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输送容量*、技术水平*的超长距离 GIL 创新工程。为全面、系统地总结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管理、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等各专业和建设阶段中形成的经验和举措,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组织行业专家和各参建单位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八章,*章总览介绍了工程的建设意义、过江方案和工程特点;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第三章全面描述了工程长江水域勘测情况;第四章细致研究了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第五、第六章全方位总结了隧道及引接站工程土建施工、电气安装过程中形成的成熟方法和措施;第七章着重介绍了投运调试的实践经验;第八章对工程的运行维护做了详细描述。本书为未来跨江、跨海等特殊地段输电通道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参编单位还包括华东电力设计院、铁道部四院、中铁十四局、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江苏电科院、江苏省电力检修公司。
|
目錄:
|
目录前言第一章 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概述1 第一节 工程意义1 第二节 过江方案2 第三节 工程概述、特点及创新13 第二章 工程管理 20 第一节 管理原则20 第二节 管理体系21 第三节 管理举措22 第四节 现场管理32 第三章 长江水域勘测 41 第一节 勘测概况41 第二节 勘测工作实施43 第三节 海事部门协作69 第四节 有害气体勘察79 第五节 勘测总结84 第六节 勘测类创新88 第四章 设计方案 94第一节 总体设计方案概述94 第二节 管廊线位的选择97 第三节 主要电气方案153 第四节 引接站和辅助建筑设计191 第五节 管廊辅助系统设计193 第六节 环水保设计213 第七节 设计创新225 第五章 隧道及引接站工程231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231第二节 盾构机概况237第三节 工作井及施工通道245第四节 主要预制件生产250第五节 盾构隧道掘进260第六节 轨道铺设316 第七节 辅助建筑施工324 第八节 尾工处理329 第九节 隧道工程创新332 第六章 电气安装工程335 第一节 电气安装工程概况335 第二节 主要物资设备338 第三节 电气设备安装349 第四节 辅助系统安装375 第五节 电气安装工程创新387 第六节 引接站及装饰装修422 第七章 投运调试工作425 第一节 设备调试425 第二节 调试创新451 第八章 运行维护461 第一节 生产运行准备461 第二节 验收管理466 第三节 运维检修管理475 附录 A GIL 设备验收标准卡491参考文献511
|
內容試閱:
|
目录淮南—南京—上海 1000kV 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 GIL 综合管廊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输电通道采用特高压 GIL 技术,工程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技术水平最先进,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领域的又一世界级重大创新成果。作为核心跨江段,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 1000kV 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在皖电东送 1000kV 淮沪通道的基础上增加贯穿淮南与长三角地区的第二个 1000kV 输电通道,形成长三角受端双环网,有利于提高华东负荷中心接纳区外来电的能力和内部交换能力,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送电可靠性,对缓解江苏、上海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增强华东电网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的成功投运,对于保护长江“黄金水道”,为未来跨江、跨海等特殊地段输电通道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系统地对苏通 GIL 管廊工程进行总结,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组织编写了《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实践》。本书共八章,以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实践为主线,第一章介绍了工程的建设意义、过江方案的形成及工程的特点;第二章对工程的建设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第三章介绍了工程长江水域勘测的全面情况;第四章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隧道设计和电气设计;第五、第六章对隧道及引接站工程施工、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第七章介绍了投运调试的实践经验;第八章对工程的运行维护做了描述。全书系统地总结了苏通GIL 综合管廊工程在决策、管理、建设、科研、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编写过程吸收了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的大量重要经验与成果,对工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提炼和总结,为今后工程实施提供有益参考。本书力求全面、清晰地反映苏通 GIL 综合管廊工程的全貌,但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的疏忽或遗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