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編輯推薦: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当被问到你是什么垃圾时,别笑,垃圾确实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将垃圾作为一种标志、一个节点,带出我们身处其中的巨大的物质网络,此间,万物皆相关联。垃圾与城市,拾荒者与我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幅人类世的山水画。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如作者所言:社会科学有责任给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垃圾的眼光,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物的社会生命的故事。
內容簡介:
没有人喜欢垃圾。垃圾肮脏,而且是没用的,不是吗?然而,大城市每天生产的垃圾,却吸引了小玲、丽雨这样的年轻姑娘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从农村老家搬到大城市郊区;我们毫不吝啬地丢弃的衣服鞋袜,流转到像冷水村一样的城乡接合部,却成就了马大姐和老乡大姐这样的拾荒女性的一种矛盾的骄傲;我们每天丢弃的一次性水瓶和餐具堆积如山,它们却和年轻人小张的创业梦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生活垃圾,更构筑了许多像大熊、星星、李涵般在废品场长大的小孩,*独特的童年记忆。
本书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作者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關於作者:
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资本的交叉博弈关系。曾出版探讨乡土文化与国族话语互动的专著《延安寻真》(2018)。论文曾发表于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The China Journal、Cities、Urban Geography、Ethnology、China Perspectives等期刊。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社会研究(STS)、环境人类学、废弃物、劳工。曾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废弃物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垃圾治理困境》《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环境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呈现对垃圾焚烧技术争议的论域分析》《废弃物治理的三重困境:一个社会学视角的环境问题分析》《从生物公民到环保公益:一个基于案例的环保运动轨迹分析》,以及Living with Waste:Becoming Free As Waste Pickers in Chinese Cities等。
目錄 :
中文简体版序
导言:废品的政治与文化
第一部分 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1. 回首跌宕京漂路:一个女收废品人的口述创业史
2. 低端企业家:北京收垃圾,老家拾尊严
3. 底层的生存策略:从超生游击队到黑心小作坊
第二部分 垃圾场上的家园:拾荒社群的组装家庭和想象的老家
4. 拾荒父子:离愁与创业梦
5. 年轻的母亲:垃圾场上育儿的苦与乐
6. 拾荒第二代:垃圾大院回娘家
7. 这就叫自由:拾荒者中的老北京
第三部分 废品的空间:城乡接合部
8. 冷水村的引路人:接驳城乡的黑车师傅
9. 老乡邻居交错相逢:装修父子的教育梦
10. 垃圾场上的高跟鞋:时尚、尊严与母爱
结语:废品生活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幽暗的、不为人所关注的边缘,强烈地吸引着我。凭着好奇心和一种冲动,展开了这本书的田野。这成为我社会学职业旅程的开端。如今初为人母,做起田野来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却也更加可以理解垃圾场上育儿的年轻妈妈们的想法和做法,体会她们的艰辛困顿。女性经验再一次地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一些拾荒家庭因为户口壁垒,加之生计所迫,一再面临亲子分离,孩子不可避免地成为留守儿童。说起这些,仍感痛心。不过,我愿意不厌其烦一再表达的是,在这本书当中,我们并不试图寻找最大受害者,不希望把拾荒者塑造成一个最卑贱、底层、被侮辱与损害的群体,进而仅仅为了告诉你一个故事他们有多悲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一方面,我们试图呈现这个群体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我们不愿意把他们变成中产阶级观看和怜悯的对象,而是把他们放在主体的位置上,用主体间的方式去观察、去讲述。更愿意告诉读者的故事是,他们与我们紧密相关,他们就是我们。另一方面,主体间的视角并不意味着取消反思性与批判性。社会科学研究试图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群体,去分析、去批评为什么这个群体被剥夺,不公正何以发生。
这些年来,我们的城市不断经历空间改造、功能重组、产业升级与正规化,随之而来的是低端人口出局、废品行业紧缩。与此同时,伴随着垃圾分类的高歌猛进,垃圾议题也日渐显著。十年前,垃圾不过是我们不假思索、随手扔掉的废弃之物,没人在乎它们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由谁来负责。有关垃圾的研究显得另类,这本书的书稿也因为不合时宜而难见天日。今天,垃圾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显眼。你可以反感或者厌恶,却很难摆脱掉它。你没法轻易地视而不见。
或者说,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一事实:垃圾确实无处不在。或许,正应该感谢垃圾,它作为一种标志、一个节点,让我们注意到人类所处于其中的巨大的物质网络。所有人、动物、植物、技术、商品、垃圾、空气、海洋,万物皆相关联。这正是本书讲述的故事。我在北京二环用手机点一份外卖,不到24小时,废弃的饭盒就到了五环外的一个年轻拾荒者手上。现在,同一个垃圾袋里还有我女儿的玩具部件,它混合着金属、塑料和两节一次性干电池。年轻人的儿子在垃圾山中发现并继续玩耍这玩具。再造后,这些垃圾又变成了手机APP上售卖的廉价塑胶小黄鸭,被我买回家给女儿,隐隐地散发着古怪的气味。没能再造的垃圾最终被送进焚烧炉,和其他垃圾在850度的烈焰当中燃烧、化合,最后化为一缕烟尘。一阵北风刮来,被我吸回体内。所以,当上海大妈问你是什么垃圾的时候,别笑,垃圾确实是我们的一部分。
令人欣慰的是,我注意到,开始有城市规划者、新闻媒体、环保者乃至企业追问: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调查垃圾当中不同物质的循环和回收机制,调查废品行业的运作方式及其从业者的现实处境、想法。这些都需要更多在地的、细致的、实证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需要到田野中进行观察,需要与现实的从业者对话。
同样地,垃圾分类问题本身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垃圾分类研究不能流于简单的臆想或者重复提高居民素质、加强环保教育之类的陈词滥调。社会科学有责任给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垃圾的眼光,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物的社会生命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垃圾分类的信息不再是刻板的、截断的、碎片的、强制灌输的。在这样的故事中,公众得以获知垃圾的来龙去脉,垃圾究竟是什么,它如何产生、会到哪儿去、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尤其是,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其合理性是什么,又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社会科学提供这样的知识,公众基于这些知识重新理解自身与垃圾的关系,对于垃圾分类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形成新的常识、新的实践。
最后,作为结束,回到个人经验。在哺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中,我见识了新世代的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物质盛宴从尚未出生开始,生活和身体,几乎没有什么细微的方面不被开发为消费的领域,没有什么不是被消费所充斥、所裹挟。我要感谢随之而来的大量垃圾。它们的存在,就像不断发出蜂鸣的报警器一样令人不安。如果说,多年的垃圾研究使我产生了什么改变,那就是,让我可以对这种无限量供应的快乐保持一种警觉。问题是,如果想要改变,我还能做什么。要在这样的经济和生活系统当中突围,并不容易。社会学的启示是,一方面,让我们认识结构的规制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让我们相信个人的能动性的力量。正因此,我仍然保有勇气,尝试不断地在个人的经验与实践当中反思、突破、创造。与读者共勉。
张劼颖
2019 年9 月29 日