞
陌生假期|郝雪晴
暖春|张志明
巧婶|佟继萍
深秋的月光|飞鸟
洗澡|宋以柱
小海的盼望|范子平
雪莲花儿开|乔正芳
正中靶心|张凤波
中奖|金狐
最精彩的一场戏|田玉莲
七步新诗|韦名
吃面|奚同发
呼噜记|于德北
病中记|于德北
如果|袁炳发
憾事|袁炳发
伪善|李佳怡
琢舞|李佳怡
我酒驾了吗|曲文学
苟二|曲文学
别无选择|王小东
最后的救赎|王小东
黄桃罐头|蒋冬梅
若非流年似流水|蒋冬梅
夫妻白头到老的关键词|佟掌柜
走一趟陕北|付桂秋
去城里放羊|李忠元
防线|顾文显
热乎的凉菜|马犇
幸福的晚餐|于艳丽
燃烧的稻田|安学斌
收稻|朴连生
分寸|宗玉柱
2012之谜|纪洪平
绑架|刘春梅
结局依然美好|于柏秋
何小花|付慧
从梦里寄出的杯子|白露霜
体验|孙渝莲
|
內容試閱:
|
小小说:一手牵传统资源,
一手引世界风气
序《2019中国小小说年选》
江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唐朝诗人李峤的《风》切近吾心。恰巧台风影响,广州秋风凉意之时,一年一度小小说年选再次开张。依然满目佳境,美不胜收。容我择其要目名篇,评点一二。
申平的《头羊》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近似一篇寓言。头羊被盗羊贼刺死,于是,我骑马去草原寻找新的头羊。我为羊群感到悲哀:因为他们在皮鞭棍棒石块的指挥下,只能像奴隶般地忙着低头拼命吃草,你争我抢,仿佛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吃草,然后挨宰。我终于找到了一只属于蒙古族的头羊,但头羊并不屈服,不断反抗。最后,我还是用刀把它刺死。贯穿作品的是不屈与屈服,作者借羊群表达了一种对于世界的看法,发人深思。
刘建超的《风沙起》,1800字的篇幅里讲了两个故事。借用两具木乃伊来演绎古代的爱情故事:一个爱情天荒地老始终不渝;一个关于仇恨。两个故事都讲得异常生动,两相比较后,轻轻地点题:民众宁愿相信虚假美丽传说,而不愿意相信雪耻仇恨的结局。从而提升了作品意义,升华了主题。
江岸的《磨人》用小小说触及当下热点问题关于临终关怀,关于人中国人如何对待死亡的态度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故事虽然平铺直叙并无太多曲折,但却触及当下观念,值得读者深思。
白秋的《老蹒》开场就道出自古以来四通八达,贸易兴旺的县城有一物件,名呼老蹒昼伏夜出,是人非人,具有神性。但文章并没有由此深入,笔锋一转牵出一个叫李八爷的人,因为碰到老蹒,一溜烟去了东北30年。交了一个姓潘的朋友,一起做生意赚了钱。然后,回乡安度晚年。一天,从远方来了潘兄弟的后人,来人并没有要一分钱。这让李八爷心里过意不去,因为他有诚信良知。结尾有趣:小城意料之外地出现了一座养老院,名字叫老蹒人家。收尾把老蹒、李八爷、潘兄弟,一笔全部写进。言外之意悠远,一如民间神物老蹒。
作家夏阳的《窗外》,从自杀案件呈现一个内心空虚行尸走肉般中年妇女的日常生活,充分映照出她空虚的内心。其中一个精彩细节:凌乱不堪的起居环境与精致无比的洗手间。两者强烈反差,表达女子留恋光彩照人时光,以及沉浸在自己阅读《月亮与六便士》小说的自恋氛围。当她发现自己相貌不再美丽时,生命支撑倾刻间灰飞烟灭。笔触深刻细致,让人对女性的心理多了一份洞察。
王溱的作品总有一抹童话色彩。《糖果屋的秘密》就是大人与孩子的对话,结尾回到现实:好心雪姨用自己辛勤劳动养育孩子。作家似乎受到外国童话的影响,作品器物:教堂、面包、主子等等,似乎与中国的日常生活有了一点距离。但正是这一点模糊性,使作品具有一种跨越国界的意味。这意味温馨而深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小王子与流浪狗》童话故事中间蕴含了人物心理:老人的生活一旦失去目标,即萎缩颓废,一旦目标重新确立,生命再次焕发光彩。小王子的出现与消失,耐人寻味。巧妙一笔,让王溱作品于浪漫童话表层下,拥有了深层可读的意味。
秦俑的《有一天发生的事》,写城市人的某种恍惚状态。以电梯这一个城市人相当熟悉的日常上下移动空间,来表达主人公在职业、婚姻、生存压力过程中的焦虑。其中关于bug质询,构成一个意味深长的叩问。呈现城市人的某种不适应:无法把握人生走向。生动细节与精微心理,让作品平添了不寻常意味,好读且耐读。
田双伶《露水的世》,家庭日常情景开场,如真如幻,细腻生动。众多细节让生活丰润充盈,尤其是墙角栽花,温馨动人。快到结尾时,读者方才恍然大悟:这个进家门的女人是已经离开世界七七四十九天的家庭主妇,她的魂重返人世间。作品充分传达了一个人对于尘世的无比留恋。结尾用人活一生,露水一世来表达人生感慨。虽然写冥界灵魂,却是明朗温暖,令人心动。在《开满鲜花的月亮》中,她用散文笔法重返温暖场景。最后也用了小小说常见的手法,来个大逆转:原来是一个梦。与上一篇《露水的世》手法相似,但转向城市,值得充分肯定。因为,在小小说整体创作中,我们缺少城市的篇章。年轻白领沉沦在职场生存压力之中,突然在梦中感悟人生价值,进入月光如水诗意境界。田双伶具有精巧结构与细节描摹的本领,并且可以为所有的景致染上温暖的色调,既构成她的艺术特色,也显示她的艺术功力。
莫小谈《猫的眼》如幻如真,恍恍惚惚,把梨园社青衣安孔雀的人生状态,描述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人物性格刻画看似传奇,其实入木三分。用一个青衣的生命来告诉徒弟月儿:应当怎样把自己人生放进戏里奉献全部生命方可真正传达戏中人物准确状态。缕缕忧思绕愁肠,一池静水生波浪;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作品的文化品味,足以显示作者传统戏曲文化的长期浸染。其中黑猫形象又具有现代小说的意味,使得作品平添猫之视角:冷静、神秘,于扑朔迷离中逾越生死。
纪富强《净土凡尘》亮点在于写一个行业以及这行业中生意人急功近利无视伦理的状态,展开净土与凡尘比较。净土来自天山脚下的热依木,老皮提出以昆仑米为品牌与热依木合作,遭到拒绝。热依木引导老皮去钓鱼,并借鱼说人:冷水鱼,思维也冷,爱吃肉,最爱吃的是自己的同类。老皮心中一凛,抬头望向远处:一场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结尾可见小小说点题手法,又有某种象征意味。可惜作品总体还不够含蓄深刻,回味受到限制。
高军的《学武》也是传统文化一路。作品情节并无太多新意,不少细节可以视作向经典致敬。比如,六祖帮厨,比如,水滴石穿、铁棒磨成针等等。众多细节传达了优秀传统的理念。作品的亮点在于他回到村庄,由于村民知道他去少林寺学武,刮目相看。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学什么武艺招数,只是在厨房里烧了三年茶水,思前想后,一时气急,手掌一拍,桌子一角应声落地。从此,他在没有回寺院去找师傅,而是在村子里安分地度过一生。这个结尾含蓄地传达了主题,没有明说,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此,即为作品的亮点所在。
老话说:爱屋及乌,这个乌是一只鸟。但谢志强的《最后一辆自行车》写的却是一位城里中年人对自己最后一辆自行车的情感。我们看过许多与个人生活发生关联的或动物、或用具怀念文字,但将一辆自行车描述得一如牧民喜欢自己坐骑的马一般,却不多见。小说使用了无巧不成书的手法,让自行车落在了一位淳朴外来工人手上,于是,一辆车的前主人与现主人有了交接仪式般情感交流。城市生活并不都是钢铁丛林冰冷无情,人们一样会拥有质朴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作者谢志强对于都市生活的发现,令人欣喜回味。
于德北的小说总让人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他是为作品设计一个迷宫吗?似乎是,又不是。《呼噜记》开场即境呼噜能写小说,趣味横生。尤其是由于粮库主任会打呼噜,粮食连年丰产;然后就是解放军打呼噜,住店引起公愤,却无意中救了地震中的旅客。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却在最后落了地:作家的爱猫睁着眼睛打呼噜。但温暖细节并不能完全消解前面的故事中的悬念。小说家于德北似乎在文本中埋伏了什么?让读者去猜去想去思考。《病中记》更是营造410房间两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年轻男人的故事。一对异地的恋人和女患者的妹妹,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干净的爱情的亲情的温馨场面。然而,就在小说按照惯常思路向前发展的瞬间,我在深夜听到了气若游丝的一句话:要是姐姐死掉了。我就可以和他生活在一起。我不知道,说话的人是谁?也看不见她的相貌和声音,我有些诧异地站在那里,手里的烟燃到尽头作品至此戛然而止。没有答案,悬念降临。于德北似乎在进行某种艺术探索,他期望自己的作品异乎寻常地深埋一些让你难以一眼望穿的东西。西方小说的虚幻技巧、叙述圈套、语言风格若隐若现。
李佳怡的小说亮点在人物关系刻划,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呈现心理。《伪善》写出了男人李晨与买香老太之间的对峙,这种对峙在老太的包容中消解。《琢舞》刻划一位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男人生存方式。他的行为谈不上高尚,却是用心巧干。王琢与老李之间卖豆包的细节,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刻画了人物。当然,作品从整体看回味稍弱,浓郁生活气息的表层叙事大大胜于含蓄哲理的深层叙事。
王晓东的《别无选择》与《最后的救赎》,题材新颖,别开声面。小小说如何介入互联网、外空世界,并由此开启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在乡村题材占强势主流的小小说里,弥足珍贵。这一类近似电影《流浪地球》的信息,思考的是来自平行宇宙另一个高级文明的攻击,涉及能源浩劫、地球防御、未来家园。一连串似乎超越日常生活的信息,开启了小小说创作的一个全新领域。毫无疑问,今天的人类已经超前思考如何离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的行动,而小小说没有理由回避人类命运挑战。但是,如何写得不像科普文章,而是成为人类命运的艺术传达,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同时又保有个性的色彩。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难题。由此看来,王小东的尝试尤其可贵。
挂一漏万,匆匆检阅后,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点
一、深厚的生活底子和地域本土特色依然构成小小说的艺术支撑。
新时期文学伊始,林斤澜、汪曾祺、陆文夫、阿城、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莫言、张炜等人,就以地域特色抓人。而乡镇乡村题材,比较适合此类保留本土特色的创作路子。2019年小小说创作延续了这一路数,佳作不少。
比如。陈毓的作品一向举重若轻,主旨深远,让我刮目相看。但这次收的两篇作品:《放风筝的人》和《鸟巢》却以日常生活描写切入人物内心。《鸟巢》用民宿吃饭的场景,写生态变化。可以看出作家拥有乡村丰厚的生活底子。《放风筝的人》写退休后老人心理,异常生动:一个老干部如何离开论坛?再没有响应掌声,进入一个无所事事的境界;如何在这种境界中,追求人生的价值。用随风飘荡的风筝来描写。心理微妙变化,留下思索的空间,让读者去自由想象。
小说一向具有抵抗遗忘的功能。马金章的《运河谣》就是对旧日时光的一个记录与怀念。拉纤是黄河边的纤夫的生活方式,也是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通过老俩口的对话,呈现了旧日时光:那里有汗水、有悲欢、有喜悦,也有他们的青春。这样点点滴滴的描写,既与感情融合,又与记忆相关。是一篇声情并茂、丰盒充沛的佳作。
二、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与写作资源。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人类贡献了多少艺术瑰宝,其间蕴含了无数极具东方色彩的审美元素,应该说,这些元素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因为岁月淘洗而愈发光彩熠熠。今天的小说家面对传统文化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热爱与自信;二是进入并开掘。这就是我们脚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比如对客家文化符号的表达:要问客家来何处,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居何处,逢山有客客居山。客家文化符号与迁徙相关,千里跋涉,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疲惫不堪,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家园,谈何容易?争夺农业资源、政治权利、科举机会、土客械斗生存状态造就大山围屋,极有审美价值的环境与建筑,还有日常生活的酿豆腐、盐鸡、腌面、土猪肉汤、客家娘酒所有这些均可成为笔下审美升华与乡愁之物象,本土文学今天如何吸引年轻读者,符号传播值得研究。
摒弃直白,传统韵味十足的作品,多与开掘传统文化资源密切。比如,水鬼的作品就让我意外而惊喜。《古塔》一文神鬼气浓郁。古塔一向镇压死鬼,但师傅与徒弟、父亲与我,身份扑朔迷离。我作为师傅的儿子,恍惚地走在现实的大街上。遇到亲爹,但爹并不认我,玄乎地说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里的人人都是你我。现实中的菜贩子、卖包子的、骑马的,全部僵住:四面八方的眼睛都聚在我身上,他们同时揭掉了脸上的面具。这样一个结尾,没有明说什么?诡异气氛中,具有了可以无尽阐释的意味。比较起来,《青蛇》一文就显得明朗。乡村的伦理道德弥散于神鬼气氛中间,青蛇化成了一种道德的惩罚与正义的维持。但作者仍然没有明说确指,而是调动一些细节表明乡村伦理的力量。结尾相当诙谐,使作品神气活跃而不失空灵。可谓风格独特具创新意义佳作两篇。作家水鬼因作品辨识度鲜明,已经引起关注。
高沧海《八仙的手持》亦是开掘中华传统优秀资源的一路。开场引出美丽的韩家娘子,寥寥数语,男箫女歌清风月明中活若神仙的韩家娘子如诗如画。娘子看到婆娑病重,即手持一只紫金箫,号称东海龙王七公主宝物,并以此跨越阴阳两界,获得消息传给老人。让所有村庄的老人,都获得生命信心,近于临终关怀。结尾有趣:一帮年轻人不信鬼和神灵,而众多老人虽然心里明白,却深知韩家娘子用心良苦:温暖消息,深入人心。作品的文字、神韵,以及对乡村神灵信仰的重新阐释构成作品亮点,亦可视为作者予传统的一份敬意。
三、小小说远离都市影响了世界艺术风气的进入。
小小说创作群体以乡村小镇生活题材为主流,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生活进入作品的比较少。但周洁茹是一个例外。她的作品常常能够贴近都市生活当下脉搏,无缝对接地表达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女性的喜怒哀乐。周洁茹的《吕蓓卡与葛蕾丝》用对话形式把许多日常生活隐蔽在空白中,借流露心声的办法,隐约而不直接地道出都市职业女性的内心痛苦。比如说职场潜规则,比如说老板的黄段子,比如说职场女性与全职太太进行比较。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场女性生存中的拼搏,以及扭曲无奈的心理。属于当下小小说中比较稀缺的都市题材。
中国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乡村人进入城市的移民运动。农民进城,如何在城市安生?是今天中国社会的重大主题,同时,也是小小说都市题材创作应该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李伶伶的小说《在城市写下你的名字》,即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触及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农民工长明为大楼刷漆,目标是赚到2万块钱,回老家盖楼,娶他喜欢的姑娘朱华。赚钱、爱情、成家,构成他的人生动力。事与愿违,心爱的姑娘跟着体面人走了这是一个老故事。但由于作者写得细腻,一个画猪细节贯穿全篇,并且在最后让爱情痛苦随涂墙而淡化,男主人公重新振作起来。城里的情感历程有一点痛,却没有被绝望与沮丧填满,淳朴的小伙子长明终将在城市版图留下自己的足迹。作品的描述既合乎当下生活真实,又为读者预留了希望的未来。
小小说跟其他的小说一样,乡土长时间成为主流题材,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与刊物有关。过去几十年小小说刊物大都集中在乡土传统比较强大的地域,刊物的读者群决定了较少涉及城市读者趣味加刋物导向自然影响题材选择。其次,写小说的绝大部分作家业余身份,而业余即意味着日常工作占据时间,加之城市生存压力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年代节奏加快,留给写作的时间有限。简言之,与小小说的生态有关。大部分作者来自基层,而基层主要指四五线城市以及乡村小镇,先天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范围与视野。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小小说远离都市直接影响了世界艺术风气的进入:相当一部分作者不熟悉世界文学,不关心国外艺术变化,无视西方小说技巧,无视艺术传播环境的变化已然成为小小说作者相对普遍的创作状况。类似香港居住的周洁茹的都市视野,可谓少而又少。
综上所述,小小说的两个艺术空间亟待提升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艺术技巧
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并非易事,讲是动词,好为程度;写作需要读者,读者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深受图像时代与互联网时代影响的青年读者。作家需要去研究文学接受的现状,作家的心中应该有读者,无传播就无读者无效果。但如何才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我以为要紧的就是注重语言艺术的各方面技巧。
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扬名文坛的中年作家鲍十为例。他的近作中篇小说《岛纪事》在艺术技巧上有所突破:人物不多,情节不复杂;但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把握得比较成功,很好地处理了时代记忆,有独到之处。我尤其看重像鲍十这类传统小说家开始接触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手法。对于50后60后中年作家来说,是否运用世界文学的一些现代手法,使作品具有哲学意味以及由具象向抽象发展,是一个艺术考验。《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古典时代巅峰之作,正是在深层叙事中有了现代性的追问:关于人类社会,关于个体生命。这个例子,我以为适合当下小小说家。学习并开始运用世界文学的各种艺术技巧,是小小说界提升的有效路径。比如作品节奏,问题突出。目前,不少小小说属于乡镇生活类型。作品节奏基本上停留在农业社会节奏:缓慢、滞迟、怀旧。入戏比较慢,文笔相对拖沓。这也牵涉到小小说作家想象力相对束缚,艺术手法相对陈旧,艺术表现相对单调。
第二、凸显地域文化个性是小小说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径
虽然小小说乡土题材是创作主流:本土事件、本土人物、本土语言融入、本土文化气息,以及乡村氛围、传统民俗、各式乡镇人物刻画,均可圈可点。然,既便如此用心,我仍感不足。如何用闲笔表达中华文化之容光焕发独到之处,并水乳交融进入作品;传神描述各地本土文化从艺术、物象到民俗、商道、到信仰、精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的小小说作家艺术家能否有精彩描述与传达,从而征服广大读者。当然,必须有一个本土文化热爱与自信作为前提。
有人说:一个作家首先拼生活,其次拼技巧,最后拼人生感悟。当下的小小说家大多身处基层,生活积累丰富,长期观察中国社会期望他们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从理性把握上处理好艺术作品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之间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同时反复琢磨艺术表达的多种方式,努力获得更上一层楼的艺术提升。期待明年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