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8章,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过滤、传热、单效蒸发、吸收、精馏、干燥。每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知识要点复习,总结了各章的重点、难点、学习线索,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二是典型例题分析,主要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取题材,并进行解答分析。本书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化工原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介绍,创新了编写思想:即用发散性思维方法探讨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用收敛思维方法总结各章的解题关系图、题型及解题方法分析;用联想思维方法介绍相关单元操作的知识点;用逆向思维方法求解典型例题。设计型与操作型题目并重,定量计算为主,兼顾定性分析,注重启发创造性思维,强调解题思路的开拓、解题思维的训练、解题方法的总结、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本书的特色。
|
目錄:
|
第1章 流体流动 1.1 流体流动知识要点 1.1.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1.2 压力的单位与基准 1.1.3 压力测量 1.1.4 流体的速度、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及质量流速之间关系 1.1.5 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 1.1.6 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 1.1.7 流体流过直管的摩擦阻力 1.1.8 摩擦系数 1.1.9 流体通过非圆形管的摩擦阻力 1.1.10 流体通过管件及阀门的摩擦阻力 1.1.11 流体输送机械消耗的功率 1.1.12 简单管路计算解题关系图 1.1.13 简单管路设计型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1.1.14 简单管路操作型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1.1.15 复杂管路计算 1.1.16 流量测量 1.2 流体流动典型例题分析 1.2.1 流体静力学 1.2.2 流体流动基本问题典型例题分析 1.2.3 简单管路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1.2.4 复杂管路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1.2.5 典型综合例题分析 习题 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知识要点 2.1.1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2.1.2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2.1.3 影响离心泵特性的因素分析 2.1.4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2.1.5 离心泵工作点与流量调节的题型与解法分析 2.1.6 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2.1.7 组合泵流量调节题型与解法分析 2.1.8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2.1.9 离心泵的选择 2.1.10 往复泵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与流量调节 2.1.11 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与风机选择 2.2 流体输送机械典型例题分析 习题 第3章 过滤 3.1 过滤知识要点 3.1.1 过滤物料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3.1.2 过滤基本方程 3.1.3 恒压过滤 3.1.4 恒速过滤 3.1.5 先恒速升压后恒压过滤 3.1.6 洗涤速率 3.1.7 洗涤时间 3.1.8 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3.1.9 间歇过滤机的最佳操作周期与最大生产能力 3.2 过滤典型例题分析 3.2.1 过滤计算题型与解法分析 3.2.2 过滤设计型计算典型例题 3.2.3 过滤操作型计算典型例题 习题 第4章 传热 4.1 传热知识要点 4.1.1 热传导知识要点 4.1.2 热传导题型与解法分析 4.1.3 对流传热知识要点 4.1.4 辐射传热知识要点 4.1.5 总传热速率方程 4.2 传热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4.2.1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4.2.2 消元法 4.2.3 传热效率e与传热单元数NTU法 4.2.4 传热单元长度//与传热单元数NTU法 4.2.5 饱和蒸汽冷凝有相变加热冷流体无相变传热计算方法 4.3 热传导典型例题分析 4.4 辐射传热典型例题分析 4.5 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 4.5.1 设计型计算的命题方式 4.5.2 设计型问题的计算方法 4.5.3 设计型计算中参数的选择 4.5.4 设计型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4.6 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 4.6.1 操作型计算的命题方式 4.6.2 传热过程的调节 4.6.3 饱和蒸汽冷凝加热冷流体传热操作型问题解题关系图 4.6.4 饱和蒸汽冷凝加热冷流体第一类命题操作型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4.6.5 饱和蒸汽冷凝加热冷流体第二类命题操作型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4.6.6 饱和蒸汽冷凝加热冷流体换热器校核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4.6.7 冷、热流体均无相变传热操作型问题解题关系图 4.6.8 冷、热流体均无相变传热操作型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4.6.9 操作型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4.7 换热器操作型问题定性分析法 4.7.1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4.7.2 传热单元长度H与传热单元数N丁U法即H—N丁U法 习题 第5章 单效蒸发 5.1 单效蒸发知识要点 5.1.1 单效蒸发物料衡算 5.1.2 单效蒸发热量衡算 5.1.3 蒸发器总传热速率方程 5.1.4 蒸发汽液相平衡关系汽液温度关系 5.1.5 单效蒸发计算解题关系图 5.1.6 单效蒸发设计型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5.1.7 单效蒸发操作型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5.2 单效蒸发典型例题分析 习题 第6章 吸收 6.1 吸收知识要点 6.1.1 亨利定律 6.1.2 传质速率方程 6.1.3 吸收塔计算基本公式 6.1.4 吸收计算若干问题讨论 6.1.5 吸收与传热的联想比较 6.1.6 解吸塔计算 6.2 吸收与解吸设计型问题分析 6.2.1 吸收与解吸设计型计算命题 6.2.2 吸收与解吸塔设计型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6.3 吸收与解吸操作型问题分析 6.3.1 吸收与解吸操作型计算命题 6.3.2 吸收操作型计算解题关系图 6.3.3 吸收操作型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6.3.4 与操作型问题类似的吸收设计型计算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6.3.5 吸收与解吸操作型问题定性分析方法与典型例题 6.3.6 吸收与解吸操作型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习题 第7章 精馏 7.1 精馏知识要点 7.L1 二元理想溶液汽液平衡方程 7.1.2 全塔物料衡算关系与回收率的定义 7.1.3 操作线方程 7.1.4 g线方程及进料热状况对q线和操作线的影响 7.1.5 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7.1.6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一种简便求法 7.1.7 理论塔板数的求法 7.1.8 理论板的增浓度及液气比对理论板分离能力的影响 7.1.9 全塔效率与单板效率 7.1.10 直接蒸汽加热 7.1.11 复杂精馏塔 7.2 精馏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习题 第8章 干燥 8.1 干燥知识要点 8.1.1 湿空气性质 8.1.2 湿度图 8.1.3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 8.1.4 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8.1.5 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立求解 8.1.6 理想干燥过程废气状态的确定及其图示 8. 1.7 实际干燥过程废气状态的确定及其图示 8.1.8 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8.1.9 湿物料中的水分性质 8.1.10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8.2 干燥计算典型例题分析 8.2.1 湿空气性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例题 8.2.2 干燥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解题关系图 8.2.3 干燥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题型及解法分析 8.2.4 干燥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例题 8.2.5 干燥时间计算问题解题关系图 8.2.6 干燥时间计算问题题型及解法分析 8.2.7 干燥时间计算例题 习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本书将第一版《化工原理优化设计与解题指南》中的解题指南部分独立成书,保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及主体框架,删去一些不常用、不重要的内容,如不稳定流动、不稳定传热、沉降、两股进料吸收、吸收液部分循环、变干燥条件的干燥时间等计算内容;腾出篇幅,编进了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过滤、传热、单效蒸发、吸收、精馏、干燥等单元操作的解题关系图、题型及解法分析、一种问题多种解法,更新了各单元操作的部分典型例题及习题。 其次,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了写法:用发散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探讨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分析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便于读者解题时选优汰劣,用最好的方法解题;用抽象、概括等收敛思维方法总结各章的解题关系图,从图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出发可延伸联想到许多相关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便于读者复习各知识点及考前准备;用分析、综合等收敛思维方法对各单元操作的主要题型及解法进行分类、总结、分析,题型分类清晰、总结全面,解法分析深入、细致,但仍留下相当部分的题型解法由读者延伸分析,便于读者熟练掌握各单元操作的主要题型及解法,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解题实战能力;用联想思维方法介绍相关单元操作的知识点;用逆向思维方法求解典型例题等。总之,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化工原理课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写,是本书编写的创新。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把创造型思维方法有机地融入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讲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此编者始终坚信不渝,并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身体力行。本书仅是编者对此问题的抛砖引玉,盼望广大读者及同行赐教。 本书由阮奇、叶长檗主编,李玲参编。第1、2、4章由阮奇、李玲共同执笔;第3章由叶长檗执笔;第5~7章由阮奇执笔;第8章由叶长檗、阮奇共同执笔;全书由阮奇统稿。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谭天恩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杨祖荣教授、中山大学祁存谦教授长期以来对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建设及编者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福州大学汤德平教授、赵剑曦教授、陈建中教授、吴燕翔教授、李晓教授对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福建省级精品课程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及福建省级教学团队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基金的资助;福州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龚琦副教授、张星讲师对本书第一版存在错误的指正;博土生严佐毅,硕士生袁锦瑞、张友华、王延军、苏宁子等为书稿的录入与校对所做的大量工作。 由于编者才疏学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日后本书若有机会再次付梓,定当采纳大家的金玉良言,不胜感激。 编者的联系方式:hys@f2u.edu.cn。 编者 2008年5月于福州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