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刘志宏传奇五种》新编传奇五种。其中《枯枝牡丹传奇》写元末卞元亨、沈凤娇生离死别,十年重圆故事;《汤显祖平昌梦》写汤显祖作吏遂昌,爱民勤政,初创《牡丹亭》故事;《分烬记》写申纯、王娇娘相爱不得,殉情合冢故事;《梨园长歌》写唐代教坊乐工许和子与骁骑大将军韦青历经战乱,重聚广陵故事;《朱淑真断肠记》写宋代女词人朱淑真遇人不淑,悲愤投湖故事。除《分烬记》取材明人孟子塞《娇红记》传奇,其余四种均秉承传奇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桃花扇先声》)之遗意,敷衍前朝故事,贯注当代精神,自出机杼,无所依傍。其中《汤显祖平昌梦》曾获第三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奖。附录学生习作二剧,《红豆记》写昭明太子与顾山红豆传说,《平倭记》写戚家军浙东抗倭故事,亦如雏凤新声,清越可听。
|
目錄:
|
【新编昆剧】
枯枝牡丹传奇
汤显祖平昌梦
梨园长歌
分烬记
朱淑真
附录一 平倭记/张睿汐
附录二 红豆记/高画芷
附录三 梦外之论/陈燕华评新编昆剧剧本《汤显祖平昌梦》
附录四 曼衍吴欲歌汤翁/范干忠新编昆剧《汤显祖平昌梦》剧本漫议
|
內容試閱:
|
白余以曲学教习吴门,三十年来,师生相与切磋探究,及门不乏才艺之士。唱曲则香江陈春苗博士,串戏则海上周象耕博士,填词则洛阳李昂博士,编腔则台北洪敦远博士。率皆带艺投师,不懈精进者也。至若摩笛弄箫,则佥推钱塘刘志宏博士,同门戏称□□吹。
志宏于乙酉(2005)秋入学苏州大学文学院,从余研习昆曲,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尝助余编纂《昆戏集存》、主办□□研讨会,结交海内外学者曲家,学识眼界由是拓展。适余与台湾曾永义教授合作编排昆剧《孟姜女》,聘志宏任主笛,巡演两岸,颇获佳评。经此历练,益生自信。戊子(2008)学成毕业,南下执教于浙江传媒学院。苏杭两地相去三百里,每有曲叙雅集,必召其橐笛与会。驱车往来,略无倦怠。既又讲学英伦,传声德、法。情之所至,发而为诗词歌赋。每有所作,必先以示余。审音析律,酌字斟句,寝寝乎及于大雅之堂。
今岁孟夏,吴中词客曲家数十人雅聚拙政园。志宏忽出其所著书稿,谓将编定付梓,问序于余。取阅一过,则新编传奇五种。其中《枯枝牡丹传奇》写元末卞元亨、沈凤娇生离死别,十年重圆故事;《汤显祖平昌梦》写汤显祖作吏遂昌,爱民勤政,初创《牡丹亭》故事;《分烬记》写申纯、王娇娘相爱不得,殉情合冢故事;《梨园长歌》写唐代教坊乐工许和子与骁骑大将军韦青历经战乱,重聚广陵故事;《朱淑真断肠记》写宋代女词人朱淑真遇人不淑,悲愤投湖故事。除《分烬记》取材明人孟子塞《娇红记》传奇,其余四种均秉承传奇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桃花扇先声》)之遗意,敷衍前朝故事,贯注当代精神,自出机杼,无所依傍。其中《汤显祖平昌梦》曾获第三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奖。读其曲文,则选牌联套,恪守规矩,依腔合律,按节可歌,较之当下菊坛所谓新编昆剧之无牌无套无腔无律,相去诚不可以道里计。附录学生习作二剧,《红豆记》写昭明太子与顾山红豆传说,《平倭记》写戚家军浙东抗倭故事,亦如雏凤新声,清越可听。教学成果有如此,当为志宏浮一大白。
昆腔戏曲之兴也,赖有明清间传奇名家梁伯龙、汤若士、沈宁庵、冯子犹、李玄玉、李笠翁、洪昉思、孔东塘辈逞才肆情,争奇斗胜,二百年中佳构纷呈,好戏连台;其衰也,则因乾嘉际蒋心余、杨笠湖以还,再无传奇作手与夫传世名剧矣。无源之水,欲求其长远,其可得乎?是以振兴昆曲,当务之急在疏浚文学源头,繁荣传奇创作。志宏之作可谓适当其时。他日阅历益广,作品益丰,余无以测其涯汜矣。
是为序。己亥立秋后数目吴门周秦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