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重视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文化自觉。我国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主题和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理应纳入中小学课程之中,使学校课程之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本书基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蕴含的育人价值的理论分析及目前学校开发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的实证考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原则,建构了具体的开发目标,并就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的普查与识别、开发途径及实现民间文化课程开发利用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
關於作者: |
刘茜,重庆市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1现任职于西南大学教育科研所教育原理研究室,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及民族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对中国现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教育研究方法等研究领域有较浓厚的兴趣。主持和主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及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著数十项,其中参编的《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女中学生现代素质与培育研究》、《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等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所发表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