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42章,主要详细介绍和分析我国各项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条款,并准备了一些案例加以夯实。
|
目錄:
|
第一章 基本准则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二、基本准则的总则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资产
五、负债
六、所有者权益
七、收入
八、费用
九、利润
十、会计计量
十一、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三、发出存货的计量
四、期末存货的计量
五、存货的清查盘点
六、存货的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六、长期股权投资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五、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五章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概述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
五、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六章 生物资产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生物资产概述
三、生物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四、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五、生物资产的收获
六、生物资产的处置
七、披露
八、新旧衔接
第七章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概述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四、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六、无形资产的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四、披露
五、新旧衔接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一、资产减值概述
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与计量
四、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五、商誉减值的处理
六、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十章 职工薪酬
一、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二、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三、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四、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五、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六、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十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三、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四、企业年金基金的核算
五、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股份支付概述
三、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四、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五、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和重组方式
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三、披露
四、新旧衔接
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一、或有事项的概述
二、或有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三、或有事项会计的具体应用
四、或有事项的列报
五、新旧衔接
第十五章 收入
一、收入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二、收入的确认
三、收入的计量
四、合同成本
五、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六、收入的列报
七、新旧衔接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一、政府补助概述
二、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三、政府补助的列报
四、新旧衔接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概述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
三、借款费用的计量
四、披露
五、新旧衔接
第十八章 所得税会计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
三、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
四、暂时性差异
五、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六、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七、具体应用
八、所得税的列报
九、所得税的披露
十、新旧衔接
第十九章 外币折算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外币交易概述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五、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二十章 企业合并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企业合并概述
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四、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五、案例分析
六、特殊企业合并
七、企业合并的披露
八、新旧衔接
第二十一章 租赁
一、租赁概述
二、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三、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四、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五、新旧衔接
第二十二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一、金融工具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二、金融工具确认与终止确认
三、金融工具的分类
四、嵌入衍生工具
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六、金融工具计量
七、金融工具的减值
八、利得和损失
九、衔接规定
第二十三章 金融资产转移
一、金融资产转移与终止确认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四、衔接规定
第二十四章 套期会计
一、套期的定义及分类
二、套期工具
三、被套期项目
四、套期关系评估与套期会计
五、套期保值的确认与计量
六、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七、衔接规定
第二十五章 原保险合同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原保险合同概述
三、原保险合同收入
四、原保险合同准备金
五、原保险合同成本
六、列报
七、新旧衔接
第二十六章 再保险合同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再保险合同的概述
三、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四、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五、列报
六、新旧衔接
第二十七章 石油天然气开采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三、油气资产的初始计量
四、油气资产的后续计量
五、油气资产的处置
六、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
七、披露
八、新旧衔接
第二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三、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四、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第二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四、新旧会计准则衔接
第三十章 财务报表列报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财务报表的概述
三、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四、资产负债表列报
五、利润表列报
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
七、附注
八、新旧衔接
第三十一章 现金流量表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现金流量概述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
四、现金流量表附注
五、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三十二章 中期财务报告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三、中期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
四、比较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
五、中期财务报表的附注
六、新旧衔接
第三十三章 合并财务报表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含义
三、合并范围的确定
四、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五、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
六、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
七、案例分析
八、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九、新旧衔接
第三十四章 每股收益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每股收益概述
三、基本每股收益
四、稀释每股收益
五、每股收益的列报
六、新旧衔接
第三十五章 分部报告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经营分部业务概述
三、经营分部的确定
四、报告分部的确定
五、分部信息的披露
六、新旧衔接
第三十六章 关联交易披露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关联方关系
三、关联方交易
四、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
第三十七章 金融工具列报
一、金融工具列报的含义与准则适用范围
二、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三、复合金融工具的划分
四、特殊金融工具的划分
五、金融工具的列示
六、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七、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八、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
第三十八章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
三、首次执行日会计列报
第三十九章 公允价值计量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三、相关资产或负债
四、有序交易
五、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
六、市场参与者
七、公允价值计量
八、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九、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十、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十一、公允价值披露
十二、新旧衔接
第四十章 合营安排
一、准则说明适用范围
二、合营安排概述
三、合营安排的认定
四、关于合营安排的分类
五、合营安排的重新评估
六、合营合并的会计处理
七、新旧衔接
第四十一章 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概述
三、关于重大判断和假设的披露
四、关于在子公司中权益的披露
五、关于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权益的披露
六、关于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七、新旧衔接
第四十二章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一、准则适用范围
二、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业务介绍
三、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确认
四、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计量
五、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列报
六、新旧衔接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与法律环境,给我国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选择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主要思路是,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基于上述原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减值计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等方面的会计处理。另外,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许多内容引进了现代财务理论,使货币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法和资产定价等公司财务基本工具和方法在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具体实施,在企业会计政策的具体选择以及在相应规范制约下的灵活应用等方面给企业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对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了一批具有扎实会计理论基础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收集了许多实际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本书,主要详细介绍和分析我国各项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条款,并准备了一些案例加以夯实。
本书主要适用于企业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财务和证券咨询与分析人员、证券和税收相关监管机构人员学习和贯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尽管我们竭尽所能编写本书,但由于时间、水平和角度的局限,本书仍然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方面的讨论也还不够详尽。为此,我们恳请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匡正和改进。
编者
2019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