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19年度中国最好的随笔作品,全部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佳作多多,启人深思。如冯象的长文《我是阿尔法》,也许人类真的应该认真反思人工智能普及后引发的负面问题了;男性可能更多迷失在金钱等所谓世俗的成功里,越来越软弱,但女性越来越坚强,不止出现在电影里;《顾随先生的讲堂》里的顾随,与木心是何等相似;《震撼全球的巴黎大火》能让读者联想到英法联军的火烧圆明园 ,也会感受到雨果的伟大
|
內容簡介: |
该书乃2019花城年选系列丛书之一种。
2019,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有太多的宏大事件了,充斥着热情甚至激烈的情绪。然而今年的随笔年选选本整体上是平和的,充盈的,可以说是色彩斑斓!
无论赞美还是批判,我们从朱丽丽和李皖的两篇文章中,都看到了一种特别的冷静。在2019年的世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我们每每都在期待一种特别的声音。像叶廷芳先生的《震撼全球的巴黎大火》就是一种沉静而优雅有力的声音!冯象的长文《我是阿尔法》,学识深厚,眼光犀利,解读到我们很多无法触及的东西。熊景明女士的《松仔园行山记》 ,短短的文章,写出了香港的历史、风貌和现状,以及香港与内地的那种道不尽的血脉相连,从中我们不难读出作者对于香港的热爱,这是一篇静水深流的好文章。
|
關於作者: |
朱航满
1979年生于陕西泾阳。随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随笔集《书与画像》(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咀华小集》(新星出版社,2015)、《读抄》(花城出版社,2017)、《木桃集》(文汇出版社,2018)、《立春随笔》(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等。编选花城出版社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随笔年选》。
|
目錄:
|
热风中的静
序《2019中国随笔年选》|朱航满
辑一
浮生取义|朱丽丽
时代歌手再不拥有时代|李皖
辑二
瞭望到的星光
我的1980年代思想历程|孙郁
我不喜任何高调,更关注那些可能对人类造成重大危险的东西|何怀宏
城市、诗、译诗|裘小龙
辑三
一个人的五四
文学的青春和梦想|谢冕
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陈平原
说不尽的五四|翟业军
辑四
庄子的起点|刀尔登
女子故事|止庵
秋夜里的三枚匕首|王彬
五色炫乾坤|刘江滨
辑五
我是阿尔法|冯象
关于人类尊严的思考|邓晓芒
震撼全球的巴黎大火|叶廷芳
辑六
生于1899年
纳博科夫与他的同龄人|叶兆言
人生烦恼识字始|王安忆
顾随先生的讲堂|江弱水
我看辛丰年|朱伟
辑七
宽堂先生|王祥夫
我眼里的张中行先生|王宏任
来燕榭|容洁
道不尽的林斤澜|章德宁
辑八
送远客离去(外一篇)|杨苡
生命没有终结
记父亲屠岸最后的日子|章燕
从公已觉十年迟|郑雷
我亦飘零久
忆黄永厚|张瑞田
辑九
从安妮故居到安妮密室
纪念安妮诞辰90周年|朱亦可
宋陵|于坚
茨维塔耶娃的布拉格|刘文飞
青冢|黄纪苏
辑十
吉姆老来得子|李彦
家有如意|蒋韵
松仔园行山记|熊景明
春在溪头荠菜花|张宗子
|
內容試閱:
|
热风中的静
序《2019中国随笔年选》
朱航满
2019年的3月,坐飞机到重庆,在千米高空上看了一部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这部电影与我前往的重庆还是有些关系,贾樟柯似乎也对于这个南方的山城颇为青睐,之前的《三峡好人》,也是和重庆有关的。遗憾的是,我们现在选择前往重庆的路线,几乎已经很少选择贾樟柯在电影中的那种坐江船的方式了,而这却是一种可以欣赏三峡美景,也能感受人间万象的方式。我很喜欢贾樟柯的电影,其中有他的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但又始终有一种来自底层草根的感受和视角,这种混搭的方式,其实令他的人物多少让观者感到一些纠结。诸如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他所关注的那些底层人物,却似乎有一种知识分子才有的忧郁和感伤。如果细细想来,这是一件颇为荒诞的事情。但我想,这种不恰,则又恰恰是贾樟柯作为导演的一种独特之处。也正是因此,他的电影,很多观众很可能并不太明白,甚至也没有多少耐心,虽然其中的人与事都是与他们相关的。
记得好多年前,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问世,上海的王晓渔兄写了篇有趣的文章《文学界为什么没有贾樟柯?》,这是对于贾导演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文学界的一种批评。晓渔兄的文章是一个话题,但也是值得深思的。去重庆之前,我在报纸上读到了朱丽丽的文章《浮生取义》时,就曾有一种特别的感动。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而是作者颇有代入感的一种精神共鸣。这种因为贾导演的电影而生发的写作,也是我们时代精神生活的一种折射。后来又读了李皖的一篇关于流行音乐的文章,虽然我已经很久不再关注这个话题了。但当读完李皖的随笔《时代歌手不再拥有时代》,我捧着刊有文章的那期《读书》杂志,在屋子里静默了许久。感谢李皖为我们贡献了时代歌手这样形象的词语,诸如他所欣赏的罗大佑、李宗盛、崔健、张楚、窦唯等等。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按照李皖的批判说法,是属于大歌手、可能的大歌手或者大嗓门的。
无论赞美还是批判,我从朱丽丽和李皖的两篇文章中,都看到了一种特别的冷静。在2019年的世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我们每每都在期待一种特别的声音。诸如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在看了各种纷扰的资讯和解读后,直到读到叶廷芳先生的《震撼全球的巴黎大火》,才似乎听到了一种沉静而优雅有力的声音,心中才释然了许多。我似乎有了一种特别的念头,如果每每遇到一种世人关注的公共事件,没有读到那一篇沉静而有力的好文章,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这不仅仅是一个随笔写作者的特殊爱好。叶廷芳先生的文章不长,但非常有力。先生是懂建筑懂美的,他娓娓道来巴黎圣母院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珍贵,以及这场大火所带来的损毁的深深遗憾,而更令他不安的是那些不文明的幸灾乐祸者,这也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动机。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为读到这样的话语而感到一种振奋:一个民族,只有看得到并承认别人的长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
冯象的长文《我是阿尔法》,学识深厚,眼光犀利,解读到我们很多无法触及的东西。关于人工智能,人们的期待远远大于对于它的忧思。在专业领域的高歌之外,我们需要人文工作者的另外一种声音,因为除了享受物质的利好之外,我们还是有头脑也有感情的物种。邓晓芒的文章《关于人类尊严的思考》,同样启人深思。基因婴儿的诞生,作为新鲜事物,或许与人工智能一样,还需要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探索它们存在的可能。这两篇由学者写出的文章,其实都是一种人文学者对于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如果说基因婴儿在狭义专业上属于医学,人工智能在专业上划归计算机科学运用,那么看似法学和哲学学者是作为外行的一种关注,其实却是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上的冷静审视。似乎令人感到一种忧思的是,我们人类的文明思考程度已经远远赶不上现代物质文明的进化程度。
熊景明女士的《松仔园行山记》,此文起初读过就印象很深。后来编选随笔年选,没有找到电子版,也怕麻烦身在香港的熊女士,就拿着报纸,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到了电脑里。这次重新阅读和敲击键盘,让我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熊景明的这篇随笔写她在香港中文大学供职的一段独特的记忆。因为每每有学者来中文大学进行访学,她都会带着他们去大学后面的小山,一边爬山,一边赏景,一边交流,其乐融融。此文读来颇感亲切,因其中提到的很多学者和作家,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细读之下,又不难读出作者对于香港的热爱,短短的文章,写出了香港的历史、风貌和现状,以及香港与内地的那种道不尽的血脉相连,却都在不经意之间。这是一篇静水深流的好文章。
以上诸多文章,在我看来,他们是文学的,也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我将之看作为是我们时代的一种写作。由此记得多年前,我的一位师兄,现在已经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作家了,回到母校为我们讲座。我刚刚因为回乡,经历了一场不快的旅程,故而颇带着情绪地向他讲述了这个旅程的情形。这位师兄听我讲了这些经历,只是对我说了句,我只是一名作家。当时我颇为这位自己尊崇的作家感到失望。但仔细想想,我觉得倒是自己的幼稚和失礼了。因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对于自己的写作是非常珍重的,他有自己写作的尺度、标准和要求,有自己的方式,因此,他的回答是冷静而准确的。这位师兄的回答,恰恰可以成为我对于随笔的一种期待,因为它始终还是属于文学的范畴,它有自己的边界、尺度和方式。也正是因此,我在遴选随笔佳作的时候,首先更看重的是文学以及作为文学的表达方式,它一定是沉静的,温润的,细腻的,深刻的,美丽的,而我也始终相信这种属于文学的形态,其生命力也一定是长久的。
还有几篇并非专业的文学写作者的随笔,却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篇是王宏任的《我眼中的张中行》。某种程度上或者对某一些读者来说,张中行是个有所争议的人物,但如果我们真正走近这位智者,就不会轻易地下结论了。有时候我们的认识会被复杂的事物所纠缠,难免会雾里看花,但首先应该珍重每一次真诚地审视。王宏任写他认识的张中行,都是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却看出了这样一位张中行,乃是深得我心的。文章末尾写道:他虽然衣着纯粹中国式,可是思想包容天下先进思想,他是科学和民主的追求者。另一篇系章燕写他的父亲屠岸,那是他父亲离世前的最后日子,文章《生命没有终结》,就颇给我一种巨大的精神感染。我们很少读到这么动人的告别文章,自然,亲切,宛如在诗歌的湖水中荡漾一样。一个诗人的死亡,让我们看到了诗歌与艺术的胜利。容洁的《来燕谢》,写她的父亲、著名散文家黄裳先生,在不经意之间写及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沧桑,一些恩怨,一些掌故,一些温暖,都在点点滴滴之间。
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有太多的宏大事件了,充斥着热情甚至激烈的情绪。但对于读书人来说,我们不能不提到五四。偶尔,可以读到几篇好文章。谢冕先生的《一个人的五四》,令人感到一种温暖和乐观,充满了期待。陈平原先生的《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角度新颖,也发人深省。翟业军的《说不尽的五四》令我们看到了五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研究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真正关于五四言说者,都是学术界的专家们,而作家们的笔触似乎难以写成举重若轻的好文章。当然,还有关于八十年代,关于改革开放的几篇文章,诸如孙郁先生的《瞭望到的星光》和何怀宏先生的文章《我不喜任何高调,更关注那些可能对人类造成重大危险的东西》,都是谈个人思想的文字,可以从一个人的思想成长感受到那个独特的时代。最后,我特别推荐百岁老人杨苡先生所写的两篇怀人的短章,它们浓缩了我们时代的学识、经历与情感。
2019年9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